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喜剧/古装电影《龙门镖局》
于2013年上映
由王勇导演
宁财神编剧
影片讲述了
关于电视剧
本人看的比较少
因为一直以来电视剧相对于电影而言
剧情拖沓能缩成十集精华版的电视剧
由于赞助方以及导演的巧夺天工一般都会延展成四十集以上的狗血剧情来供人吐槽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电视台收购金庸笔下小说的版权来拍摄电视剧
到收编古龙梁羽生来迎战收视狂潮
近年来电视剧相对于电影作为各大电视台最廉价最直接杀伤力比较高的传媒用品
都在抢期制作全力抢滩黄金时段
韩剧、美剧、英剧、泰剧、日剧、台剧、港剧、神级国产剧、连一向热衷于开挂的印度阿三也有泛善可陈的电视剧
各类风格电视剧圈圈点点、潦潦草草、马马虎虎
对于台剧一向以花痴偶像系列的作风以及嘻哈嘻哈哈的综艺搞怪情景剧(早年的《青春六人行》)为主
花痴偶像系列从早年嫩早《流星花园》到如今已经不胜枚举除了看帅哥美女的情感纠葛以及狗血到令人发指的纲常伦理亲情博爱
偶尔走走日式悬疑风格
基本上心智在高中青春美好时光对未来恋爱感情生活充满爱的幻想的同学最爱选择
日剧的高产高效
韩剧的重磅出击
日韩由于一直游走于亚洲时尚前沿
对于偶像制作与包装以及衍生的各类副产品宣传炒作后台运作
无疑都是成熟
娱乐更新换代推陈出新的速度是天朝正规媒体所无法企及的
推理悬疑侦探的日剧属于崩个屁都死人然后经严格逻辑推理、化学实验验证、高科技纳米DNA破译最终推出凶手在纲常伦理不得已的言不由衷的隐情之下供认不讳的交待案情
TVB的各种家庭纠葛阳光普照粤语小清新
国产大陆巨制电视剧正剧系列一直都秉持着伟光正的高调制作低调奢华有内涵
而且其历史正剧确实是大制作手笔例如之前的《雍正王朝》《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
特别是《走向共和》深度广度制作水平真心是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思想水平和觉悟已然与其他娱乐电视节目格调确实高了很多
近年来由于抗日神剧作为一种无节操无底线无深度无内涵的四无文化产品彻底拉低了全国观众的审美情操
各种神迹魔技使国产剧已完全没有任何品味可言
多年来伟光正高大全的群众领路人的形象就这样被手撕鬼子这一动作扒得赤身裸体批得体无完肤
花痴偶像系列基本是各大制作方旱涝保收的不二选择
找已成名的偶像
制作费用除了片酬大头
如果是新人
几乎就片酬而言基本属于零成本状态
对于花痴偶像无论男女都会有一系列粉丝面条包子馒头打酱油来支撑收视率
这从最直接的电影票房进账就看得出来
从周董这一属于偶像但尚且论不上花痴级别的第一部电影《头文字D》的青涩演出时广大的歌迷朋友的前仆后继
继《不能说的秘密》的惊艳
到后来《大灌篮》的可圈可点
再到《刺陵》的GG思密达得蛋疼无语
最后到《青蜂侠》加藤由全武行的李小龙这一经典到周董的屌丝搭档
歌迷朋友们默默无闻蔻泪鼻涕的大力支持成就了周董的影视歌三栖娱乐路线
国产剧从早年的《编辑部的故事》拉开了中国情景短喜剧的大幕
王朔与冯氏幽默初现端倪
这一组合在此之后依然引领着国内电影贺岁强档
宁财神靠金融完败职业生涯而改行写剧本起家
早年写给王朔的剧本被批的毫无内涵到看都不想看完的作品
在此之后宁财神的编剧剧本一直不瘟不火
直至《武林外传》的低调出世
在播出之后高调收视率席卷荧屏
中国情景喜剧在这部戏播出之时达到极盛
这一部宁财神七年磨一贱的《龙门镖局》给人更多的感觉只是在借着《武林外传》的噱头和光芒回光返照一下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
龙门镖局应该源于金庸笔下的《倚天屠龙记》
以擅长拳脚功夫而被江湖人士冠以“多臂熊”的都大锦时任临安的龙门镖局总镖头
然而在护送已被殷素素刺瞎双眼的俞岱岩不利的情况
镖局七十几口外带几个少林和尚被素素姑娘团灭刷副本攒江湖声望与经验值
之后几个镖局同行太原的晋阳镖局、北京的燕云镖局以及南京的虎踞镖局抱团来找张翠山夫妇讨个说法
结果又被殷家仆人无福无禄无寿三兄弟打回老家
外家拳法比起内家心法果然只剩下给人刷经验值的唯一用途
数数《龙门镖局》的喜剧形式特征:假定的游戏故事情节、名头响亮实际却毫无作为的顽主式人物、消遣式时尚网络吐槽毒舌对白噱头、小品式结构段落、007的明星策略永远的主角人物流水的明星配角;当《龙门镖局》的明星配角成为每一集剧情的全部寄托之时
与其同时发生的就是剧中最为憨厚老实的恭叔
以前女友遍布天下的花心大萝卜形象瞬间转换时
其实这部电视剧已经完全肥皂泡沫化的无内容可言
以其外形除非是年轻五十岁以回炉重造的代价才能以人面桃花赛潘安博取此等花名
当然在流水的明星配角打酱油的次数从之前的一集一个到之后的半集一个
使得这部戏更看得不像是一部情景喜剧而更像一场老朋友之间为了完成软广告的硬性要求而开的无所谓玩笑
特别是出现黄教主扮演神医那一集
直接把教主成名歌曲《什么都可以》的MV进行了扩展延伸
从头到尾连道具和MV都如出一辙全然没有任何新意
作为导演编剧在圈内人气流水式的明星打酱油可谓是零片酬成本成就了人气的爆棚回收
作为编剧出身的宁财神从幕后高调转向幕前的制作手笔
无疑是千千万万幕后编剧的成功典范
更是我辈效仿欣羡的楷模
百花齐放千家争鸣的娱乐万象正如兵家常言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成就香港八九十年代黄金岁月的辉煌无不靠着默默无闻的成千上万的背后写手编剧
1992年的香港三大金牌编剧在星爷电影号称夺命剪刀腿的黄炳耀的遗憾离世
无疑是香港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虽不是他一人所为
但是这个时间切点却是值得深思的
在快餐文化充斥于我们快节奏而压抑的生活
我们对于欢乐、痛苦、哀怨、感伤、彷徨、孤寂一系列情感被商业娱乐打包之后
我们的情感体验在流于形式的三俗模板之中如同吃着炸鸡薯条喝着冰镇气滚可乐那样打着饱嗝一样生理寻常之时
无疑是对人类深层次娱乐精神追求的肤浅应付
在茫茫碌碌的生活百态中
我们疲于奔命的以阉割自我的代价去完美别人眼中的世界
在现代文明被压抑被物化的感性认识
使得我们逐步丧失了挖掘美好的功能
孟德斯鸠曾经说过:美是一种精神错乱的结果
在现代理性强化的根深蒂固
希望我们能将原先封闭于荧屏之内的感官刺激衍化成一种直接撼动并陶冶心灵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