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东方快车谋杀案》解说文案_【我与电影】赏影如阅己,为悦影者容

时间:2024-01-29 11:55:37 上传:陌名词 字数:4389 字

英国犯罪/剧情/悬疑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

于1974年上映

由西德尼·吕美特导演

阿加莎·克里斯蒂 保罗·德恩 编剧

影片讲述了在一个严冬的夜晚

“东方”号快车从伊斯坦布尔开出

车上的乘客为数不多

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私家侦探波洛

第二天早上

人们发现美国富翁雷切特死在自己的包厢里

死者被戳了12刀

这显然是一起谋杀案

波洛感到事出蹊跷

应铁路公司之请立即展开调查

经询问所有乘客和唯一的乘务员

波洛发现所有的人都与死者有关联

都曾受过死者的责难和侮辱

而死者生前是罪恶多端的匪首

因此

死者是遭到所有乘客的报复

出于对被侮辱者的同情

波洛设法使他们逃脱了嫌疑

我是个善忘的人

常常会忘却生活里的喜与忧

这样的生活看起来有些大大咧咧

然而对光影文字里的记忆却一直念念不忘

有人说这是选择性遗忘

那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那些曾经为了感动的回忆

 

诞生于90年代初

农村的生活总是很准时就9点半关灯睡觉

只有在周末的适合父母才允许我看电视到更黑一些时间

对于电影最初的印象几乎都是来自电视台的推荐

那时周星驰为首的港台风侵袭了广东地区

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是打不倒的成龙和被命运女神眷顾的赌侠

 

纵使如此

偏远地区能够收到的电视台还是很少

央视成了我家最大的选择

轮番播放的《地道战》、《白毛女》是父母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小学每个学期会有两三次集体看电影的活动

大家拿着椅子坐在操场上

屏幕是晚风吹过便刮起一阵涟漪的白布

片源一般是《青春之歌》和《小兵张嘎》此类

孩子们更喜欢的是随之而来的各种零食小贩

时到今日

我以及记不起这些六七十年代电影的情节

却还隐约记得自己每次看完电影一个个开开心心地拿着手电筒穿过大片黑暗的小道回家

 

随着年纪大一些

我也开始准时蹲守央视6点的动画和8点的黄金剧场

兔八哥、啄木鸟、杨过和张无忌成为心目中的大英雄

说起来也是因为自己性格太过内向孤独

即使是在小学时放学回家也只愿看书看电视

几乎错过了所有正常孩子们的玩乐

而我不后悔

每个人都要选择自己成长的路

失去了多少总会在其它地方得到回报

当我第一次接触超人和蝙蝠侠系列动画时

世界向我打开了一扇窗户

从此成为了DC粉

 

真正对电影有了更大的兴趣时2000年左右

粤西地区在过年后会有个极其隆重的年例

也可以说是庙会吧

村子总会请一些粤剧团、木偶团来演出

由于彩色电视和有线台普及

看的人几乎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后来便改成了放电影

那一年放的是上话译制的1974年版本《东方快车谋杀案》

此前我最喜欢的电影莫过于《喋血双雄》

阿加莎的原著太精彩了

当谜题解开时我年幼的心智只剩下无尽的惊叹

劳伦和英格丽的美貌也是打动了我

我才意识到遥远西方国度的电影与我之前看的完全不同

即使这是一部以及很远古的电影

然而认真看完那部电影的村人寥寥无几

 

到了中学后我就热衷于搜寻各种盗版VCD

由于家里没有放映机

我通常是帮同班同学写作业才换来去他们家看电影的机会

即使是在我们这些小城镇

还珠格格的热潮也卷了过来

出售盗版VCD市场的壮大也给我带来了更多惊喜

我终于看到《泰坦尼克号》和《肖申克的救赎》

在那之前我读过的青年文摘和读者这两本杂志不止一次推崇这些经典电影

每一年都有许多好电影诞生

可它们都无法取代这两部电影在我心目中的位置

杰克和萝丝至死不渝的浪漫爱情让我对人生观有了彻底的改变

而肖申克的勇气和自由精神则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的最澎湃的一部电影

在人生许多低谷时

我屡屡萌生出自己为什么要活着的理由

也许是因为我还想看到更多感动我的故事

 

人总有中二的时期

我来得特别早

看过那么多同龄人没有看过的小说、电影

我总有写点什么的念头

可在学业繁忙的中学时代这格格不入

写作就像地下党一样

不能被人知晓的羞耻之事

幸好一向独来独往的我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记录自己的想法

我学着自己买到的杂志那样去试图解构讨论模仿电影的情节

有时候闭上眼睛就会想到那些桥段

每每淘到一部电影看完欢天喜地

然后小心翼翼地藏起来时心却空下去

我不能告诉别人包括父母故事里经历了怎么伟大的时刻

然后归根到底是自己人生阅历尚浅

即使被感动到无法忘怀

却只能苍白地继续平静生活

盗版DVD能够容纳更多的影片

即使许多是没有字幕的

或者是错误蹩脚的翻译

自己却是能够勉强凭着画面和音乐看下去

随着我长大

香港电影也逐渐走向下坡路

《无间道》和《喜剧之王》是少数千禧年后还钟爱的电影

我曾经想过很多星爷为什么不继续拍的原因

然后我给自己找个理由

电影不只是影片

影人也有自己的生活

影迷也有自己的人生

 

刚读高中的时候镇子上多了两间网吧

这是非常新鲜的东西

我对拳皇、马里奥之类游戏机毫无兴趣可言

我开始上网

我学会了搜索

我第一次便找到了那年最火的三部电影——《火焰杯》、《西斯的复仇》和《金刚》

早在伏地魔复活起码六年前我就看过哈利波特的小说了

而从之前DVD里接触的黑武士故事也同样让我震撼不已

彼得大帝更是让我明白钱可以这么烧的

所以感谢网络时代的到来

在身边一小众人沉迷在玩传奇聊QQ时我开始用空间记录自己的日子影评

然后国内上不了IMDB

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接触了时光网

说来惭愧

我甚至记不起那时大部分网站的布局

却记得这个网站有不少来自其他地方的人发表言论

而无需像杂志那样每个月守候两次

那时的版权意识还不流行

但是也有TLF之类的字幕组先驱出现了

我所看的IMDB250系列全部出自他们字幕组的努力

 

将每周的零钱拿来上网写东西下载小说电影

我也觉得那时的自己实在太有趣了

然后在同桌320X480的分辨率MP4里看完了一部部电影

交换的代价是我帮他下载每周最新的台剧

so easy

我觉得电影之风开始吹拂大地了

一时间身边所有的人都开始讨论电影

《投名状》、《爱情呼叫转移》

这种年度大片可以聊上很久

因为在我们那个城市仅有两个电影、每天排片不超过10场

人们对电影的需求由千禧年前后的饱满到极其缺乏

国产电影便是在那个时候成为了我们口里的烂片开端

一晃又N年

当初批成咸鱼的《不能说的秘密》看起来也是良心十足

《老无所依》对比《杀破狼》高下立分

我然后有种神奇的预感

奥斯卡奖和诺贝尔文学奖离国内人士的距离好远

 

所以

当大学志愿开始填补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广州

那是离我最近的大都市

我想认识更宽广的世界

也许是像《搏击俱乐部》那样令人厌恶的庸俗生活、带给我的是《神秘列车》那样破碎的憧憬、又或者会遇见《云上的日子》里微笑的苏菲玛索

我带着将近十年的梦想来到这个城市

而下车的那刻心情却是意识到自己是《戏梦巴黎》里的马修

太过美好的愿望注定了暗淡无光

至少我至今没有遇到过伊莎贝拉

 

我想将自己第一次电影院观影的机会献给《黑暗骑士》

克里斯托弗诺兰和大卫芬奇是我高中时最喜欢的导演

然而最后第一次坐在电影吃着爆米花看的却是《量子危机》

第一次感受到大屏幕的视觉快感

虽然情节上不如上一部的震撼

邦德始终是圆了我幼时的梦想

大学的生活还是延续以往的习惯

也认识了许多网络朋友

身边可以讨论电影的人依然没有

学校的图书馆一楼有个小房间

隔壁是咖啡厅

周六晚上电影协会会放一些另类的文艺片

每次大约有十几个人左右在看

更多是点着蛋糕喝着咖啡的情侣

但是感谢那些师兄师姐为我揭开了一扇窗

在满目的动作大片里找到了各种小众文艺片

有了自己的电脑基本就开始与电影为伍

日子堕落而不枯燥

 

然而还没有等频频进入影院的我来得及创造《天堂电影院》那种回忆时

《阿凡达》闪亮登场了

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的技术革命

全新的3D电影

当时电影票炒得很贵

而身在大学城的我还是凭着学生证买到了票

在科技中心的IMAX馆享受了卡神十年磨一剑的作品

我曾天真地认为我会快就能看到续集

而这一想便是要等待下个十年

遥遥无期的念想了

一场电影一场梦

很快3D时代来临了

《爱丽丝》和《创战纪》洗刷着以往对特效的认识

而我始终认为故事才是电影的本源

演技是质量

当然不能一味贬低商业电影

商业电影通过视觉感知描绘一个我们想象不到的世界

文艺电影讲述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苍白激荡之中潜藏着私货

 

我发现一个看电影实在很闷

我开始请身边的同学陪我去看

我们一群人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复仇者联盟》和《泰坦尼克号3D》之类

然后放映结束我还得给他们解释什么是转3D

正义联盟和复仇者联盟的区别

他们笑一笑便从我的人生离去

一如我的大学时光

所以我开始参加豆瓣的一些观影活动

但却不再喜欢和别人聊电影了

有时候会发现电影这东西每个人的感知是不同的

导演将他们的想法幻化为影像

自己抱着开放的心却接受

便为他们的创意天赋而惊讶落泪

艺术家们诉说的是人类共同语言

至少其他人未必深有同感

又或者说自己太痴迷

十几年的爱好让自己习惯分析影像是怎么运作的

导演是怎样常识塑造我们的价值观

电影是怎样通过一直复杂的不只是语言系统来传达想法

 

比如我一直喜欢《公民凯恩》里的苏珊

很多人说这个角色充满矛盾

而我恰恰认为她是全片最温暖的存在

特别是她那可怜又可笑的呻吟充满着空虚

却又她最后也是抱着梦想坠入惨不忍睹的演出

有人认为《公民凯恩》之所以被传颂是影评人固步自封不敢违逆榜单

我想更多是因为教科书式的里程碑对其他导演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有关苏珊接近崩溃边缘的蒙太奇伴随着她尖锐的哀号是我心目中经典片段

凯恩和艾米丽早餐那场戏从情意到沉默之间的手法转变也是令我着迷

看电影是被迫接受信息的一个动作

解读是乐趣所在

 

有段时间自以为看电影多了就世故

其实才发现这与你的工作交际无关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只是作为娱乐的消遣来看待

自己总不能像电影里那般遇到一些小事就歇斯底里

也不想成为社交的局外人

于是看电影的时间就少了

像平常人一样生活似乎是更成年人的做法

下班后天天喝酒、唱K

周末逛街、购物

有一天我发现我不但错过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首映

甚至上映一周都没有抽出时间去看

我头疼欲裂地离开饭店买了一张午夜场的电影

屏幕上的PI让我重新对那个光影世界充满了兴趣

通宵看完了原著和大串网友的解读

PI经历的是传奇虚幻一生还是虚构故事的暗喻充满了纷争

我才意识到电影是个神奇的产物

对于制作方而言是流水线的财产

对于创作者而言是媒介工具

对于电影网站而言是公众打发时间的指标

而对于影迷而言

电影是我们窥探深藏在电影创作人心中的想法

是我们对共同感情的共鸣

借助这个隐身叙述的形式

 

所以我又舍弃了那些大众化的娱乐

继续搜寻起各种冷门电影

无偿地给小众网站论坛撰写稿子

不断向身边惶惶的人推荐舒缓他们心情的电影

电影曾经带给我的乐趣我要传递给其他人

先锋派艺术家认为电影不必和表演、故事以及文学主题有关

所以不少导演自创了属于自己的电影语言和象征手法

身为影迷的我从暧昧难懂的影片里寻找他们内在感觉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认识电影》这书里有一句话我很认同

“每个人对电影的反应是非常个人化的

所有影评人都是有盲点的”

所以我感谢时光网

让我听到了更多不同的声音和解读

无论好坏

电影作为第八艺术的地位无法动摇

导演是技术工匠抑或艺术家全凭影迷去定义

 

将历史、信仰、态度、欲望和梦想铭记在影像之中

那便是电影

我感谢电影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

为我这浅薄的人生带来更多的思考角度

没有电影我也会继续活着

只是更狼狈罢了

电影在我刚识晓人事时就洗涤了灵魂

这是我最初孤独时无心的选择

也会是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念

也期待时光网每年一度的年度大赏

陌名词

文章

8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