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家庭/剧情电影《幸运是我》
于2016年上映
由罗耀辉导演
罗耀辉编剧
影片讲述了一个在城市中游荡的不羁少年阿旭
因一盒鸡蛋而结识了孤独老人芬姨
因为工作失意、生活窘迫
无处可去的阿旭利用“计谋”住进了芬姨的老屋
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人成为了临时室友
然而
生活在各自主张世界中的两个人
在同一屋檐下无法平静
脾气古怪的芬姨立下规条, 令年少轻狂的阿旭难以接受
从相互制约到彼此理解
从漠不关心到时时牵挂
两人的摩擦逐渐成为了解对方的最好方式
在冰冷的城市里寻找着温暖的陪伴
因为对方的出现
让自己成为了一个幸运儿
《幸运是我》里芬姨有句台词让我非常感动
“我不想死了都没人知道
”
对于独身来到广州刚好八年
至今身边没有什么亲朋好友
这句话莫名的感伤
人怎么活都不是难题
困难的是如何独自活下去
人类是群居生物
但在组建家庭之前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处于心灵孤独心态
与你生活中热闹或者欢乐无关
人生有很多阶段
我们都必须经历
然后在未来里追悔自己未能珍惜昨天
“人和人之间是讲究缘分的
”小月这句话道出电影里的所有内容
这些小人物相遇相识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是大千社会的点点滴滴
尤其是阿旭展开小月的信时
那些零碎的画面
电影中出现过的角色现状娓娓道来
让你感慨世界上真的没有绝对爱恨情仇
只有自己的生活与别人生活
没有看电影之前
有些人说这是今年最好的港片
比《寒战2》之类要好得多
阅后确实同意这个说法
虽然没有大场面没有特效也没有剧情冲突
这种琐碎的日常片段、小人物的瓜葛却是充满了人情世故
不至于落泪
却有一种感慨这就是镜子
照出了现实的真相
有温暖有寒冷
大致上来说是一个满身戾气的年轻游民遇到了一个古怪死板的房东
前者失去工作爱情父爱
后者孤寂半生且患上老年痴呆
作为从小就看粤语台的广东人而言
有着陌生的熟悉
香港并非一个遥远的地方
而总被描述为另一个世界
而这些年香港的特色正在衰退
香港电影也被批得一文不值
连小时候心目中最爱的亚视也已经倒闭
不知道芬姨会是何种感想
陈家乐饰演的阿旭这个角色前半段性情暴躁冷酷无情行为不检
虽然知道母亲的离去和父亲的冷漠造就了这样的他
但还是相当不太喜欢
而陈家乐也稍微有些过力了
当然这和中期真正的感情与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随着剧情推进
陈家乐的表演也渐入状态
几场情绪爆发相当感人
包括他在医院和父亲冲突的一幕
而阿旭是典型的青年人例子
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各种缺点或者优点
这就是市井人物的写实人生
没有人会是永远绝望的
只是没有向他们展现温暖一面
如果说整体剧情有些刻意
那么惠英红就是使得电影变得丰满的最重要元素
芬姨的人生可以视为惠英红半部自传
角色设定是一个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孤寡老人
但《幸运是我》并没有大肆地宣传这种近乎死亡的绝望人生体验
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抗这种无法痊愈的病症
用真爱用行动用人心
这些都是我们轻易能够做到却难以坚持的事情
在影片前面三分之一时
我们看到的芬姨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香港人
如果你有看过很多港片港剧
一定能够感受到影片前半段普通人的香港是如何真实
相比早些年《心魔》拿下影后的惠英红
她历经岁月磨砺后爆发出的能量简直满分
对阿旭卸下防备的她
完美饰演了一个陈旧、善良、固执、寂寞的老人形象
那句“做人就是你帮下我
我帮下你”实在是做人最基础的原则
她对待阿尔兹海默症的态度、立遗嘱和追忆年少恋情都丰满了芬姨这个角色
而她唱起《我找到自己》时
更是让人叹之风韵犹存
人应该往哪里去
过去就让它过去
这首歌是对电影最合适的总结
相比《桃姐》情到深处的叙事和剧情而言
《幸运是我》保持了主体风格的很多细节处理都很不错
如阿旭父亲去母亲墓前拜祭、茶餐厅老板娘笑脸迎人后的鄙夷神色
其他次要人物刻画也是反映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人生
比如阿旭爱闹矛盾的两小口子朋友、相当有趣的阿甘、不幸的花胶姐等
他们体现了真实的香港
当然也少不了小月
她和阿旭的这段感情有些贸然
但也不至于说是画蛇添足
更多是诠释了漂泊和梦想的一面
这也是所谓的香港精神
香港和内地总有摆脱不了各种关联
有些人也许会反感导演安排的他们首次相遇
而《幸运是我》强调的就是缘分
所有偶然才成为了必然
有因才有缘
导演罗耀辉也是本片编剧
作为导演生涯的处女片
他其实有多年的编剧生涯
这也是他对剧情和台词掌控能力的集大成展示
有些国语台词还是无法很好地表达出粤语的精粹
比如阿甘和阿旭开方主任玩笑的那段
《幸运是我》是一杯清淡开水
一段细腻梦呓
虽有瑕疵
但全片相当克制感情宣泄
始终保持着一种旁观的态度
毕竟这类题材虽然不是烂大街的级别
但过分煽情反而弄巧成拙
一次心灵的邂逅
一段平凡的相处
这种温度正好让人心里一暖细细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