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加拿大动作/犯罪/惊悚电影《暴力街区》
于2014年上映
由卡米勒·德拉马雷导演
吕克·贝松 BibiNaceri编剧
影片讲述了该片是国际著名导演吕克·贝松所指导的经典动作电影《暴力街区13》的升级加强版
讲述了芝加哥一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一名贫民窟的毒贩偷窃
于是由保罗·沃克饰演的警探与卧底深入贫民窟调查
最终揭露了一个被隐瞒多年的惊天大阴谋
《暴力街区》翻拍自《13区》
13区的英文名字为“Banlieue 13”
Banlieue是郊区的意思
直译就是“第13区”
意蕴上就跟北京的唐家岭、肖家河差不多
这个13选的其实蛮有意思
在西方宗教影响下
因为“最后的晚餐”的影响
13成为不吉利的代名词
直到现在
许多楼房建筑
在楼层上都直接跳过13层
在中国
又因为4与“死”同音
很多楼房干脆综合了中西方忌讳
把13及与4有关的楼层全跳过了
13作为反叛的象征
在《饥饿游戏》中也被充分利用
13区成为反叛区的代表而美国翻拍的这版
英文名字被改成了“Brick Mansions”
前一个单词是砖头
后一个是楼宇
合在一起就是“砖房区”
要知道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建筑材料多是水泥与钢筋的组合
砖块作为建筑材料被使用的并不多
成片的砖结构楼群
一定是老旧的楼房了
所以
“Brick Mansions”隐含的意义就是老楼房
脏乱差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往往与治安差紧密联系在一起
存在各种混乱
也有唐家岭、肖家河的意味
提到“Brick”
大家一定会联想到“BRICS”
即“金砖国家”
或者“金砖五国”
在2001年
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BRICs”时
尽管没有明确标明褒义或者贬义
但从钢筋水泥的现代化楼宇与砖结构楼房的对比上
现代与落后的分野非常明显
还是可以看出有一些鄙夷在其中
中偏贬
不过
到了中国
却将“Brick”一词在翻译上进行了美化
变成了“金砖”
由砖头所代表的贫瘠到金砖所代表的财富
这种转化充满了嘲讽
也满含了自卑感
阿Q精神十足
回到这部新版的《暴力街区》上
如果看过2004版的《13区》的话
再看这部
其实感觉新意不大
创新之处并不太多
尤其是主演依然是大卫·贝利
只是将塞瑞尔·拉菲利换成了保罗·沃克
其实
将两个版本放在一起的话
发现保罗·沃克的身手还远不如塞瑞尔·拉菲利
这次换角谈不上成功
美国演员的话
如果换成杰森·斯坦森
或者范·迪塞尔
或许还会好一些
但保罗·沃克出演的另外一个意义在于他的早逝
而且《暴力街区》又是他生命结束前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
《速度与激情7》他并没有拍摄完成就去世了
属于残缺品
以至于需要替身与特技才能补拍完成
冲这一点上
再去看《暴力街区》
就有了一种情怀在其中
如果没有看过法国版的《13区》
直接看《暴力街区》的话
一定会热血沸腾
充满激情
毕竟2004年《13区》的横空出世
不靠演员
全凭情节与动作
一出现就迅速奠定了cult片经典的地位
精彩的动作可以甩出成龙几条街了
2009年推出的《13区:终极》
又让人重温了一把跑酷运动的劲爆与激情
尽管故事上不如第一部讨巧
但能看到两位主演近乎搏命的演出
对于动作迷而言
也很值了
看《暴力街区》的感觉
就像看《还珠格格》
尽管说艺术品质不够优良
却在影迷中传播甚广
而且重播率极高
于是
老版在重播过多次之后
在人快要看腻时
推出一版新的
尽管新鲜欠奉
但曾经吸引人的元素都还在
何况10年过去
新一批观众已经成长起来
推一个新版
再圈一批新观众进来
还是照样可以火一把
从这个角度
《暴力街区》其实做的还不错
《速度与激情》系列培养起来的观众对保罗·沃克的那张脸还是良好认可度的
加上大卫·贝利依然敏捷的身手
酷劲十足
而且
不幸的是
保罗·沃克居然意外身亡了
这还成了他的遗作之一
必看性就此更上涨了一些
故事上
这部新作品与老版差不太多
都是源于政府的阴谋
意图从物理意义上将处于贫民窟中的13区扫除掉
企图以一种粗暴简单的方式在地图上抹去这个脏乱差的区域
这是政府懒政加暴政的意图
比中国的暴力拆迁更加让人不齿
而被派去的警员加上贫民窟的自救者
区区两个小蚂蚁
政府才不关心他们的生死
只是被派出缠住些时间
而且看起来煞有介事
顺便可以将爆炸的罪魁祸首推到黑帮分子的头上去
如同《绣春刀》
底层公务员被派出
在接受任务的那一刻
就注定了只是别人大计划中的一个小棋子
结局也被人设定好了
就是一死
但小人物搏命的结果
居然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
屌丝完成了逆袭
这是大人物们没能想到的结局
当然
《绣春刀》可以发掘出更多的微言大义来
而《暴力街区》则只是看个热闹就行了
结局不重要
过程才是最主要的
将跑酷完美地融入电影之中
还有飙车、枪战、黑帮、腐败等元素的存在
闹闹哄哄
好不热闹
没事的时候
放松下脑力
可以看看这部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