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俄罗斯|
德国动作/战争电影《斯大林格勒》
于2013年上映
由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导演
谢尔盖·斯内祖金 伊利亚·狄尔金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以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场战役为背景
详尽描述了一段具有戏剧性人性冲突的爱情故事
1942年
斯大林格勒
苏联军队根据作战计划向盘据伏尔加河左岸的德国军队展开反攻
然而反攻受阻
只有格罗莫夫大尉率领的几名侦察兵渡过到了对岸
并固守在一栋三层楼的房子里
他们临危受命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这栋房子
除了另外几名奇迹般幸免的苏军士兵外
他们遇到了这栋房子的最后一位住户——19岁的卡嘉
德国军官卡恩奉命要夺回这栋被对手占领的房子
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已经不是第一次参与斯大林格林战役题材的电影创作了
苏联还存在时
他就参演过一部名为《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电影
时过境迁
苏联灰飞烟灭
戈尔巴乔夫换成了普京
邦达尔丘克也端出了这部IMAX3D版的《斯大林格勒》
邦达尔丘克出身电影世家
其父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是一位集编、导、演于一身蜚声世界的著名电影艺术家
老邦自编自导自演的史诗巨作《战争与和平》曾拿下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桂冠
此番小邦的《斯大林格勒》又代表俄罗斯报名角逐奥斯卡
也算成就了一段影坛父子佳话
继承了乃父的风格
费多尔·邦达尔丘克也身兼编、导、演于一身
而且热衷军事、历史题材的创作
2005年他自导自演了《第九连》
反映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那段历史(阿富汗战争堪称苏联的“越战”)
创下了俄罗斯票房的新纪录
这部《斯大林格勒》在整个叙事模式上都有不少《第九连》的影子——以一个基层小分队为群像主角
着力刻画绞杀战的残酷
甚至几位士兵与同一位少女的情感纠葛
都可以在《第九连》中找到渊源
不过
能把视角仅仅对准平民、普通士兵和中下级军官
本身就是一次突破
在苏俄电影史上
但凡提到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朱可夫、崔可夫、希特勒、保卢斯这些对战双方的统帅、军官一般都不可少
就算德国人拍的《决战斯大林格勒》也概莫能外
而邦达尔丘克这部《斯大林格勒》
片中出现的最高级别军官就是一位德军上校
可谓是用平民视角彻底重述了这场血战
影片别出心裁的开始于刚刚爆发大地震的日本
一个俄国救援人员为了给压在瓦砾下的伤者打气鼓劲
才讲起了自己有“五个父亲”的家史——他的母亲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位小姑娘卡佳
从她的视角
徐徐展开了围绕一栋房屋争夺的斯大林格勒往事……摆脱了被布尔什维主义垄断的历史阐释
邦达尔丘克导筒下的《斯大林格勒》用匠心独运的叙事方式来和新世代的观众沟通
不乏人性的纠结与吊诡
那些不能疏散的斯大林格勒市民(斯大林下令不得疏散)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阵营分明
他们在苏德两军的火线间穿梭
艰难生存;或是已被炮火震得麻木
懒得再走(卡佳就是这样)
红军里也有胆小鬼
军官们会不由分说的毙了他;红军战士狙杀出来打水的德军士兵
也显得不够“高尚”(因此被红军军官训斥
甚至借用纳粹军官的嘴抨击了红军没有“荣誉感”)
曾在德版《决战斯大林格勒》里扮演过纳粹军官的克莱舒曼此番“重操旧业”
他塑造的纳粹军官卡恩开始着迷于一个长得像她妻子的俄国美女
他强暴了她
但又保护着她
于是
卡恩与她之间产生了一种复杂纠结的情感——美女最后被红军狙击手当作德国人一枪爆头
卡恩也仰天长啸痛斥这场泯灭人性的战争——这与《南京!南京!》里的日本军人角川形成了隐秘的呼应
卡恩最终自杀式的冲锋与角川的自杀究其实质也是一样的
而这两个人物形象也凸显了两部影片的反法西斯意味
普京曾在多个场合不止一次的引用一句俄罗斯流行语:“谁要是想回到过去
那就是没有头脑;谁要是不怀念过去
那就是没有良心
”随着意识形态的180度大转弯
俄罗斯人的历史观也遭遇了震荡
但历史不容抹杀
从《斯大林格勒》来看
邦达尔丘克既没有用苏联后的历史否定前苏联的历史
也没有用前苏联的历史否定苏联后的历史——历史是人民写的
胜利属于平民英雄;在这场战争面前
被侵略的苏联军民是受害者
被法西斯裹挟的德国军人也是受害者
总之
在头脑与良心的平衡中
《斯大林格勒》用油画般的画面呈现出一场视听盛宴、血火悲歌
当然
作为一部有西方资本介入的大片
《斯大林格勒》也在“反法西斯”的层面上达成了与西方式“普世价值”的沟通
而作为俄罗斯导演
打造一部商业大片
自然也不能免俗的渲染了红军战士们的个人英雄主义——某些孤胆英雄的情节可能会让观众觉得有些“狗血”
但在我看来
对一部英雄主义的赞美诗来说
这点夸张可以理解
马克斯·韦伯曾经感叹
如今的艺术“卿卿我我之气有余而巍峨壮美不足”
当影院里充斥着“小鸡电影”、都市爱情题材时
是《斯大林格勒》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深沉、厚重、博大的史诗式悲剧美感
让银幕上多了一缕“巍峨壮美”的豪情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斯大林格勒》无疑对我国的现代史军事题材电影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苏俄卫国战争打了四年
有那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我们打了八年抗战
有哪些在世界影坛留下身影的影视作品呢?或许
面对历史时
放弃说教的语态
保持清醒的头脑
秉持赤诚的良心
再加一点商业的“狗血”
我们才能有我们的现代战史大片
刊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