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英国|
中国喜剧/剧情电影《好莱坞往事》
于2019年上映
由昆汀·塔伦蒂诺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好莱坞往事》是“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第九部力作
剧情故事发生在1969年风云变幻的洛杉矶:电视剧明星和他长期合作的替身演员正力图扬名电影圈
却发现这个行业早已不是他们想象的样子了……
毫不客气地说
《好莱坞往事》绝对是昆汀带给观众的一场前无古人难有来者的感官盛宴
它可以带人以久违的内心难以压抑的纵情释放冲动
仅在铺垫部分的大量日常场景
昆汀大胆地使用了双主角双主线加分支进行三线平行叙事
不仅如此
还加入了瑞克戏中戏的嵌套叙事和克里夫的回忆插叙
彼此呼应又不横向争执
将影片容量与呈现形式丰富至远超常规的定义
影片在六十年代的好莱坞黄金时代末期和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双重文化背景下铺开一幅黄昏下温和又奇异的绝妙画面
满屏的电影怀旧集和密集的致敬画面
饱含昆汀对六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的怀念
更具探讨价值的当属曼森事件的重写与对嬉皮士文化毫不遮掩的厌恶
这些问题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电影高潮段落
也是这一感官盛宴的精神核心
而对于中国观众而言
对李小龙在影片中的形象则成为了“特供版”话题
从个人艺术表达到国家意识形态
夹杂个人喜好与家国情感
足以引起无尽的争论
总之
《好莱坞往事》浑身自带话题降落人间
它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引起一次头脑风暴般的讨论与争议
骨灰级影迷出身的昆汀
遍布满地的致敬梗必然是最显而易见的“惊喜”
从这个角度讲
《好莱坞往事》就是送给影迷的光影盛礼
对普通观众而言
若对上世纪好莱坞电影稍有关注
也能在海量怀旧中多多少少找到自己熟悉的景点
除此之外
还有复刻《无耻混蛋》火烧纳粹、《落水狗》白先生同款1966凯迪拉克、《死亡证据》特技演员、姜戈(Django)的“兄弟”瑞戈(Ringo)、安东尼奥·马格利提同名意大利导演等等桥段
可见昆汀除了上好莱坞电影课
也在不断地打造自己的“昆汀宇宙”
退一万步讲
即使对其中涵盖的“知识点”闻所未闻
也不妨碍享受它带来的愉悦
在打破常规的叙事中体会昆汀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制造的情趣:道尔顿拍摄时现实与戏剧来回穿插间
咀嚼投入与剥离感的“冰火两重天”
感同身受地体验好莱坞演员背后的辉煌与辛酸;欣赏莎朗温文尔雅气质的同时跟随演员的视角同步观赏1969年电影业的繁华缤纷的金色黄昏
真切地体会时间的穿越和历史的温度;“傻小子”克里夫化身钢铁主流对当时嬉皮士废柴青年的痛骂暴打二重奏
感受血液中迸发的正义暴力之快感的同时回顾一段尘封已久的美国往事
过气的道尔顿
就像1969年的好莱坞
处于命运变革的十字路口
一面是大制片厂制度的消解和电影工业的财务危机
另一面又是各种社会运动的蓬勃发展与反主流文化的昌盛
激进与主流两种文化实力针锋相对
所有人都逃不过时代的洗礼和价值的选择
五十年代因主演《赏金猎人》而名声大噪的瑞克·道尔顿也终于发现已经吃空了功劳簿上的老本
明星光鲜的背后是残酷的自我反省与挑战
无论为了艺术还是金钱
道尔顿必须下决心乘上时务之帆下海远航
受欧洲新浪潮影响的意大利西部片的崛起
反衬了当时美国好莱坞的衰退
美国人倔强的优越感第一次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需要低一下一直以来高昂的头颅
早已习惯在好莱坞这一全球电影产业顶端品牌作业的道尔顿
也不得不为了生活“委曲求全”带着一百个不情愿远赴意大利“技术扶贫”
只为求得一份主演的工作
初来乍到的道尔顿在意大利不出意外地品尝了伤口上的盐
对手戏搭档对《胜利大逃亡》的好奇让道尔顿只能用臆想弥补嘴上留下的最后一丝尊严
因酗酒导致记忆力衰退进而使得习惯性忘词
对职业的敬意让道尔顿一度陷入自我怀疑的漩涡
若遭遇意大利的滑铁卢
道尔顿的职业生涯可能就会跳过夕阳直接进入黑夜
事实上道尔顿的确按照这条黑暗路线走的
小演员“马拉贝拉”的出现像天使一样帮助道尔顿见到了黎明
午休时在影棚的首次照见
安静读书纯真无害的小女孩就与随手丢垃圾吐痰吸烟的“老炮儿”道尔顿形成强烈反差
从性别到年龄到阅读的书籍到行为举止再到对戏剧角色的解读和追求
尤其是对方比自己更了解自己饰演的角色
猛烈的错位感给道尔顿的内心沉重一击
加上在西部小说中的情不自禁的代入
道尔顿终于迎来事业反弹
莱昂纳多最后一句含泪的”Rick fucking Dalton”将道尔顿的压力与释放演绎到极致
中文翻译成“我他妈的太优秀了”更能直接地感受道尔顿的当幸福来敲门般的内心独白
流出的泪水包含吃过意大利通心粉后“真香”的呼喊
昆汀借用道尔顿这条故事线
展示了他对意大利西部片的态度与回忆
致敬意大利史诗《大镖客》系列的和“美国三部曲”系列巨作
也用一个不算励志的励志故事向那个时期为艺术与职业搏命抗争过的电影人表达出足够的敬意
昆汀的任性和痞气毋庸赘述
昆汀在自己的电影对自身的定位大于等于造物主
对各种带有标签或具有历史争议的人物进行戏谑、调侃、嘲讽
诸如此类的恶趣味变化多端层出不穷
以《无耻混蛋》为例
从德意法西斯到英美盟友都玩弄一遍
甚至在处女作《落水狗》中连自己都不放过
在本片《好莱坞往事》中
对两位时代人物的描绘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其中一位就是家喻户晓的李小龙
正因为此事件使得由中国影业公司参与出品的《好莱坞往事》无法在中国上映
而且是在早已定好的首映日的前一周撤档
让事件更加激烈的是
执拗的昆汀宁可退出中国市场也绝不对电影重新剪辑
要知道即使删去所谓的丑化部分的6分钟或者给那位亚裔演员改下名也丝毫不会影响电影的观赏性
然而昆汀宁为己全
不为龙碎
还会公开解释李小龙事件
只能说
这次事件本质是两种影响力巨大却又截然不同文化养成的价值群体
面对两边都无法让步的历史评价中的白热化交锋
是一场卸掉了伪和平的真对立
对于昆汀一手打造的李小龙事件
站在文化层面的立场看是难以评价的
但绝没有必要把李小龙神化
李小龙终究不是完人
从艺术角度看他主演的电影也难登影史经典之堂
而从唯物历史观的角度出发
李小龙又是一代民族偶像
这也是在交锋中东方观念所站立的核心
先抛开这些争斗
从事实来看
1969年的李小龙还是好莱坞的武术指导
他的代表作《精武门》《唐山大兄》《猛龙过江》还没有诞生
向电影局举报的李香凝不到1岁
这都说明
即使李小龙是神
但至少1969年的李小龙还是人
这次闹剧
只能说是昆汀典型的美式哲学与国内愈发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针尖对麦芒
如果把李小龙看做神话
那昆汀对李小龙便是丑化
事实上昆汀对李小龙的态度
既没有《好莱坞往事》中的恶意
也没有《杀死比尔》中被过分解读的敬意
只是想这么做罢了
相比另一位人物波兰斯基
遭遇与李小龙同等待遇
几乎是复刻版
争议声却似乎小了很多
而且我相信其中原因绝对不是因为1969年之后再过8年的案件
尽管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站在道法律和道德制高点上的一个完美无瑕的说辞
闻名遐迩如李小龙和波兰斯基
都难逃昆汀魔掌
可见其口味之古怪
性格之邪典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耻混蛋
在《好莱坞往事》中却毫不吝啬对莎朗的喜爱之情
甚至让莎朗的妹妹从得知昆汀重拍曼森案时的反感
到看到成片后的感动涕零
影片中的莎朗
是一位会悄悄地到影院一面观看并回味自己演的电影一面观察观众反应而享受其中乐趣
而且带有一点小小的虚荣心开心又自豪地告诉影院人员自己的演员身份的小女生;是一位会送给自己丈夫一本“很有眼光”的书作为小惊喜的妻子
而后波兰斯基的确将那本书拍成电影
成就一番佳话;同样还是一位经常与朋友在一起而且永远都会快乐的好闺蜜
这一个个小细节真实的可爱
她如人间天使般在洛杉矶闪耀
如果说道尔顿这条线展示了在一个在时代风雨中摇摆的好莱坞
那么通过莎朗这条线看到的就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好莱坞黄金时代
无论是夜幕街头还是城堡派对
亦或是古典书香和银幕光影
跟随莎朗的视角
让我们仍然相信这依然是充满文艺气息与浪漫梦幻的La La Land
昆汀之所以将莎朗拍的如此地接近完美
就是因为现实是无比残酷
关于莎朗
关于《好莱坞往事》的真正创作背景
是被称作“20世纪最惨绝人寰案件”的曼森杀人案
这起令人不寒而栗的案件
与当时美国盛行的嬉皮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电影便是通过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瑞克这条线
引出了洛杉矶在社会文化层面的1969年
六十年代末可以说是美国的嬉皮时代
因叛逆与对社会的不满
加上各种社会因素
美国诞生了一系列的社会运动
统称为反主流文化运动
《阿甘正传》主体部分就是描述的那个时期的故事
与《阿甘正传》以温和的方式感化嬉皮青年不同
《好莱坞往事》就像毫不掩饰对莎朗喜爱一样毫不掩饰对嬉皮士的痛恨
至少跟曼森案相比
昆汀多入骨的臭骂都显得黯然失色
瑞克载嬉皮女去的史潘农场(Spahn Ranch)是真实存在的
那也是杀人王曼森的老巢
因家庭破裂年少便成为监狱常客的曼森
赶上了美国的“好时代”
凭借在监狱的生存经验
误打误撞成为了嬉皮青年的领袖
而后曼森通过药物与训练完全控制了“追随者”的意志和精神
组建了“曼森家族”
这实质上是一个被洗脑的杀人邪教组织
1969年
“曼森家族”便多达六十余人
以女性为主
被曼森制定的嬉皮女通过与史潘农场的失明农场主的性交易
把史潘农场据为己有
并且以卖淫与贩毒为诱饵吸引了大量以犯罪谋生的嬉皮士
在影片中
红发女吱吱与瑞克找的失明老头
就是此事件的原型人物
在那几年
“曼森家族”至少疯狂地在多起命案中杀害了35人
其中有一批人的尸体就藏在史潘农场的秘密墓地中
而这一事实是在案件发生近40年后才被警方发现
在“曼森家族”一系列的杀人案中
最另世界震惊的当属1969年8月9日晚对莎朗和她朋友们的残忍案件
与电影介绍的相同
怀孕8个月的莎朗和朋友们在比弗利山庄住宅区度过周末
被此前踩过点的曼森派人来做“魔鬼的勾当”
电影中当瑞克在房顶修天线时
去莎朗家找错人的长发男子
就是曼森
他原本是找梅尔切
一位音乐人
因拒绝过曼森的音乐梦而被寻仇
曼森便多次以寻友的名义找到这位目标
而莎朗她们却成为了最无辜的受害人
甚至她们临死都不知道曼森何人
更未有过任何接触
只因梅尔切曾经住过这栋房子
这桩杀人案绝非普通
之所以称之为惨绝人寰
是因为手段极其残忍
杀人犯们闯进莎朗的住宅
而莎朗的朋友们
一个被刺了28刀
一个51刀
还有被天花板的横梁绕在脖子上勒死的
死相极其恶心
而对莎朗更是凶残
不但本人被乱刀砍死后吊在卧室中
连肚子里的孩子都被剖出
按照杀人犯的说法
是要献给曼森做礼物
此案件第二天震惊美国后
这伙人居然在当天又杀了便利店的一对业主夫妻
原因同样匪夷所思:他们觉得这对夫妻怠慢了自己
而后曼森被捉
本来铁板钉钉的案件却成了一场漫长的“世纪审判”
在法庭
曼森的邪教言论居然被更多的人所崇拜
连同3名女嫌犯
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有说有笑地参加审判
法庭外更是每天聚集曼森大量“粉丝”示威
后因美国废除死刑
这个恶魔直到2017年才死在狱中
彼时已经83岁
曼森案导致了嬉皮士在人们眼中由社会废青转变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样畸形的社会现象也终于逐渐走向消亡
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好莱坞往事》的高潮部分
与前面涣散的两个小时宛如两部电影
或者说最后的30分钟才是那个熟悉的昆汀
暴力、血腥、黑色幽默、出其不意
应有尽有
在戏剧上
昆汀还给所有观众开了一个大玩笑
在前面的铺垫中
除了道尔顿和瑞克这两位主人公是虚构人物
满篇的掉书袋几乎都有现实原型
逼真至极
在高潮部分来临之时
电影特意加了时间字幕与解说旁白提示故事的进展
与现实完全一致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
彼时心情唯有抗拒、忐忑与恐惧
而昆汀却用了180度的峰回路转:“恶”狗的撕咬
瑞克的暴烈
道尔顿的怒火
昆汀用最“残暴”的手法
给影迷编制一份最为绚丽的暗黑礼物
《好莱坞往事》把道尔顿和瑞克的故事
巧妙地嵌入1969年的历史境况中
它早已突破一般作品讲述爱恨情仇的情感故事最终再将其总结为人性或社会的叙述层面
而是直接将这一年的历史背景进行纵向呈现
这种生活化的欣赏
包括书袋和伏笔
“无意义”让电影回归本身
那些老生常谈的梗
话痨、恋足、血浆
内容松弛却不松垮
饱含文化意味
迷人且动听
不同的故事线在平行与交叉、铺垫与升级中行云流水般自如交替与转换
构成一篇怀旧、多元、包容的美丽故事
不忍回首的历史
映衬了昆汀的铁汉温柔
1969年8月9日的深夜
莎朗家的大门缓缓打开
走进去的不是嬉皮
是那个过气的道尔顿
他略显羞涩地走进莎朗家
与新朋友客气地握手寒暄
当字幕出现
一切归于平静
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而此刻胸口却涌出难以抑制又无法言说的情绪
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
从前
有个好莱坞……感谢昆汀
让一个早已在残酷现实社会中锻打出来成年人
再一次愿意相信童话是不会骗人的
——20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