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
冰岛动作/冒险/传记电影《绝命海拔》
于2015年上映
由巴塔萨·科马库导演
威廉姆·尼克尔森 西蒙·比尤弗伊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故事以两支攀登珠峰的探险队为主线
这两队人马分别由罗布·霍尔和史考特·费雪带队
这两人都是世界著名登山家
其中史考特·费雪是第五次攀登珠峰
不幸的是
他们在登山过程中遭遇了特大风暴
在这场灾难中
8位登山者不幸丧身
另外
乔什·布洛林将饰演贝克·威瑟斯
他是一名医生;约翰·哈克斯将饰演一名来自西雅图的登山者
因为他的登山速度缓慢
给团队带来了灾难性的麻烦
我从没去过西藏
也从没动过去的念头
因为我自认为
像我这种生活在平原的普通人
去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是很有健康风险的
我排斥去高原
当然就更排斥去登高原上的雪山
有登山者说过
之所以登山是因为山就在那里
听着很有力
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应该量力而为
大自然是要被敬畏的
不是用来征服的
也不可能被征服
虽然我排斥登山
但却很喜欢看表现登山的电影
看别人在银幕上历险还是蛮刺激的
印象中
国产电影里基本没有专门的登山题材影片
登山元素占很大比重的《智取华山》可以勉强算一个
外国电影中
登山题材的就较多了
我一直推崇两部为最佳:《攀岩者》(绝岭雄风)和《垂直极限》
前几天
我看了一部新的美国电影《绝命海拔》(圣母峰)
感觉登山题材的好电影可以加上这一部了
《绝命海拔》据说是根据一起真实的登山遇难事件改编的
讲得是:一队来自世界各地(当然主要是美国)的登山爱好者
在一个职业登山领队罗布带领下
攀登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圣母雪峰
由于冲顶超时
导致下山途中遭遇暴风雪
最终使得包括罗布在内的五人遇难
这部电影剧情流畅平实
视觉效果真实可观
登山技术细节可信
呈现出一种纪实风格
略有煽情
但更透出了在残酷大自然下
人的渺小与无助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我在此片中当然还看到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不自量力
看看这些登山者们
道格体能不足
贝克眼有旧疾且轻度恐高
这些必须在职业团队保障完全到位的条件下才能勉强登山的人
还有虽然更加专业、但身体状态却极为不佳的史考特
你们这样可登哪门子山呀?以为交了几万美刀的登山费就万无一失了?登山绳索就一定完好?备用氧气瓶就一定已存放在了沿途?雪山天气就一定随你所愿?可恰恰全都不是!于是悲剧发生了
在大自然面前
钱真不是万能的
不自量力地进行所谓的“征服自然”“挑战极限”
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更是对队友及团队的不负责
道格就是个极为典型的例子
以上评论只针对电影剧情
不针对那起真实的山难事件
实际上
这起悲剧的发生
我认为领队罗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虽然他也是遇难者之一
当然
这也同样是针对电影剧情的有感而发
不作为我对真实事件中罗布的看法
罗布在登山及紧急情况处置过程中犯了一系列错误
错误一:预定下午两点折返
但在登山进度因故大大延迟的情况下
面对队员执意冲顶的激情
罗布没能坚持按时折返
最终下山时间推迟了近一个小时
致使团队在下山途中遭遇致命的暴风雪
作为领队
团队的主心骨
不只是要将队员带上峰顶
更要保证他们安全下山
既然知道下午天气可能有变
就不能赌博
罗布没能坚持原则
错误二:在队伍登顶成功下撤途中
与体能不足而落后的道格相遇
在道格坚持下
罗布竟然扔下了大部队
带着道格再次登顶
这个错误几乎是不可原谅的
为了一个人而让整队的业余登山者脱离自己的掌控、去面对极有可能出现的危险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职业领队能做的出来的
实际上
如果在面对暴风雪时
罗布与队伍在一起
凭他的经验与能力
是有可能减少甚至避免人员伤亡的
更严重的是
他这样做使得他和道格处于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当他与道格开始下山时
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而且道格的氧气已几乎耗尽
罗布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全力阻止道格的冲顶
带着他和全队一起下山
虽然这已是罗布带着道格对圣母峰的第二次冲顶尝试了
错误三:当氧气均已耗尽
道格神志不清时
罗布仍然坚持拖着道格下山
固然这是罗布的职业道德
但在海拔八千米的地方
就算是再专业再强悍的登山家
也不可能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
独自一人拯救道格的
说起来有些残酷
但此时罗布的唯一正确选择就是
丟下道格
独自下山
罗布的这个错误不仅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还搭上了前来救援的同事哈罗德的命
组织攀登高海拔雪山是个高风险项目
从项目管理层面看
罗布的登山服务团队存在着三个不足:一、保障不力、路况检查不到位
氧气瓶和登山绳索的缺失就是其后果;二、紧急及意外状态应对预案制定不细
而且执行预案不坚决;三、团队领导偏于风险型
不利后果的严酷度在其决策中的权重偏低
唉
他们出事是早晚的
也许有人会说:现实中
圆满完成登顶的在登山界是常事
这部电影里
也是大部分人完成登顶并安全返回
那些山不是被征服了吗? 哎
要我说
那不是山被征服了
而是山就根本没想搭理他们
或是它睡着了
最后声明:我现在不想去西藏
不表示今后就一定不去西藏
人的思想会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