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动作/惊悚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
于2012年上映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
乔纳森·诺兰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影片讲述了不但狡猾的窃贼猫女带着不为人知的计划归来
哥谭还要迎接更危险的人物——戴面具的恐怖分子贝恩
种种的一切把布鲁斯·韦恩从因愧疚而一厢情愿的自我放逐中拽出来
他戴上面具、发动了战车
却很可能仍然不是贝恩的对手……
诺兰导筒下的蝙蝠侠
与蒂姆·波顿和乔·舒马赫的都不一样
这是一个铁肩担道义
以社会公义为职责的“历史捍卫者”形象
布鲁斯·韦恩身为亿万富翁
心思完全不在企业盈利上
一心只想着打击犯罪
匡扶正义
他曾在“影武者联盟”受训
毕业后一开始光干点治安联防队的活——当然
他是把内裤套在头上搞治安联防的——而随着哥谭市治安状况的恶化
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到了正义与邪恶的迷局中
为了给公众营造一个和谐的假象
蝙蝠侠不惜牺牲自己
藏身暗夜
把别人推上了前台
不过随着小丑、贝恩(塔莉娅)这些反派的登场
蝙蝠侠的敌人不再是因为个人心理问题而疯狂攫取权力和财富、或因心智迷狂拯救爱妻的脸谱化反派
他开始面对那些不追求个人私利的“终极反派”:小丑是一个无政府主义的狂徒
一心只想让人们陷入道德悖论中
从而制造更大的混乱;贝恩则是塔莉娅的鹰犬
其疯狂举动为的是实现“影武者联盟”的门派宗旨——促进历史新旧交替
让已经“堕落”的文明(哥谭市)彻底毁灭
相较而言
小丑其实没那么大的野心
事实上
《侠影迷踪》和《黑暗骑士崛起》显然有着更直接的关联
要不是给哈维·丹特背黑锅、瑞秋身亡之类的情节勾连
这两部作品简直就像一部完整作品的上下集
【注:不过小丑似乎比贝恩更受国内青少年女观众欢迎
一来小丑的形象更趋中性化(油彩后面的希斯·莱杰很有强尼·戴普的味道)
汤老湿增肥后的贝恩则完全五大三粗
一副厌女症的摸样(贝恩的造型有浓厚的SM男同赶脚);二来小丑总是制造直接的人伦情感困境来考验蝙蝠侠
还牵扯到了三角恋
比起煽动民众搞“革命”的贝恩
小丑更能切中女观众的情感脉动(贝恩满口宏大价值的东西
因过于政治化而缺少“人情味”)
】布鲁斯·韦恩饶了一大圈
对抗的大Boss还是“影武者联盟”——一个自以为掌握着人类历史进程秘密的神秘组织
也是蝙蝠侠的英雄启蒙学校
“影武者联盟”秉承的观点正是现代性思维的某种极端化体现
人定胜天、理性至上的狂热激情
让“影武者联盟”有了“园艺思维”的观点——齐格蒙·鲍曼正是因此来解析了纳粹大屠杀的思想根源——“影武者联盟”用一个园丁的视角来看待世界
他们来决定哪些“杂草”应该被除去(譬如哥谭市)
从而开辟一条人类历史“应有”的康庄大道
卡尔·波普尔曾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里旗帜鲜明的指出:我们不可能预测历史的未来进程
历史决定论的基本目的是错误的
历史决定论是不能成立的——蝙蝠侠用生命实践了波普尔的说法
哈耶克式的“自由秩序”
显然才是蝙蝠侠所认可的生活世界图景
对蝙蝠侠来说
现存的生活世界虽然不完美
但基本的资本主义秩序还是最“不坏”的
历史这东西
岂是一个雇佣兵为首的“影武者联盟”能洞悉的?捍卫历史
正是为了让历史“自发”的向前延伸
而不是被人为的操控
德国法学家施米特曾用“决断论”来阐释他的政治-法学理路
在施米特看来
国家主权的法理罅隙开启于一个需要做出决断的“非常状态”
在这个“非常状态”下
惯常的自由民主方式都是无效的
最重要的乃是做出整体的、政治的决断——区分敌我
并对敌人予以毁灭性的打击
跟纳粹渊源颇深的施米特理论争议甚多
不过这种“决断论”倒是首先映照了《蝙蝠侠:黑暗骑士》里“小丑”给蝙蝠侠造成的银幕困境:“小丑”不断的强调“混乱”
其实正是营造了哥谭市的“非常状态”
而在“非常状态”下
蝙蝠侠所依赖的“正义”标准骨子里不堪一击
拘泥于平时司法程序的窠臼中
只能让“小丑”的阴谋得逞
蝙蝠侠事实上是凌驾于司法体系之上的
他完全依赖内心超强的道德指引来行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蝙蝠侠就是隐匿在暗夜里的哥谭市正义之神
蝙蝠侠所秉承的
只能是带有神学色彩的政治“决断”理念(完全依赖于他的个人道德)
而这与自由主义常识框架下的民主法治理念完全相悖
所以
蝙蝠侠最后只能藏身于暗处
必须隐匿成“黑暗骑士”才能与社会相容——哥谭市的市民们生活在歌舞升平的日常生活中
而蝙蝠侠却一直身处你死我活斗争的“非常状态”里
正是蝙蝠侠用自己的“非常状态”换取了哥谭市的常态化
而一直被“小丑”所逼迫不得不随时做出神学式“决断”的蝙蝠侠
当然会饱受日常自由主义式法制观念所带来的良心冲击
从这个角度而言
蝙蝠侠所背负的
也是“日常政治”和“非常政治”二者冲突所造成的空前压力
到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里
诺兰把哥谭市的“非常状态”又大大推进了一步
在大反派贝恩的撺掇下(塔莉娅为首的“影武者联盟”幕后指挥)
哥谭市爆发了一场彻底的战争
警察代表的国家机器和暴徒展开街头激战
“影武者联盟”甚至一度夺取了哥谭市的政权
正如阿伦特在《极权主义的起源》里所描述的那样
“影武者联盟”带有鲜明的极权主义“冲锋队”色彩——可以想见
随着执政时间的绵延
贝恩或者塔莉娅必定被树立为“人民领袖”
塔莉娅之父、“影武者联盟”前任首脑、也是蝙蝠侠老师的“不死者”拉斯
将成为“哥谭人民政权”的伟大开国元老
当然
诺兰没打算讲述“革命之后”的问题
而是用一颗倒计时的中子弹来给这桩“大革命”做了了解——塔莉娅说
“影武者联盟”的现阶段使命只是毁灭哥谭市
不过在短暂的“影武者联盟”执政阶段
我们也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情景:打劫富人
分配财产
以“人民公意”的理由肆意审判并处死“敌人”
“所有革命都吞噬自己的儿女”
“影武者联盟”掀起的(虚假的)“还政于民”的暴动也一样——与历史上每一次大革命一样
这个巨轮一旦转动起来
除非崩溃
否则无法停止
从罗伯斯庇尔到波尔布特
无一善终
贝恩、塔莉娅这些“僭主”的合法性
只能通过“不断革命”来被反复确证——于是巨轮越滚越快
最终也将碾过他们自己
不过
当“影武者联盟”执政哥谭市的这种“非常状态”被全面推开时
我们发现
蝙蝠侠身上神学式的“决断”压力反而空前减轻
当自由主义式的日常法制理念被彻底抛弃后
蝙蝠侠得心应手——当然过程是曲折的——再次走上前台
并以一己之力拯救全城
成功“崛起”为万众敬仰的超级英雄
在此时
所有自由主义的日常政治观念都不值一提
蝙蝠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在战时
他不再需要藏身黑夜
从“黑暗骑士”彻底变成了“光明骑士”——没记错的话
蝙蝠侠留给哥谭市民的最后身影
正是在光天化日之下
开着蝙蝠飞机划过长空
并伴随着市民们的欢呼声——当然
当时的哥谭市正处在“历史的黑夜”中
所以蝙蝠侠从根子上还是没逃脱“黑暗骑士”的身份
总之
蝙蝠侠是一个“非常政治”下的战时英雄
依赖超强的个人能力(道德、科技、身体)来对抗威胁自由资本主义的敌人
平时的他
只能用布鲁斯·韦恩的面目周旋于世人间
蝙蝠侠保卫着这个秩序
但又无法融于这个秩序(他其实是凌驾于这个秩序之上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蝙蝠侠的敌人
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
根据《南都周刊》2012年7月30日第29期同名文改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