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电影《中国合伙人》
于2013年上映
由陈可辛导演
周智勇 张冀 编剧
影片讲述了结识于80年代的大学好友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一起打架、泡妞、梦想去美国
有的美国梦圆
有的美国梦碎
有的美国梦圆了又碎——惟齐力创办英语培训学校的新梦想
将他们绑在了一起
评论这部电影
一般从个人发迹史和励志题材入手
只不过鄙人最喜欢打边球
所以这一次
想谈一谈英语在中国的影响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被奉为经典
即“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还是世界改变了我们”
那么从电影中的背景中同样可以浓缩出另一种关乎文化的疑问
即“是我们改变了英语
还是英语改变了我们”
《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
以英语学校“新梦想”的创建和成长来证明三个创始人的坚信和坚强
可以说
他们抓住了时代的良机
那么
英语这种语言对中国的冲击有多大?中国人又对英语的国度有怎样的影响?相信这是一个隐含在电影背后的意义更为深广的一个问题了
这篇小文仅仅说一些皮毛
希望能引发各位看官的思考
从洋务运动开始
中国便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针
那是因为面对洋人的船坚炮利
中国发现了自己的落后
便努力学习其技艺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计算机技术、网络重进国门
让中国人见识到另一个世界的发达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于是乎
出国留学成为一种热潮
带着对外国的艳羡
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
一是为了迈出国门
二是为了出国后更好地交流
或许是为了打开国门
或许是为了改革开放
总之
1978年恢复高考时英语成为必考科目
关于国家规定的大学英语必过四六级和英语必考科目的时间没有查到
不过
从目前来看
孩子们都是从小便开始学英语
有的小孩子是中英文一起启蒙的
如此一来形成了全民学英语的普遍现实
自从学习了英语以来
中国向国外输出的留学生大大增加
中国留学生以其吃苦耐来、不懈努力和勤勤恳恳在英语学习方面遥遥领先
而中国的英语教学更是以考试为导向
以习题为手段
以成绩为结果
最后
形成了一种带有投机取巧式的应试英语
这种英语在日常交流方面的作用相当少
仅仅作为一个考试过关的工具罢了
然而
几十年来
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此为衡量学生的手段
近几年
有陈丹青因为招不到自己中意的研究生愤然辞职的事情
更有很多大学教授联名上书请求放宽英语考试制度
然而
这一切在制度面前不过是一场场闹剧
面对中国应试英语这块大蛋糕
如何说放就放?一旦英语成为不必考科目
英语系的学生今后如何吃饭?像新东方这样的英语教育机构要裁掉多少人?这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
面对英语这一学科
莘莘学子们喜欢的
自然可以从容应对
不喜欢的也要硬着头皮死记硬背
因为这是一种强加给人的游戏规则
于是乎
昏天黑地的被单词、背语法、背句型、背模板
考试之后
一忘皆空
这种教育体制是彻底的失败
而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孩子
从一定程度上都在自信心和自尊上遭受到伤害
这种伤害居然来自第二国家的语言
着实让人无言以对
英语教学
往大处说
是一种令中国失语的前兆
英语的强制性带来了更大的重视
相反
本国民族语言却备受冷落
也许是因为母语的原因吧!家长们至少认为没有什么补课的需要
而且孩子的语文也不会坏到哪里去
作为一个拥有着悠久文化的国家
今天竟如此忽视自己的语言
这是怎么了?这样下去
今后不要说学中文的
就是连教中文的人似乎都成了问题
难道今后本国的语言教师会沦落到文化越来越低的人来做吗?难道我们今后要面临缺少本国的语言教师的情境吗?不敢想象
不可否认
中国人通过学习英文向英文国家学到了很多
但是某种程度上说
这是以削弱本国语言、改变本国文化为代价的
面对这种情况
不仅设想:如果人类还有几个世纪的寿命
希望到时候的中国不会对着汉字像现在对着甲骨文一样费解
希望那个时候还知道中国的汉语怎么读、怎么写、语法是什么样的人不会是一个从他国来的外国人
2013年7月30日21时3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