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剧情电影《脚注》
于2011年上映
由约瑟夫·斯达导演
约瑟夫·斯达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中一对父亲和儿子
均是著名的大学学者
但是在两人表面的平静下
掩盖的则是对做学问和生活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
保守的父亲做学问一丝不苟
从浩繁的基础开始研究累积
儿子的研究方法则相反
理想而纯粹的父亲职业生涯不顺利
努力却得不到足够认可
在学界不如儿子
后者刚刚获得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誉
两代学问人潜在的竞争矛盾时隐时现
很快
在以色列国家年度最高科学奖颁布的前夜
因为一个意外失误
戏剧化的一幕发生了⋯⋯
(芷宁写于2012年8月28日) 约瑟夫·斯达编剧导演的影片《脚注(Hearat Shulayim)》被定义为“知识分子喜剧片”
这样定义也算恰当
影片将关注的视角投放在学术理论界
仿佛要诉说学院派的爱与哀愁
每个耗费毕生心血投入课题研究的人
所期盼的不过是自己的心血没有付之东流
能够获得世人认可
特别是学术界的认可
然而能获此殊荣的
只是极少数的幸运儿
由大多数人组成的悲伤金字塔上
也只有着少数人能成为美丽的塔尖
自涉足影坛以来
约瑟夫·斯达的作品并不多
但每次都出手不凡
07年的《波弗特》是一部战争片
但绝非一般意义上的战争片
它没有激荡惨烈的攻防对抗
也没有眼花缭乱的动作场面
它的视角客观冷静
表现方式倾向于思考与梳理
着力于对战争中人性深层而细腻的剖析
还长于对真切细微感受的描摹体会
此次
约瑟夫·斯达施展了与拍摄《波弗特》时不同的风格
镜头语言也更为灵活
还透着股子深沉又调皮的劲儿
他没有将这个涉及枯燥研究课题的影片拍得晦涩难懂
相反地
它被呈现得简捷轻松而充满活力
耐心地搭设了浑然天成的戏剧冲突和人物间的多重矛盾
还不时地将调侃与讽刺妥帖运用
且富含深意
仿佛苦恼人的笑般凸显人物内心的五味杂陈
从而令观众对大多数连脚注都算不上的生命感到悲悯与无奈
人的世界历来存在着诸如沽名钓利、利益妥协、暗箱操作之类的弊病
毕竟人性的欲望在名利的诱惑下
有可能更激进一些
学术界也不例外
在剧情发生扭转之前
影片为之后的戏剧性变化做足了铺垫
而这种铺垫也以一种对比的方式展开着
片中的学术对立出现在一对父子间
他们在同一所大学任教
研究着相同的学术领域
然而
不同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决定着他们研究方向和方法的不同
不同于父亲的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刻板守旧
充满魅力的儿子不论作为任课教授还是研究学者
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
他仿佛幸运儿中的天运儿
一路顺风顺水
即便他的研究在父亲眼中不过是个拼装陶罐
“幻想的空中楼阁”
但这个“罐子”获得极大认可
这个“楼阁”符合人们的需求
于是
对勤勉刻苦了一辈子的老父来说
儿子的存在是一个极大的反例
时刻在提醒着自己的失败和失意
白发的老父仿佛是个天生不走运的主儿
历经几十年的研究因被人抢先而付诸东流
他最能称得上的成就也不过是曾在导师著作的脚注中被提及过
脚注人生
仿佛是老父人生的写照
人到中年的儿子对父亲的感情也是复杂的
有过年少时的崇拜
成长期的愤怒以及冷静期的客观
可以看出
他是爱父亲的
所以他为父亲勉力争取那个阴差阳错的奖项
并且愿意付出代价
片中有几场戏的设置机巧而有趣
如“密室会谈”
国家最高学术奖委员会紧急找儿子开会
几个人挤在巴掌大的办公室里
商讨着如何解决刚发生的不可思议的谬误
这间办公室狭小局促
几位学术领军人物围坐在一张办公桌旁
每次开门进出人
其他人都得站起来搬动椅子以让出有限的空间
而就是这么个狭窄的空间
却是戏剧冲突爆发的所在
在这里
这些知识分子为了一个奖项的归属争吵、谩骂、相互揭短乃至大打出手
其间的幽默既敏锐又深刻
还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无助的落寞感
另一场戏以交叉剪辑的方式对比着父子二人的不同心境:儿子在绞尽脑汁地给父亲写获奖评语
却发现很难给父亲这个名词给几个不失体面的形容词
因为做着细微工作的人总是缺乏冠冕堂皇的定语的;与此同时
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
从起先介绍自己的只言片语发展到后来对以儿子为代表的“学术现代派”的攻击
累年的沉郁和不得志居然爆发得如此强烈
以至于此刻老人的面部神情都给人“范进中举”般疯癫的错觉
影片对老学究的刻画十分精准
有调侃有揶揄却又让人悲伤难抑
而该片最大的优点是以简单明了的方式讲了一个利于观众理解的名利故事
用轻松的节奏、流畅的叙事和多样的表现手法令铺垫过场和细枝末节都充满了趣味
当然
不仅仅是趣味
好的喜剧果然也是让人悲伤的
(杂志约稿)http://nicolew.blog.hexun.com/80656789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