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爱尔兰科幻/惊悚电影《在火星上最后的日子》
于2013年上映
由卢埃里·罗宾森导演
SydneyJ.Bounds CliveDawson编剧
影片讲述了载人火星探险任务即将结束
探险队剩最后一天就要返回
但其中一人却心有不甘
决定留下来
寻找能证明火星生命存在的证物
重大发现出现在眼前
但悲剧也随之发生了
地表塌陷
他掉入了不明深渊
科学家们留下来
拯救他们的同事
然而
又有人消失了
难道他们发现的火星生命真的存在?
很久以前
笔者影迷资历尚浅时
就留意到一个现象
很多顶级大片
都可以在娱乐要素上拆解成不同题材的小片
对此
《火星上的最后时日》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子
它无时无刻不使我想起去年的《普罗米修斯》
主线——行走异星的科考先锋
有男有女分工明确
性格迥异
暗伏矛盾;视觉印象——风沙弥漫而视线不佳的荒原上
矗立着几座基地
勘探车穿行期间
队员大多身穿宇航服示人;情节——来历不明的异种生命感染人体
演变出疯狂的追赶和绝望的厮杀
不同的是
《火星》中作为主要矛盾的变异人屠杀
在《普罗》中只占据一小段
后者的洞穴探险
飞船逃生
第三类接触
寻访远古文明
变种DNA怪物
以及大企业阴谋等等元素
都可以发展出各自独立的次一级作品
这也是除了制作成本之外
区分一线大片和B级片重要指标:大制作娱乐元素丰富
以同时取悦不同喜好的观众
而B级片只突出其中一两个
面向的是一小撮死忠影迷
这也是恐怖片(即使是那些传世经典)很少是“大片”的原因
次时代脍炙人口的恐怖佳作(比如温子仁作品)更是标准的B级大赏
甚至毫无掩饰成本不高的意图
因为纯粹不花哨
所以能专心发酵恐怖气氛
假如奇门遁甲一大堆
阴冷的停尸房就变成热闹的马戏团了
还能吓到谁?
客观来说
《火星》只是一部无甚特殊的标准B级太空恐怖片
你甚至可以说它是对《普罗米修斯》的轻微剥削
之所以值得推荐
在于笔者看来
故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解读
比看过即忘的B级大俗套多了几分丰富性
一是将之看做太空僵尸片
无非是换了个方式重复《火星幽灵》
《阿波罗18号》
《欧罗巴报告》的套路
标准的流水线作品
但可疑的是
片中的僵尸仍保留了身为科学家时的技能
可以娴熟操纵宇航勘探设备
制作爆破品
跟踪未变异者
驾驶宇航器
无论你将《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还是《活死人之夜》作为僵尸片的起源
欧美僵尸的基础设定不变
牺牲智力换取极强的攻击性和嗜血欲
在2005年的《活死人之地》里
僵尸只是学会了使用步枪
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所以《火星》的僵尸智力不减
就让人疑窦丛生了
而且前二十分钟已经交代
基地中憎恨、嫉妒、决策分歧蔓延
团队精神和战友情谊都开始崩塌(宇航总署选人真不靠谱)
加上火星磁场什么的对大脑影响
不妨大胆推测出第二种解读:根本就没有什么病毒感染
起初只不过是一个被仇恨和排挤冲昏头脑的队员
以变异做借口
以化妆作掩护
对其他人实施武力报复
“被感染者”意识到了其中的诡计
却顺水推舟借用了这层伪装
共同上演了一场“僵尸大戏”
不过我们仍无法解释受感染者奇特的生理状况
比如生命迹象停止
在火星大气中行走等
也无法理解他们脱身后如何自圆其说
所以最合理的第三种解读是
确实有病毒存在
但其作用不在于让人变成无知觉的僵尸
而只是改变人的身体表征和环境耐受
在保留一切智慧、记忆和技能的前提下
摧毁了纪律、道德的约束
并成倍的增加了他们的攻击欲望
换句话说
就像《化身博士》描述的
他们从循规蹈矩的杰克变成了以施暴为乐的海德
也许这已经迈入过度解读的范畴
也许主创的意图并没有这么繁复
但一部B级片除了刺激感官还能促人“解读”一番
倒是很少见的
值得记上一笔
(文/方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