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喜剧/家庭电影《精灵旅社》
于2013年上映
由格恩迪·塔塔科夫斯基导演
丹·哈格曼 凯文·哈格曼 编剧
影片讲述了吸血鬼公爵在郊区经营了一间特殊的“五星级”旅馆
专门收留令人闻风丧胆的怪兽
让它们在里面尽情搞怪做自己
为了庆祝爱女梅菲丝118岁生日
吸血鬼公爵邀请来了科学怪人、木乃伊、狼人、隐形人等一票怪物好友狂欢
没想到一位莽撞的背包客意外发现怪兽旅馆
并无可救药的爱上梅菲丝
吸血鬼公爵该如何解决这个不怕死的家伙?
《怪兽大学》与《精灵旅社》
两者不仅在片名上对偶
在创作精神上也是一样
早先有人认为《怪兽大学》对于“刻板印象”的巧妙运用
即大学的刻板印象
教师的刻板印象
还有包括对其某一类群体的刻板印象
《精灵旅社》也不例外
慈父的刻板印象
青春期少女的刻板印象等等
但更胜一筹的
《精灵旅社》在细节的想象力上要明显丰富许多
表现在能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典型的例如
父女两人幻化为蝙蝠(第一次感觉到蝙蝠是世界上最萌的动物)
不过
《怪兽大学》的落败很可能是由于其走系列剧形式路线的思维束缚
“精灵旅社”的搭建离不开三根“顶梁柱”
它们撑起了整座楼房的“构筑”
使其屹立不倒
人类文化与精灵文化的碰撞、融汇
德古拉女儿与人类男孩的浪漫爱情
还有德古拉与正处青春期的爱女之间的冲突
后两者也可被归纳为影片的感情线
影片最后部分
德古拉伯爵在人类的帮助下
找回人类男孩
圆自己爱女的爱情梦
为全片高潮
精灵与人类互不相融
影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
缺乏沟通
互不了解
以致互为伤害
或许为本因
其实两方并无正邪之分
它们的对立站在文化的角度上理解可能更为恰当
即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对立
日益壮大的人类“家族”毫无疑问处于支配地位
为主流文化
而依托于人类环境边隅生存的精灵则是处于劣势的亚文化
人类在当下并无歧视和排挤之意
反而是接纳
以及部分的推崇、向往
精灵们的自我封闭、固守传统
导致了两方的对立
人类认为精灵们嗜血、残暴
而精灵们则认为人类粗鲁、残忍、不友好
创作者在影片中的感情投射
一方面是对人类文化的自我审视和批判
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一种对处于劣势地位的种族或民族文化的优越感和自豪
最后精灵们为人类所接受
两者文化课预测的融汇、交合
则更多的代表了美利坚本土在文化创作上不自觉的开放意识
它代表着包涵、宽容、接纳、自由
这其中的精神是我们无可诟病的
但是它另一面也可衍生出文化吞并
文化侵蚀等诸多文化霸权行为
内涵虽优质
但实际效果却是在否定文化的多样性
很难从中看到文明的味道
创作者有心地未将故事发展下去
如果继续发展的话
德古拉城堡将变为游乐场
精灵们成为公众人物或是成为科学研究的试验品
精灵文化也不再延续
反而是断层、消逝
被黑洞般的人类文化吸湮
吞咽
最后这可能就不再是精灵界生存的转机
而是危机了
(其实如果后传还能出现
以这种角度切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再来看看影片的情感线
慈父该是什么样
德古拉就是什么样
处于青春期的少女是什么样
德古拉女儿就是什么样
像《怪兽大学》里的怪兽一样
这些吸血鬼也避不开“人类”的影子
而影片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表现得如此直观
如此透彻
这正是其他理想主义色彩动画电影所不及的
它用了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故事
直击我们内心
在爱情方面
女儿在成年日遇到了自己的真爱
她是幸运的
这又是德古拉所不幸的
女儿坚决地认定那个人类男孩就是自己的真爱
而德古拉则苦口婆心的劝说:“你总会遇到一个更好地怪物男孩
”不管德古拉最后是否承认了女儿的观点
或许他拼命找回男孩只是为了满足女儿的爱情梦想
但是“真爱只有一次”却是被他所认可的
吸血鬼也是人类
感情像人类一样错综复杂
而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情所有物体都是靠着缘分相互交织、相互交融
在这个看不清摸不透的大洪流里
又有几个能分清什么是真爱
真爱有几次
毕竟
即使是吸血鬼
除了回忆过去之外
也不能预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