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总铺师》解说文案_《总铺师》:从《总铺师》看台湾电影破局之惑

时间:2023-11-19 14:00:17 上传:-寻不到三寸日光; 字数:1952 字

中国台湾喜剧电影《总铺师》

于2013年上映

由陈玉勋导演

编剧

影片讲述了20多年前

台湾办桌界有三大传奇“总铺师”称霸北、中、南!分别为憨人师、鬼头师与苍蝇师

乡民们尊称他们“人、鬼、神”三霸

随着时代变动

办桌文化势微

人鬼神凋零

南部办桌天王苍蝇师

师承虎鼻师

一心期盼独生女詹小婉继承家传手艺

谁知小婉只想当明星

美美出现在萤光幕前

但是一心逃离油烟血水的小婉却被迫面对巨大的挑战和使命…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降

随着香港及欧美商业电影成功涌入台湾

对台湾本土电影的「新浪潮运动」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压力

到了世纪之交的那几年

囿于资金的匮乏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

台湾本土电影的市场占有率一低再低

年产量仅有一二十部

台湾的电影产业跌入谷底

几乎被政府弃之不顾

甚至有人发出「台湾电影已死」的感慨

 但事物总有「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

经历了二十余年的不景气之后

台湾电影积蓄的能量终于在2008年得到了爆发

魏德圣执导的《海角七号》打响了台湾电影复苏的第一枪

不仅创下了5.3亿新台币的票房

其国际化的商业路线加上糅合本土特色内容的手法

为台湾电影树立了新的方向

也让片商与观众重拾了信心

此后

2010年的《艋舺》、2011年的《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鸡排英雄》和《赛德克·巴莱》等片使台湾电影达到了井喷态势

 到了2012、13年

虽然台片又稍有回落

但却呈现出另一种趋势

无论高票房电影《阵头》、《大尾鲈鳗》、《总铺师》

还是票房差一些的《变身》、《志气》

甚至是纪录片《看见台湾》

都彰显出浓烈的「台湾本土意识」

比如《阵头》表现的是台湾的「阵头」文化

属于民间庙会喜庆不可或缺的民俗曲艺;《大尾鲈鳗》意在勾起台湾观众对八九十年代歌厅猪亮哥秀场的回忆;而《总铺师》则涉及到了另一个传统的民间文化——「办桌」

 办桌文化

流行于台湾、闽南以及潮汕一带

在这些地方的风俗中

家家户户无论婚丧嫁娶、生子乔迁

一定要操办酒席

宴请乡亲

任何重大事情

只有通过办桌

才能顺理成章地正式敲定

而打理这样一场酒席的厨师便被称为「总铺师」

总铺师们未必科班出身

但手艺肯定过硬

正如片中所说

以前的总铺师们出门只带工具和徒弟

走街串巷帮人办桌

除了主家馈赠的一点猪肉或剩余的菜肴并无别的回报

赚的是人心和大家的尊重

 影片的主线是台湾三大传奇总铺师之一「苍蝇师」的女儿詹小婉虽然有料理的天分

但从小对此毫无兴趣

身材长相俱佳的她一心想当模特进演艺圈

然而在台北试镜数百次都以失败告终

再加上替不靠谱的男友作保而欠下巨债

只能落跑回到台南老家

阴差阳错下和继母一起决心参加台湾办桌大赛

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

詹小婉和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苍蝇师」的徒弟阿财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婉的团队重视真材实料、讲究互帮互助

甚至连上门讨债的骗子都心甘情愿地留下帮忙

而阿财向来不思进取

日常办桌用速食浑水摸鱼

比赛时则靠另一个传奇总铺师「鬼头师」掌勺

决赛的结果

小婉以一分之差惜败

不过却收获了亲情、友情与爱情

 但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

还是办桌比赛时出现的珍馐美味

都不是影片的核心

《总铺师》的真正落脚点是「人情」

影片里反反复复提到「古早味」和「古早心」

在料理层面

现在的「速食文化」已然消磨了人们对食物真谛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在人际情感层面

以前物质匮乏的时候人心是富足的

如今物质丰富了

人情味却淡了很多

「吃饭」这件事在中国从来就不意味着单纯地填饱肚子

而是有着更多深层次的涵义

小到承载个体和家庭的情感

大到成为一种诸如「办桌」那样的生活形态

对于「古早味」的怀念

其实便是对「古早心」的怀念

亦即简单淳朴的人情味

 当然

《总铺师》作为一部喜剧

剧本还是比较单薄的

而且在美学上也是走的偏综艺化的夸张路子

甚至可以说在许多方面借鉴了周星驰的《食神》

尤其是办桌比赛的评审环节几乎就是依样画葫芦

在内涵上只能说是点到即止

没有做更深刻的探究

 回到前文对于台湾电影未来如何发展的话题

现在似乎有两大趋势:主流之一是「北上」

寻求两岸三地资源的整合

但目前看大部分合拍片的市场定位有些尴尬

要么在大陆受追捧

要么在台湾受欢迎

经常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这是两地的电影生态和文化语境决定的;另一个趋势是大打「本土化」标签

把电影和本地文化相结合

《总铺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同时在电影票房的带动下

相关拍摄点的观光业也随之得以促进

比如拍摄《海角七号》的恒春

或者拍摄《艋舺》的台北万华剥皮寮等等

 但是

台湾电影有着难以回避的先天缺陷

例如「市场狭小」、「题材局限」、「人才断档」、「资金不足」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困境

因此

关键还是要从制度上和观念上勇于创新和改变

制度包括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支持以及制片人制度的转变

而观念则更加宽泛

包括有没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有没有更加开放的胸襟

相比之下

制度易纠

观念难改

实际上

台湾电影人不会不知道

华语电影最重要的市场还是在大陆

回旋余地比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大得多

对全球化时代的应对

决定了台湾电影未来的破局之惑

-寻不到三寸日光;

文章

1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