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明月几时有》解说文案_许鞍华的几何题

时间:2024-01-23 05:57:37 上传:【樱花】 字数:1338 字

中国|

中国香港剧情电影《明月几时有》

于2017年上映

由许鞍华导演

何冀平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了以香港传奇女性“方姑”为代表的仁人志士

在1940年代风云变幻的香港展开生死救援的故事

片中

历史上著名的“东江纵队生死大营救”事件是重要的叙事线索——彼时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根据中共中央指示

克服重重困难

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邹韬奋等数百文化名人及爱国民主人士成功营救出战火纷飞的香港

许鞍华每有新片上映

总会有人翻起她的陈年囧事当作谈资:拍片很难找到老板投资

出行搭乘地铁或者公车

至今和日本老母居住在香港北角的出租房……而素面朝天一贯冬菇头黑框眼镜打扮的许鞍华仿佛也在身体力行的证明自己过的日子确实凄风苦雨——观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最多也就到“环境艰苦还能出好活儿”这个份上吧?《明月几时有》到底好不好看

我的答案是:好看

《明月几时有》讲述了1940年代港人抗日的故事

香港回归20周年让这部影片多了些电影之外的纪念意义

许鞍华的电影

不管什么样的故事最终的主题都会通过女性角色来升华

《明月几时有》同样也是如此

在这部影片中

机智勇敢如彭于晏

隐忍文艺如霍建华

都不如为了一点房租苦口婆心的叶德娴

《明月几时有》是70岁的许鞍华给观众出的一道几何题

其中深藏着她对历史、文化、情感、电影以及两地关系的诸多思考

​许鞍华早期受台湾电影启发

想拍一些“很闷却有张力”的故事

于是有了后来的《明月几时有》

在这部影片中

有两件事出现的次数最多——吃和告别

母女相处要吃东西

生擒刘黑仔誓师大会也要吃东西

就连和日本人作诗聊天也要吃东西

送情报还不忘带两条咸鱼……但每顿饭、每样食物都是花了心思的

每次吃

都让人物吃出了不一样的感情

而告别也从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最后

方姑和茅盾先生的告别、和母亲的告别

以及最后和刘黑仔的告别……一个女人

如果一生有过太多告别

绝对更容易让人心动

当然

这些都是形式上的

想要了解影片以及许鞍华的内心

更多的还在内容上

首先需要解读 “明月”究竟是什么

在影片的开始

东江游击队克服重重困难将一众“文化人”解救出港

面对劫后余生灯火摇曳的船坞

茅盾、邹韬奋等人的“明月”

应该是文化人心中那一点情怀与几两傲骨

以及最不确定的安全感

但步步危机中

亦有安逸风景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走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

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

摊平为暗绿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笳声……”周迅应该去“朗读者”读这首诗

“勃仑仑

勃仑仑”与“轰……”两个象声词

真是用的让人心生澎湃

面对“矛盾”先生赠与的亲笔签名书

周迅的“明月”

则是薪火相传的感动吧

被日本人逼着在7个数之内以“几”与“何”作诗——“明月几时有

上高楼

何时才是团圆时候?”

在霍建华的心中

“明月”恐怕更多的是对和平的期盼吧

团圆?呵呵

胜利之后再相见吧——就连周迅和母亲告别

都是用这样的台词

打向春夏和叶德娴的两颗子弹

让我在漆黑的影厅里愤怒了良久

一种欲哭无泪的愤怒

叶德娴最后一句台词是“抱歉连累你了”

不知道是说给身边陌生的女孩还是身在远方的女儿

她的“明月”

是勿忘国恨家仇的慷慨情怀

“我原来的名字叫孔秀芳

就要27岁了

你记住我的名字

总会找的到

”周迅和彭于晏的告别

没有眼泪甚至连个拥抱都没有

但这句话一说完

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了

港人也好

内地人也好

都是当年走散的真爱呀

或许

许鞍华的电影中还藏了更深刻的东西

但仅仅这些就已经觉得看这部电影

很值了

【樱花】

文章

6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