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作/冒险/奇幻电影《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于2017年上映
由乔阿吉姆·罗恩尼 艾斯彭·山德伯格导演
杰夫·内桑森 泰德·埃里奥特 编剧
影片讲述了亡灵萨拉查船长率领亡灵军队逃出百慕大三角区
扬言杀尽所有海盗
头号目标就是杰克船长
为对抗命运
杰克船长将起航寻找传说中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
因为这是能统治整个海洋的神器
波澜壮阔的海战争霸和史诗冒险就此展开
迪士尼乐园是很有趣
但迪士尼乐园总是一个模样的
作为迪士尼品牌下为数不多(且唯一成功)的衍生电影系列
《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也继承了这种似曾相识的品质
作为首部电影14年后的最新续集
《死无对证》和片中的男女鲜肉们一样
成为了《黑珍珠号的诅咒》的高仿打折版
俗话说
没有对比
就没有伤害
《死无对证》的最佳比较对象
就是它的几位前辈们
而显而易见地
我们最终见到的
是打了CGI类固醇的
杰克·斯派洛的行尸走肉
戈尔·维宾斯基时期的《加勒比海盗》
赶上了杰瑞·布鲁克海默的末代高峰
而随着《世界的尽头》的收官
这位好莱坞金牌制片人的辉煌时代也迎来了落幕
在迪士尼的重新崛起之后
我们都希望《加勒比海盗》还能找回昔日的风采
但有一个重要问题被忽略了
那就是在这一时期内
迪士尼的拳头产品是漫威和真人童话
它的银幕魔力也仅限于漫威和真人童话
杰瑞·布鲁克海默和戈尔·维宾斯基的动作喜剧时代剧
在迪士尼看来已经“过时”了——这种“过时”
并不是说他们的电影不具有可看性
而是膨胀的野心和实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
不对等的差异
而更为重要的
则是剧本水准的持续下落
维宾斯基时代的《加勒比海盗》
在角色塑造上显得格外成功
虽然出场人数众多
而每个都有其独特的闪光时刻
而到了《惊涛怪浪》和《死无对证》
不仅人物数量缩水
质量也大幅缩水
甚至是从3维降到了1维
而动作戏上的敷衍潦草
更是让人提不起精神——维宾斯基时代的《加勒比海盗》
无论是小场面还是大场面
无不精心设计
有着良好的节奏感
而《死无对证》的动作戏
缺乏娱乐性不说
糊成一团浆糊
剩下的全是华丽丽的CGI特效
的确
有的观众就是奔着CG特效去的
那么干嘛不去看CG动画呢?就算《加勒比海盗》有朝一日真的变成动画
那也没什么问题
毕竟这个系列已经扁成漫画好多年了
但故事架构
人物塑造
动作创意上的大幅退步
让《加勒比海盗》在新时期迪士尼的手中迅速地CGI奇观化
也迅速变得俗不可耐
对于如今的续集电影
尤其是那些上了年头的续集电影
一个最稳妥的方法就是——重制
而在好莱坞大厂中
又唯有迪士尼最擅长此道
重复重复再重复
如何在保证熟悉度的同时
为电影增加新鲜感
显然就是最为重要的课题
与《原力觉醒》相比
《死无对证》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的确
《孤筏重洋》的乔阿吉姆·罗恩尼和艾斯彭·山德伯格为《死无对证》带来了一些不错的镜头
也有几场颇有看点的动作戏:比如开场(抄袭《速度与激情5》)的抢银行
比如360°大回转的断头台
但和维宾斯基时代的《加勒比海盗》放在一起
就显得单薄如冰
和小巫见大巫了
当CGI大行其道
而动作设计和创意从妙趣横生变得寡淡的时候
你就应该意识到
这其中一定出了问题
一部讲述海盗传奇的剑戟片里
没有像样的斗剑戏
充斥着无限度的插科打诨和小家子气
这显然不是《加勒比海盗》该有的样子
《惊涛怪浪》没有发现它的错误
《死无对证》也没有
14年过去了
杰克·斯派洛似乎和约翰尼·德普一样没有变化
但他的冒险旅伴已经从老爹换成儿子了——仔细想想
这也是一个悲剧
自维宾斯基、奥兰多·布鲁姆和凯拉·奈特莉退出后
铁三角的搭档模式便迅速退化成了众星捧月
好像整个系列都只是为了杰克·斯派洛而存在似的
迪士尼和它的观众们似乎都忘记了纠缠复杂爱恨交织的三角关系是有多么吸引眼球和充满化学反应
人物之间的斗智斗勇远远要比花里胡哨的单线程冒险要有着更多深度和看头
2003年的奥兰多·布鲁姆是精灵王子
2003年的凯拉·奈特莉在《真爱至上》
且不论当时2人是否有着独当一面的能力
但他们都不仅仅是《加勒比海盗》的受益者
也对电影本身有着很大贡献
到了《死无对证》
布兰顿·思怀兹的亨利·特纳除了设定上是为父解咒
基本上已经脱离了这一重人物关系
连爹娘的剑技都没有遗传半点
与《惊涛怪浪》的山姆·克拉弗林本质无异
卡雅·斯考达里奥的卡琳娜则杂糅了太多内容
又是新时期迪士尼典型的古典(乔治王时代)独立女权象征
又是迷茫于自我身份和自我价值的“天选之女”
又是潜在的CP对象
唯独不是的
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女主
远不如《惊涛骇浪》的佩内洛普·克鲁兹
不过是一条高级的美人鱼罢了
实际上
这正是好莱坞近年来面对的一个更大PC问题
如果要在一部电影中涉及历史内容
那么在很多地方都有可能会出现压迫女性的文化问题
要想反映历史
就得展示女性遭受欺压
或者让粗鲁的男性角色表达性别歧视
《死无对证》和其他迪士尼电影类似
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了如何远离风险和附和风口上
而不是在故事中塑造一个强有力的女主人公形象
这使得这些同质化的女权角色变成了符号化与公式化的喊口号
而不是像凯拉·奈特莉的伊丽莎白
真正地在故事中用她的智慧和勇气挑战男权
在哈维尔·巴登漫长的反派生涯中
在他变身科学怪人
与隐身人德普组队之前
萨拉查船长可能是他最为浪费的一角之一
缺乏连续性的剧情漏洞极大地弱化了他的动机——既然罗盘只有在杰克船长手里的时候才能发挥囚禁作用
那么当约翰尼·德普恶斗比尔·奈伊的时候
哈维尔·巴登难道在百慕大睡着了吗?而在另一边
比杰克·斯派洛更典型的海盗形象
也更有理由放飞自我的巴博萨船长
在无力塑造成功的新角色的创作背景下
一次又一次的出场救火
一次又一次的崩坏设定
让他成为了持续走着下坡路的《加勒比海盗》中最让人无可奈何的角色之一
巴博萨在整个系列中的作用应该是点缀和提鲜
与嬉皮化的杰克·斯派洛形成对比
但本身并不具有强烈的角色魅力
而整个系列中对其人生经历的模糊处理也是恰当的
并不会勾起观众对他的过多兴趣
《死无对证》只是一味消费
并没有扭转和丰富这一定位
却想利用他的死亡引起观众共鸣
效果自然是打了折扣的
我衷心地希望
他在《死无对证》中的退场是永久性的
这样也就不用再一次地把自己变成精神分裂了
至于吉布斯大副和杂鱼斯克拉姆
则彻底变成了人肉背景
当年大气磅礴的海盗时代传奇史诗
也就这么变成了约翰尼·德普的个人秀场
如果这就是你们想要的情怀
那我甘愿这样的情怀永远不要出现
情怀不是无底线的消费IP
也从来不该是无底线的消费IP
烟熏妆
朗姆酒
海盗精神不能丢
而最后一样
偏偏是《死无对证》压根就没放在心上的东西
真人脸模加CG整形的年轻版德普
和迪士尼其他大片一样
都是炫技的试验田
持续消费杰克·斯派洛的独特性格
曾几何时
杰克船长是一个举止古怪但充满魅力和头脑的
在惊鸿一瞥的情节中具有一定深度的怪咖主人公
但从《惊涛怪浪》开始
约翰尼·德普的杰克船长就像例行公事
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曾经的海盗之魂只有基本的定位
即使有那么一时半刻
他和整部电影都闪现出《黑珍珠号的诅咒》的火花或者精气神
但那种骨子里的真正的娱乐精神
早就不知何时湮灭在汪洋大海里了
但是幽灵鲨鱼很好玩呀
那又是为什么呢?呃
因为
是幽灵鲨鱼呀
这种浅薄的娱乐性
让两个小时的冒险旅程流于表面和度日如年:电影太长
格局太小
视效太饱
《死无对证》和他尽力讨好的目标观众们不应该满足于肤浅的fan service
而是退一步好好想想
究竟是什么
才让《加勒比海盗》成为《加勒比海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