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剧情电影《亲爱的》
于2014年上映
由陈可辛导演
张冀编剧
影片讲述了田文军和妻子鲁晓娟婚姻破裂
儿子田鹏是二人唯一牵绊
一天
田鹏外出玩耍
一去不返
寻子路上
田文军夫妇偶然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
大家相互扶持慰藉
从不放过一丝线索希望
多年过去
一个看似可靠的线索再次降临
促使田文军等人跋涉千里穿州过省
终在一户偏僻村落人家中
看到一个像极儿子的身影
在孩子的身后
却站着一个他喊着“妈妈”的农村妇人李红琴
丢失的挚爱能否找回?残缺的家能否真的破镜重圆? 寻子背后
一场亲情风暴正席卷而至……
作者:温翔陈可辛最近几年的北上成绩有目共睹
无论是去年的《中国合伙人》还是今年的《亲爱的》
与内地导演相比
陈可辛真接了地气
一边是成功学的自传体
一边是打拐引发的曲折故事
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写实的影子
当然如果是毫无修饰的将真实故事改编成电影
那可能在票房上很令人堪忧
所以陈可辛将这些故事给艺术化
但依靠真实故事载体引发观众激情似乎只是一种技巧
影片艺术上的成就还得看影片整体水平的发挥
该片的叙事上陈可辛的手法没有更多的显摆
典型的三幕剧
影片结尾是开放式的结局
让人浮想联翩
影片前半部分主要表现在田文军和鲁晓娟寻找儿子的过程
而后半部主要放在李红琴为了寻回养女杨吉芳所发生的事件
影片最大的不足
就是因为煽情而影响了影片艺术上的愉人
虽然整部影片都沦陷在煽情的哭戏上
但还是没能让影片呈现出更多深邃令人深思的内涵
影片在塑造角色上感觉还是有些断层的不衔接
田文军找到自己的孩子似乎结束了一个悲剧家庭的不幸
但李红琴的出现
又掀开了另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说影片在塑造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上
是不为人称道的
如果影片始终把视觉集中在田文军身上
深挖孩子被拐卖的内核
可能这个角色会更丰腴
悲剧角色从田文军转移到李红琴身上
其实这是两个概念的出现
一边是都市离婚现象的鞭笞
一边是农村无子嗣家庭的歪门斜思
所以说这部影片就显得不是那么的纯粹和让人深省
而且架构上有些头轻脚重
不成比例
寻子只是故事的过程
真正浮出水面的是李红琴这个弱势群体的被怠慢
首先感觉该片给人的三观并不是很明朗
村妇李红琴不能生育引发的拐卖事件
其实并不是“拐卖儿童”真正的诱因
这其中涉及很多被置若罔闻的法律法规
男权社会依然在农村普遍存在
即使大都市同样还有生男传宗接代的封建陋习
所以只要这些遗风还存在
拐卖儿童的事件就不能停止
没有买卖
就没有伤害
需求市场的存在
才能引发拐卖的猖獗
所以说《亲爱的》聚焦的现象只能是冰山一角
影片编剧如此而为
毫无疑问只是在这部来自真实故事改编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戏剧张力
有表现
但不是绝对精彩
影片公映以后引发了一个针砭时弊的问题
那就是人失联24小时是不是才能在警方立案
这也是影片反讽的一个焦点问题
但现实的现象似乎并不如此
可能这个现象太过官僚主义
其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已经有所改变
新京报在电影公映后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闻追踪现象来报道
实事求是地说
板子也不能全打在电影编剧“造谣”上
因为“失踪24小时才能立案”是很多基层公安机关长期以来执行的“规则”
即便是2009年、2011年公安部、最高法、最高检等部门三令五申:儿童、少女失踪必须立即立案之后
全国各地也没有100%做到
所以说影片反映的问题固然有缺陷
但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影片缺乏严谨性的创造可能会给影片口碑带来致命一击
影片聚焦了内地的孩子被拐卖毫无下落后家庭能否申请生第二胎
还有对领养孩子人的身份认可是如何实施等
这些社会现象的突出表现
想必应该是影片深水探雷的核心所在
有些悲剧并不是人为
它与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总之该片以拐卖作为噱头
也是对此类题材稀缺的贡献
但影片整体的艺术水准没能上台阶
它更多表白了一种现象
深刻的东西还是被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