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钢铁侠3》解说文案_《钢铁侠3》:大片启示录,意图著碑立传的畸形儿

时间:2024-05-11 03:37:13 上传:空白忆 字数:3285 字

美国动作/冒险/科幻电影《钢铁侠3》

于2013年上映

由沙恩·布莱克导演

沙恩·布莱克 德鲁·皮尔斯 编剧

影片讲述了托尼·斯塔克将遭遇一个拥有无穷力量的强敌的挑战

面对被毁灭殆尽的生活

无路可退的斯塔克必须依靠自己精良的高科技装备和过人的才智

保护自己和最亲近的人

同时揪出真正的幕后元凶

最终当他正面强敌

准备给予致命一击时

一直以来困扰斯塔克的问题——到底是战甲成就了他

还是他造就了这套战甲——也有了答案

也许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太强势了

他拍摄的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蝙蝠侠前传》系列不管是在商业表现上抢眼

在主题的深刻性和艺术性上都给此类型的电影带来了跨时代级别的进步

给别的同类型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诺兰的电影注定是属于诺兰的

就像《钢铁侠》注定是小罗伯特·唐尼一样

这是一种烙印式的电影创作时代

《蝙蝠侠前传》的成功和诺兰思考式的商业创作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较“蝙蝠侠”之前的电影

你会发现

《蝙蝠侠前传》这三部曲是带有思想和生命的

让人感觉到暗黑影响背后

那种压抑住却跃跃欲试的话语权和批判性

《钢铁侠》也第三部了

好莱坞大片对于系列第三部似乎有着特殊的钟爱

就是想阶段性考试一样

在第三部上总要做做文章

也许可以做成这样具有深刻主题性的电影艺术作品

但是从一开始

题材就限定死了

钢铁侠的质感就是走视觉冲击路线的电影

这一点和《变形金刚》又是那么的相似

超级英雄电影发展到今天

观众的口味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这也就意味着光凭视觉效果

哪怕是3D的兴起也无法追赶愈加挑剔的眼睛

好莱坞对于特效的技术应用愈加得心应手了

但是荧幕上表现的依然是

炮火、大楼坍塌、会骑车、变异怪兽这些传统的人物形象

几十年

新老观众都注定无法完全集中注意力

世俗的东西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走上大雅之堂

正如中国古代的戏曲是下九流

现在成了高雅艺术一样

好莱坞的今日

依然并非靠技术赢得天下霸主

一年一度的奥斯卡的获奖电影又在告诉你

这个神奇的电影国度在艺术上的造诣依然遥遥领先

曾经年轻的好莱坞大导演们也注意到

新人辈出的电影界

靠技术打天下

也是要随着时间被抛弃的

艺术质量才是真正的王道

也许诺兰是一个教会了别人如何把商业与艺术做到较为完美融合的招数

那就是在商业电影里思考点什么

《蝙蝠侠前传》三部曲

逐一递进的从个人上升到了社会

从情感上升到了哲学

生死、舍弃、人性斗争这些本身空洞无物的哲思在电影中一次摊开

电影画面依然暗黑

沿承黑色电影的老式调调

打斗、美女、怪兽、异装癖、大场面爆破、紧张的剧情

这些好莱坞商业电影具有的东西

在电影中都一应俱全

但是就有那么一点不同

能够把过去的“蝙蝠侠”的光环全部遮盖

能够PK掉同档期在视觉效果上更佳的《超凡蜘蛛侠》

甚至还能引发现实黑暗势力的血案

从电影中看

人物身份的设置、故事环境、反派破坏目的的设置、人物性格的表现

足以证明

《蝙蝠侠前传》走在了同时代超级英雄系列的前面

它更具有思辨性

也更具有内在美

美国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太多了

得益于两个漫画系统

DC和漫威

甚至于漫威觉得单一超级英雄太单调

干脆弄个《复仇者联盟》

这对于单一英雄来说

是在视觉效果上的一次次方式的叠加

但是论视觉

总是不如《变形金刚》那么激烈

在国内

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对于电影内在的美重视了起来

用一个五毛的话说就是“正能量”

所以《泰坦尼克号》旧酒装新瓶也能大把大把的捞钱;所以《北京遇上西雅图》才能创纪录;连质量不佳

却能引起共鸣的《致青春》也能轻松过5亿

2013年

好莱坞大片的疲软证明了这一点

说回《钢铁侠》

第三部登陆中国市场

迅速爆棚

夹杂着中国演员的打酱油

这盘菜还算是秀色可餐

起码靠小罗伯特·唐尼

这个电影就是成立了

何况前两部的口碑

再加上《复仇者联盟》的轰炸呢

漫威漫画系统中对于思考式的超级英雄故事有很多

但是在大荧幕的表现上

都被这些超乎寻常的特效给掩盖住了

那些导演们似乎也没意识到这一点

直到《钢铁侠》来到了第三部

导演估计是看到了《蝙蝠侠前传3》的商业艺术双口碑

于是也想把《钢铁侠3》打造成一盆好彩

既好看

又好吃

《钢铁侠3》的概念很不错

讲述斯塔克在《复仇者联盟》那场纽约大战之后的困惑

联盟的几个人中

除了能够把鹰眼、黑寡妇给直接PK掉之外

面对雷神、面对美国队长、面对绿巨人

他就是一个躲在铁甲里“人”而已

既不是神

也不是变异人

所以《钢铁侠3》里面的一个非常大的矛盾点

亦或是戏剧性就是科学与神学的对立性

斯塔克无疑躺在了神学一端

他觉得自卑

当然

所有的好莱坞超级明星电影讲述的主题就一个:救赎

这些本来一般的人

面对世界失去自己

如何找到自己的过程

连被成为类大师作品的《蝙蝠侠前传》也是这么讲故事的

救赎主题是美国电影的一个法宝

这个话题是全世界性的

共同的理念才是好莱坞称霸全球的最大手段

《蝙蝠侠前传》对于救赎的主题阐释在于它是建立在人物命运基础之上的

也就是说

《蝙蝠侠前传》是依托剧情的推进

人物的变化与抗争在讲述救赎这个话题

所以贝尔演的蝙蝠侠自虐式的拯救别人的举动

甚至不惜舍弃自己的爱人

地位

金钱乃至生命

这种方式的代价巨大

观众会有代入感

整个电影的开始结束

观众都是贝尔的视角看待整个故事本身

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对爱情的矛盾

对委屈的委屈

《钢铁侠3》则是用大众视角

也就是观众在看着斯塔克如何拯救别人救赎自己

同样是富二代形象

斯塔克的角色存在的活力仅仅依托在小罗伯特·唐尼本身的特征上了

除了这个演员的个性

似乎这个角色就是冷酷无情的铁甲

《钢铁侠3》在剧情中不断的表现斯塔克听到“纽约”就神经抽搐的样子

这个躁动症的科学性所在有待考证

但是电影中似乎没有一个能够为大众所真正接受的理由

就因为“自卑”就这样粗着脖子难受?也许对于商业电影来说

足够了

对于想著碑立传式的大片而言

难言合理

《钢铁侠3》还是想做成一个色香味俱佳的大餐的

电影主打“是铁甲造就了英雄

还是英雄造就了铁甲”的口号

就证明

这绝对是想做成一个有思考有生命价值的电影

况且还有斯塔克抽搐的自卑躁动症的存在

电影一开始使用低沉画外音的方式

还是让我想到了《蝙蝠侠前传》

还有的就是《云图》、《美国丽人》、《指环王》

这种语气

就像是在讲道理

而不是讲笑话

那应该是《变相怪杰》中语言的口吻

电影中把铁甲塑造成一个人物形象是一个两点

可惜这个两点沦为了笑点和视点的产物

倘若真的能够在铁甲与斯塔克的对垒戏中将上述的口号做出一场两场的阐释

也许电影还会那么有意思一点

斯塔斯关于躁动症的情节设置

并没有连成一条清晰可见的线索顺延下来

以至于这个在前面剧情中甚至差点形成障碍的隐形情节

在最终大战上没有表现出来

我一直在等待这个结尾

但是很遗憾

这个救赎并没有达成

最后的大战

依然是“拯救”意味更浓

至于结尾处

斯塔克的坦然

也是因为手术摘除了“科学”的生命机器

与他那场大战并没有直接什么关系

《蝙蝠侠前传》系列中每一场大战

其实都是蝙蝠侠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救赎和升华

《钢铁侠3》中的负面人物还是一个怪兽级的人物

变异人的存在总是会让电影本身成为一种大众消费产物

《蝙蝠侠前传》中都是人与人的较量

《绿巨人》第一部也是人与人的较量

《钢铁侠1》也是人与人的较量

所以《钢铁侠1》总是比《钢铁侠2、3》看着更有意思

也更吸引人

也更有质感

《钢铁侠3》的票房大卖是可以预期的

漫威漫画公司对于自己项目的可预见性是非常乐观的

这些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在未来数十年之内也是具有非常顽强生命力的

从商业性上看

这个电影的分析似乎没什么必要了

但是《钢铁侠3》中对于它想思考的东西的欲言又止

亦或是压根就没做到

让人有理由相信

它的确是想让自己不是那种光看没内在的花瓶

也许它的野心就是要在明年的奥斯卡典礼上像克里斯托弗·诺兰、彼得·杰克逊等人那样

既把钱拿了

又把小金人拿了

可惜的是

不晓得什么原因

现在的《钢铁侠3》就像是一个想给自己著碑立传

却成了畸形儿的大片

我喜欢《钢铁侠3》的商业

对它的故事

一笑而过

钢铁侠3Iron Man 3(2013) 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The Dark Knight Rises(2012)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woshilvxv 新浪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woshilvxv 时光网博客:http://i.mtime.com/woshilvxv 豆瓣小站:http://www.douban.com/people/36601365

空白忆

文章

5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