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悬疑/犯罪/剧情电影《网络谜踪》
于2018年上映
由阿尼什·查甘蒂导演
阿尼什·查甘蒂 赛弗·奥哈尼安编剧
影片讲述了工程师大卫·金一直引以为傲的16岁乖女玛戈特突然失踪
前来调查此案的警探怀疑女儿离家出走
不满这一结论的父亲为了寻找真相
独自展开调查
他打开了女儿的笔记本电脑
用社交软件开始寻找破案线索
大卫必须在女儿消失之前
沿着她在虚拟世界的足迹找到她…
这个星期有点丧
一代名嘴和一代文豪双双离世
无论是李咏的“砸金蛋”
还是金庸的武侠世界
或多或少都给当下社交网络受众的童年留下了印记
只是诡异的是
这二位在生前
似乎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了解其现况
反倒在其离世后
不少人争相悼念网络跟风
大有跟风嫌疑
其他国家地区我不知道
至少在国内
社交网络上一个人最受关注的时候反而是其离世的时候
名人如此
普通人亦如此
网络可以传播噩耗
那有没有想过完全运用网络营救人命
争取一线生机呢?可能很少人能有头绪吧
因为即使有所谓的求助消息发布
由于网络上流通的信息往往真假难辨
而且实时性不稳定
最终求助成功大多还是得益于传统通信手段的运用
正好前段时间
就有一部讲述完全运用社交网络救人的电影在国内流传
这部电影就是《网络谜踪》
《网络谜踪》是一部用电脑桌面弹窗的形式讲类似《飓风营救》的故事的电影
很多人认为《网络谜踪》能在中国成为爆款
原因有这么几点:伪纪录悬疑片、电脑桌面弹窗元素、《星际迷航》新版“苏鲁”饰演者担任主角……但我觉得关键在于
影片中互联网在救命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打动了国内的各路自媒体
“弹窗电影”早已有之
比如《解除好友》系列
但这些电影都是惊悚片
主要展现的是社交网络的安全隐患
但在《网络谜踪》中
社交网络碎片化的信息传播却为寻找失踪女儿的父亲提供了不少重要线索
社交网络可以救人于危难之际——这当然是作为谷歌前员工的影片导演兼编剧阿尼什·查甘蒂相信的
也是各大公知们喜闻乐见的
当然
我的言下之意不是说讲互联网阴暗面的“弹窗电影”才是好电影
也不是说传播正能量的才算是好电影
毕竟《网络谜踪》的剧情中也展现了人性虚伪的一面
正是旁人的诽谤、冷漠和伪善差点阻碍了作为父亲的主角对女儿的营救
但至少从客观来看
当社交网络用于寻找蛛丝马迹时
它还是给了主角很大的希望的
《网络谜踪》的难得之处在于它既展现了社交网络的两面性
又表现了社交网络拥有两面性的根源——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赋予了它光明与黑暗这双重特征
人性中的善与恶都会在社交网络中被放大
但即使这样
《网络谜踪》仍然和之前在国内爆款的一些外语片一样
还是被过誉了
至少在我看来
有两个不足让它无法成为真正的佳作
剧情上
作为失踪案的前提
父女情感裂缝说服力不足
妻子不幸早逝
女儿有心理阴影从而停止学钢琴
这倒可以理解;可丈夫在他弟弟的描述中
是“对女儿不闻不问”
在影片开篇却又展现他时常挂念女儿回家了没有、垃圾倒了没有
还保持视频聊天联系
所以这个老爸究竟关不关心他女儿?妻子的死对父女之间的沟通影响几何?虽然阿尼什·查甘蒂使了个小技巧
把父女之间的情感问题埋得很深
通过情节的发展逐渐揭露
但如果仔细缕一缕
还是很别扭
这不是说“韩裔就这样”就可以解决的
这种情感BUG放哪个国家、哪个人种都不好成立啊! (《解除好友2:暗网》) 形式上
这片也没能充分运用电脑弹窗的视听语言
当初《解除好友》等片之所以惊艳
首要因素就是这些电影纯粹利用电脑桌面元素的展现完成了电影的视听表达——弹窗、分屏、闪屏……这些元素以“伪纪录片”的名义名正言顺地取代了常规电影的摄影和剪辑
成为了一种新式电影语言
而《网络谜踪》都有弹窗了
还在运用常规电影的“推拉摇移”
还有硬切
这样一来影片就像录屏的二次剪辑
“弹窗电影”的独特性都荡然无存了
那还要它弹窗干嘛? 不过即使是这种水平的电影
咱还是别想拍出来了
也许有人会说
额
这片子不是弘扬了正能量了吗?怎么咱们就翻拍不了了?可别看这片展现了社交网络的积极作用
可随之展现的还有执法者的监守自盗——失踪案的始作俑者就是警探——这个设定就算当局让拍
咱这边的创作者敢拍吗?此外
片中还有不少对社交网络上的旁观者丑恶嘴脸的正面描述
而这种人物刻画目前别说是我国的主流电影
连艺术片也很少有成功范例
因为表现不走心的话
让人恨不起来
从而难以让观众和当事人之间产生共情;如果太过火的话
又显得群众太符号化
不够真实可信
当然不是说只有咱们拍不了这种题材
但咱这儿的市场热钱流入也不少
总有人想学好莱坞“引进优质内容”
但在好些优秀外语片被中国化后反响不尽人意
像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
估计也没人愿意再干了吧! (《夏日大作战》) 不过
我倒很期待同样属于亚洲的一个创作者改编这部片子
那就是细田守
这倒不是因为我对日本影视或动画多着迷
就单纯对他抱有期待
我真的想看看他用《夏日大作战》的方式讲述这部电影的故事
或许用这部电影的“弹窗”形式把《夏日大作战》真人化会是什么效果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食梦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