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百鸟朝凤》解说文案_《百鸟朝凤》:追求是墨守信念

时间:2023-11-19 02:00:20 上传:醉殇 字数:1272 字

中国剧情/音乐电影《百鸟朝凤》

于2016年上映

由吴天明导演

肖江虹 吴天明 编剧

影片讲述了老一代唢呐艺人焦三爷是个外冷内热的老人

看起来严肃古板

其实心怀热血

影片表现了在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

新老两代唢呐艺人为了信念的坚守所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兄弟情

文/牧嘎都说《百鸟朝凤》是在讲传承

吴天明在为传承民俗文化呐喊的同时

也在为中国文化的流逝上演绝唱

这一点都不是夸词

反而看完整部电影整个人感觉都不是很好

一部电影

一种乐器

一曲 “百鸟朝凤”的兴旺到衰亡最终衍生出中国民俗文化的一曲挽歌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吴天明作为老一辈电影导演

怀揣的是质朴和恪守

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是吾辈很难理解的

甚至很多时候会被歪曲理解成固守与落伍

因为吴天明这一名字很多人都不知道

唢呐这一乐器很多人都没听过

而对于“百鸟朝凤”更是闻所未闻

很羞愧

也是在关注这部电影之后才去做了些了解

但不想去为这一民俗乐曲做任何声讨

因为它有过自己的光辉时代

而一直在改变的是物是人非

吴天明更多是要表达一种传承的信念

而不仅是惋惜这一民俗乐曲已寂静

传承是一种坚守的信念

需要付出毅力与决心

《百鸟朝凤》整个故事情节都带着情感

到最后渲染着一种沉重的惋惜

时过境迁

配不上时代的终究会在格格不入的时代里消失

吴天明把《百鸟朝凤》拍的极具质感与柔和

没有古怪的剪辑

很通畅

很简单

老一辈纯粹的语言文化及妙趣的肢体表达都很好的融入到了剧情

算做足了文艺片的看点

片子前后其实是一个喜和悲的对立

前半段把欢喜推向了高潮

后半段把惋惜推向了高潮

欢喜的戏份是师徒一坛美酒后师傅用唢呐吹了一段喜庆的曲子

唢呐匠的接班戏份极具质感

从人物对比来看

吴天明给两个徒弟分别扣上了不机灵但却真诚和灵活却也投机取巧

很鲜明的表达出传承的根本是需要本分固守

心领神会

呼应了师傅口中那句“是要把唢呐吹到心里去”

最终酒高开心的师傅用一句“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

是吹给自己听的”来承前唢呐匠的光环闪耀

启后唢呐匠的光环暗淡

黯淡的戏份是最后坟前师徒面对面时

徒弟为师傅吹的一曲“百鸟朝凤”

这时候师傅与徒弟已经是两个世界

最终镜头定格在师傅起身远去的背影上表达了一个民俗传奇的逝去

也折射出一种民俗文化的消失

后半段戏份基本都沉浸在悲悯中

庆生的戏份中与洋乐队较量最终大打出手把唢呐踩的碎一地

师傅最后一曲“百鸟朝凤”吹到吐血

傅正局长说要把唢呐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已经病入膏肓下的师傅无比激动

这些桥段都很好的呼应了电影的主题

想起一句话“我们所努力的

不是想改变世界

而是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唢呐基本已经淹没在世界的时过境迁中

在一场唢呐匠吹着唢呐乞讨的戏份让人看到唢呐曲也快消亡

这部电影换个角度看其实可以叫“唢呐的消亡史”

让人感觉甚好的是整部电影里的角色都演的非常好

朴实的民风及大方的言谈都十分的接地气

倘若放开最后的惋惜

《百鸟朝凤》其实更像是一种激励

电影里

徒弟是从童年带到了青年

一种成长

一种教导

虽然有着老一辈的墨守成规

但绝对是一种教父级别的引领

坚守信念才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

年轻人

有了追求就不要顾虑

追求的底气是源于怀揣着坚定不移的信念

就像电影里那一根吸水的竿子一样

成与不成

变与不变

终归还是要靠自己的气力

醉殇

文章

3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