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惊悚/悬疑电影《黑月》
于2014年上映
由曹霁导演
曹霁编剧
影片讲述了新坟草深
爱葬何处?求不得
爱别离
怨憎会
五蕴炽盛
我命由我不由天
黑月
残
风熄
叶落
小鬼归宅
且放开怀抱
冰冷入骨
香未消
茶已凉
一盏情人"蛊"
最毒不过女人心
《黑月》惊悚壳 文艺芯 实验范儿
胡不鬼/文 惊悚片《黑月》是青年导演曹霁的第三部电影长片
前两部《小镇猪事》、《立夏》分别是喜剧和青春类型
这次他再次挑战自我
交出了一部中低成本却品质不俗的惊悚影片
《黑月》有致敬《黑天鹅》的痕迹
这一点从片中角色居所墙上所贴海报就能看出来
这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黑月》在类型创作上的着力之处——并不准备装神弄鬼吓唬观众
而是从一开始就摆明车马
通过主人公一段噩梦般的经历
讲述两对男女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
对人性黑暗一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解剖和分析
这自然得力于编剧/导演曹霁曾经的作家身份
以及用文字编织复杂情节、触碰人性多面的特殊能力
区别与电影市场上众多一惊一乍
故意用声效、剪辑吓人的惊悚片
《黑月》重在挖掘人性的立体性
及其多面意外折叠时带来的惊悚效果
片中两位女主角之间最终袒露的复杂关系
其实并不难猜
但编剧显然志不止此
而是巧妙利用悬疑的手法
一步步揭开事情的真相
所带来的惊骇感让人窒息
更让人意外的是
真相揭露之时却并不是仇恨消散、世界清平之时
“反面角色”袒露出那无法愈合的伤疤
让人绝望地意识到
这世界上有些仇恨与伤害
是永远无法涤荡消除的
它指向人生早就注定又无法摆脱的苦难
当你试图反抗时
你伤害到的只是自己(女二讲述“影子原理”的那段独白
让她像个饱浸苦痛的哲学家)
从这个意义而言
《黑月》所触及到的人生真相
带有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意味
更没有给出廉价的所谓拯救和宣泄
显然
影片作者试图在惊悚类型的创作规律与洞察人性的文艺描摹之间
做出某种调和的处理
个中效果
有得有失
却注定为影片打下鲜明的个人烙印
也许《黑月》并不如有些影片那么惊悚
但它确实在人性的开掘上有颇为让人意外之处
而在看完影片之后
这种人性的悲歌
依然回荡在观者的心中
久久不愿散去
另外
影片的悬念营造和故事推进颇为成功
不到影片最后一刻
很难猜中最终的真相
在大量的闪回与时空交错中
叙事徐徐推进
作者有条不紊地铺排情节、释放信息
同时维持必要的惊悚氛围
对第一次拍摄相关类型的导演来说
能做到这样
值得肯定
更别说他还在类型编织的同时
极力揉进自己的人文情怀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国产惊悚片在灵异这条路上肯定是无路可走了
在可见的岁月里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很难诞生《招魂》、《驱魔》、《恐怖游轮》这类超自然惊悚电影佳作(至少我看不到希望)
因此与其大家再在装神弄鬼的独木桥上你争我抢
倒不如各自发挥所长
独辟蹊径
挖掘各类题材上的惊悚元素
而不是一味地再靠精神病和主观视角廉价吓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
《黑月》加入“养小鬼”、“下茶蛊”等亚文化元素营造恐怖效果
算是值得鼓励的类型探索
须知任何事情都可以变得恐怖
任何故事也都可以和惊悚类型相结合
就看编剧有没有想象力
会不会偷懒
《黑月》虽有诸多不足
如成本低廉带来的粗糙质感与兼顾人性表现导致的节奏不够犀利等
但说到人文关怀色彩与类型上的独辟蹊径
则堪称毫无愧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