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乡关何处》
于2017年上映
由胡艺川导演
谢宜 黄恒立编剧
影片讲述了大学毕业后的李朝阳
与其他70、80、90后大学毕业生一样
怀揣伟大梦想拥入首都北京
奋斗拼搏七、八年后终归“无车无房无老婆”且债台高筑
现实的骨感迫使无耐的李朝阳回到故乡准备重新创业
却发现家乡早己“物是人非、人情炎凉”
唯有已成人妻的陈静还念初恋情怀
积极助他一臂之力……然而物质生活的残酷
再一次把李朝阳的激情粉碎了一地……难道真的是“除了衣锦还乡
就只能落魄异乡”、“进不去的城市
回不了的故乡”吗?
但凡漂泊异乡的打工者
都曾有过如下的两难境地
如果继续驻留大都市
是落地不易的无处为家亲不见;假设匆匆回转桑梓
而则是落叶无根的身在故乡心似客
这种进退维谷的不尴不尬
时常在折磨漂泊在外打拼的人
而背井离乡的务工者看完《乡关何处》
都会有感同身受的内心触动
那似曾相识的故事
映射的不正是我们自身的现实困境的吗?就像片中的李朝阳一样
在黑夜小镇的十字路口
不知自己到底要往那个方向走
如同无根的野草飘来飘去
乡愁是人心里那根最敏感的琴弦
轻轻地一拨
便可触动满腹情怀
奏出乐章
影片便飘荡着浓烈的乡愁气息
故事有着浓郁的文艺色彩、伤而不悲的基调
恬淡又舒缓的叙事之下
朴实且自然的镜像之中
原生态淳朴小镇浮生群像的活灵活现
平凡一家人细碎日常的绘声绘色
节庆活动和婚丧嫁娶的观风察俗
都在生动贴切地制造出一抹浓浓的乡愁
李氏两兄弟的生活状态
以及他们与周遭人接触产生的喜怒哀乐各种情绪
营造出一种丰沛的戏剧张力
到不了的都叫作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故乡
漂泊多年的李朝阳在黯然失意中回归故里
准备重新创业
试图找到自我心灵的归隐
可老家早已物是人非
家人与其关系疏离
不明他为何没混出名堂就打道回府;过去的发小各有生活烦恼
纷纷拒绝与他合开婚庆公司
已嫁他人的昔日女友陈静
过着并不幸福的生活
归来游子得到的并非是张开双臂的欢迎
而是一盆盆冰冷刺骨的凉水兜头浇来
虽然朝阳用理发来改头换面
依然故乡的生活格格不入
当地物质的匮乏
导致他重燃的梦想被残酷的现实所冰封
片中的李朝阳是孤独的
虽然他思乡情结强烈
也厌倦了无枝可依的漂泊感
但故乡却始终与他保持着着距离感
尽管遭受家暴、无法生子的陈静一度给其送上温暖的慰藉
但这只是一场游戏般的幻梦
后者怀孕如同当头棒喝
不但打碎了他的鸳梦重温
也葬送了他留在故乡的最后一丝希望
不得不让伤心伴随踏上离家的路途
不得不承认陈天星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
打星出身他演起文艺戏来居然如此出彩
无论是李朝阳面见家人时手足无措的神情
还是相会哥们时失落惆怅的样子
初会往昔女友的词不达意的言谈
他用内敛的表演加以准确传达
那木讷的脸上不时流露出矛盾、无奈、彷徨、悲戚等各种心绪
显露着归乡游子不被故乡所接纳的苦楚
港星江若琳则把陈静被不幸婚姻折磨的内心挣扎
给予细腻的刻画
对于李朝阳来说
故乡是回不去的家园;但对他的胞弟李曼而言
故乡却是走不出的围城
李曼和小伙伴歃血为盟来结拜
用大打群架、大开暴走机车
来宣泄青春叛逆
他曾想走出大山
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但现实的经历
让他对周围的一切开始接受
以至于在与女友成亲后
最终放弃了离开故乡的打算
而无论是李朝阳的出走也好
还是李曼的留下也罢
其实都是在被动承认梦想与隔着一条宽广的鸿沟
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逾越
很多有关乡愁主题的电影
都是在把乡愁作为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的一种精神寄托
用以安抚化解离家客思念故乡的愁苦
鲜有如《乡关何处》这般
是以叩问的姿态来表现“乡愁难觅”的主题
触痛了精神匮乏文化背景下心灵的渴望与呼唤
片中有段戏涉及到寻找的话题
李家哥俩俩与老爸泛舟水上
老爸要儿子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
兄弟俩却说着家都不存、根脉焉在的话语
父亲划着船
指明已被泽国淹没的老家祖宅的方位
这一幕如此感伤
难道是在倾诉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的感慨吗?没有故乡的人是不幸的
有故乡而又不幸遭遇人为的失去
这是一种双重的失去
如今
许多人都成了这样双重不幸的人群中的一员
愈来愈多得人踏出远离桑梓的脚步在外打拼
身躯依附于巨大繁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内心深处的灵魂早已在现代化进程中流离失所
当影片结尾时
李朝阳哭着离开了家乡
从逃回家乡到逃离家乡
他已不知道自己的灵魂应安置于何处
而苟全性命于北上广深的我们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