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电影《路边野餐》
于2016年上映
由毕赣导演
毕赣编剧
影片讲述了贵州黔东南神秘潮湿的亚热带乡土
大雾弥漫的凯里县城诊所里
两个医生心事重重活得像幽灵
陈升为了母亲的遗愿
踏上火车寻找弟弟抛弃的孩子;而另一位孤独的老女人托他带一张照片、一件衬衫、一盒磁带给病重的旧情人
去镇远县城的路上
陈升来到一个叫荡麦的地方
那里的时间不是线性的
人们的生活相互补充和消解
他似乎经历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重新思索了自己的生活
最终
陈升到了镇远
只是用望远镜远远地看了孩子
把老女人的信物给了她旧情人的儿子
一个人再次踏上火车
分不清这个世界是我的记忆
还是我是这世界的一个浮想……
这部片子众口交赞
但我认为它不怎么样
它谈不上烂——因为烂意味着水平差
能力不够
硬伤处处
而它给我的感觉是粗——不经仔细打磨
想一出是一出
浪着性子走
看过本片
我想正式抛出一个概念:“迷魂”电影
九十年代好莱坞出现了一种“谜题”电影
所谓谜题电影
就是通过设置精巧复杂的情节线索
极大化叙事的理解难度
让故事好像一个谜题一样
但我要说的“迷魂”电影
和“谜题”电影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为谜题电影虽然谜题重重
但只不过是借此调动观众的观影投入
增加观影乐趣
根儿上还是要让观众看懂
但“迷魂”电影不是
它根儿上就是为了不让你看懂
至少不让你全懂
故布疑阵
把你弄得前晕后懵
谜题电影虽然线索纠葛
但观众仍可通过逻辑努力地解开谜题
而迷魂就不同了
它经常有意识地破坏逻辑甚至丢弃逻辑
故而使得观众根本无可能通过思考理解故事
除了破坏叙事的逻辑性
迷魂电影还惯常使用一种伎俩
就是无厘头式的符号和隐喻
这儿插一个来源不明的物事
那儿夹一段莫名其妙的场景
弄得故事和场景支离破碎
无法串联
有人说这是电影符号学
我想说
这种手段既非符号学
更非电影
它是故弄玄虚
是不知道该怎么拍了的人的投机取巧
故布疑阵
是电影人才思枯竭和偷懒时的此地无银
但这些不是最当论的
最当论的是
为什么这种迷魂电影在当代中国忽然受欢迎了起来?想透了这一层
就相当于将迷魂电影这个概念由film贯穿到了cinema
文艺批评大家本雅明在他那篇著名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曾把传统艺术领域的达达主义与电影做了合论
他抛出了一个著名而深刻的洞见:达达主义的本质是想在传统艺术领域中追求电影这一新艺术的效果
用他的话来说
就是把传统艺术领域中以个体性“沉凝”(contemplation)为核心的审美体验转为集体性“转移”(distraction)的体验
翻译过来
我们大致可以说
就是要从那种深入到艺术作品中体味其深沉意蕴的审美方式转到连续接收表面信息的方式
众所周知
达达主义也通过有意破坏艺术作品的逻辑性和固有审美框架和常识
以达到激起审美者困惑和厌恶的目的
而本雅明认为
电影并不需要这样做
才能将审美者从那种“沉凝”的状态中拔擢出来
因为电影媒介的特性——它作为动的照相术和作为大众化的媒介——使得它天生就与那种沉凝性的审美体验绝缘
而有趣的是
今日这种迷魂电影用和达达主义类似的办法
竟然达到了让它的观影者“沉凝”的效果!达达主义者们地下有知
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我无意说本雅明的观点就是真理
我的意思是
如果有一类电影
它的大多数观众都看不懂
但舆论口碑却很高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究竟指示了一种什么样的观众心理学和社会学呢? 美国人民都很淳朴傻憨
除了东西海岸的少部分文化精英(包括各种附庸风雅者)
大多数美国人一年中根本不会看过各种颁奖季的获奖片子
美国人也不在乎欧洲人嘲笑他们把电影(cinema)说成是“电影儿”(movie)
电影能够在美国获得极大发展
甚至占据支配地位
当然有很多艺术和历史的具体原因
但首要的社会学原因乃在于美国是一个大众社会
大众的声音就是电影的声音——那是可口可乐夹爆米花的声音
迷魂电影能在当代中国忽然走俏
依我看
首要在于我们的电影观众还不首先是作为公众
而是作为文化上的三六九等人
人们都不喜欢被人说没文化没品位
人们都喜欢自己显得有品位有眼光
当代中国没有整体的文化精英
只有如烟如云的文艺青年“们”
文艺青年“们”对于自身渴求塑成的形象和魅力的关注要远大于对实际艺术作品欣赏的投入
以迷魂电影为代表的这类当代且娱且艺之“术”
正是抓住此点
努力富养艺范儿表演的土壤
这对电影娱乐肯定是好事
但对电影艺术......算了
阿巴斯都死了
我也文艺一句
今时今日
“电影起于格里菲斯
止于阿巴斯”
娱乐至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