中国剧情/爱情电影《1980年代的爱情》
于2015年上映
由霍建起导演
郑世平编剧
影片讲述了1982年秋
大学毕业的关雨波
被分配到一个叫公母寨的土家族乡镇
成为这个偏僻山野里乡政府的宣传干事
在寨子上的供销社买酒时
意外重逢了中学时曾一直暗恋的女同学丽雯
一段爱情故事开始
我是个伪影迷
很多时候看一部电影
并不会要刻意地跟谁对上号
但是这一次走进影院确实是冲着霍建起这个名字
或者严格的说是冲着《暖》这部影片的高超的艺术功底而去的
大概是2003还是2004那年
从一堆落灰的VCD碟片中淘到了一部比较文艺的影片《暖》
让我认识并记住了霍老师的名字
及至后来又看了《那人那山那狗》
我并没有关心导演是谁
只觉得影片拍得很好
很写实
甚至感官上认为《那狗》是在《暖》之后出现的作品——直到从电影院出来
我想
一个影场里那七零八落的观众是我的同好
好奇心迫使我像记者一样冒昧地问了她们一个的问题——我觉得霍老师是男神
整个影院里就我一个男性——我说:“对了
想问一下你们以前看过这个导演的哪一部电影没有?”
有人说:“《那人那山那狗》”
让我大吃一惊
这居然也是霍老师的作品!而当我说我是因为看了《暖》
“温暖的暖”这部电影才去的时
她们同样是一脸的茫然
《暖》这是一部不容低估的电影
我既然是因此而去
在观影的时候
我潜意识中难免会拿《暖》和《80年代的爱情》这两部作品做比较
同样出自一名导演之手
我认为后者肯定或多或少残余有前者的影子
结果还真让我发现了它们出奇的相似之处:两部电影
一个故事发生在多雨的江南
一个故事发生在崇山峻岭中的小镇上
大自然让人的情绪受到无可抗拒的感染
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告诉你这就是中国
同样是描述无果而终的爱情故事
中国的罗密欧与茱丽叶的故事框架中
“城市”和“农村”是隔阂爱情的分界线
爱错失在主人翁犹豫不决的矜持与过分的坚持中
或基于内心
或面对现实
最终有情人一个变成了平凡普通的“乡下人”
一个依旧是那个有着文艺情怀的“城市人”
当旧情人相遇时
一个人的目光里充满怜惜
一个人的眼神里充满怨艾
故事重新开始
文艺青年的情怀消散不去
很显然
这样伤感的故事是作者从“城市人”这个角度观察并有感而生的
更像导演霍老师个人或是那整一代人经历的、很想向别人反复讲述的故事
如果问我
这两部作品
哪一部更优一些
我只能说
这两部电影就像姊妹篇
或者说
后者是作者(导演)对某种遗憾做出的弥补和重新诠释
作为“原创者”
《暖》片场景对白更显压抑冷峻
结局更加让人绝望
痛彻心扉
而作为“演绎篇”
《80年代的爱情》则更具时代感
前后两部分展现出的生活模式的巨大差异很具冲击力
结局也让人更能看到希望一些——在《暖》这部电影中
男主人公偶归故里
曾经怀揣梦想的单纯姑娘暖嫁给了老实忠厚的哑巴
暖成了一个被生活压迫屈服了的农村家庭主妇
她的梦想只能寄托到下一代
暖认为避免命运重蹈覆辙的重要方法就是走出去
于是
影片结尾
她希望“我”将她的宝贝女儿带到城里去
当然
“我”是善良的
不可能再将他们的生活的寄托残忍夺去
因此
影片结尾
“我”理智地选择让女儿留在了妈妈的身边
我特意翻看了结尾那段意味深长的台词
“作者”——导演还是原著作者莫言?大概有有所指吧——的情感可窥一斑:“我的承诺就是我的忏悔
人都会做错事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
如此说来
我是幸运的
”“一个人即便永不还乡
也逃不出自己的初恋
如此说来
哑巴是幸运的
”“我的忧虑就是我的安慰
哑巴给予暖的
我并不具备
如此说来
暖是幸运的……”“作者”的遗憾在《80年代的爱情》这部影片里得到了弥补
虽然他让女主人公突兀的死去
但也可以放心将她的女儿带到了城里去
要说我(观影者)的遗憾吧
也是有的
女主人公毫无前兆的死
太落俗套了
让人质疑导演纯粹是为了煽情和便于结尾收场才让她死的
就算死
也应该让我们明白一个女人伟大的责任与坚持吧——如果我是导演
我会设计这么一段情节
不让男主人公见都没见到女主人公就让她死掉
而是在女主人临终之前
男主人公赶到了——女(欣喜地):“你来了?”男(怜惜地轻擦她眼角的眼泪):“是的
我来了!”(《简爱》中的经典桥段)女:“在外面
挺不容易吧?”男:“是的
不容易
所以回来了
”男:“这些年
你一个人
辛苦了!”女:“不辛苦
挺幸福的……”然后
后面的故事情节不改
也许
这样会好一些
突出了责任与爱的双重主题
导演的遗憾得到弥补了
而我们
作为文青的追随者
也可以在心灵上得到些许慰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