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剧情/爱情电影《你的名字
》
于2016年上映
由新海诚导演
新海诚编剧
影片讲述了故事背景发生在适逢千年一遇彗星到访的日本
生活在日本小镇的女高中生三叶对于担任镇长的父亲所举行的选举运动
还有家传神社的古老习俗感到无聊乏味
对大城市充满憧憬的她
甚至幻想着“下辈子让我生做一个东京帅哥吧!”忽然有一天自己做了个变成男孩子的梦
在陌生的房间
面对陌生的朋友
以及东京的街道
虽然感到困惑
但少女对于能来到朝思暮想的东京还是充满喜悦
与此同时
生活在东京的男高中生立花泷也做了个奇怪的梦
他在一个从未去过的深山小镇中
变成了女高中生
少男少女就这样在梦中邂逅了彼此
并带着“不论你在世界何方我一定会去见你”的信念去寻找彼此
没错
这就是一个互换身体的奇迹故事
那么少男少女这个奇妙的梦到底是什么原因?他们最终又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呢?
不清楚有多少观众和本人一样
当年在看到这部电影名字的第一时间对片名中的那个句号产生了兴趣
电影片名里带标点符号的并不少见
比如带副标题的会中间加个冒号、表达强烈情感的会带个感叹号、表示停顿或者并列的会以逗号和顿号区分、表示疑问设问的则会出现问号
但恐怕句号还是比较罕见的
按照新海诚在一次访谈中所说的
之所以加句号
主要还是为了区分五六十年代的一部同名的影剧《请问芳名》(两者的日文名字都是《君の名は》)
当时制作组当然也想过用其他名字
但最后还是觉得这个最恰当
意外吗?有的事情看似奥妙
其实一旦捅破了就这么简单
距离2016年由《你的名字
》引发的这股现象级观影高潮已然过去了数年
但当时的盛况依旧记忆犹新
用数字来说话
《你的名字
》是该年日本票房冠军
本土票房达到了250亿日元
什么概念?票房亚军《新哥斯拉》仅仅只有81亿日元
还不到它的三分之一
而且250亿日元的成绩可以跻身日本影史第四
排在《千与千寻》、《泰坦尼克号》与《冰雪奇缘》之后
但若算上海外票房的话
《你的名字
》已经超过了《千与千寻》登顶全球最卖座的日本电影
这个成绩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计
包括东宝的制片人川村元气
他原本的目标才20亿
要知道当年在日本引起轰动的《冰雪奇缘》也不过254亿票房
更何况两者的制作费用相差悬殊(《冰雪奇缘》达到500亿日元以上
而《你的名字
》只有7亿)
通过数字的对比
足可见本片取得的票房成绩和社会效应有多么令人咋舌
更可贵的是
《你的名字
》一举颠覆了由《冰雪奇缘》带来的3D动画以及IMAX-4D观影模式
让日本观众对本土动画重新燃起了信心
那么
《你的名字
》成功的原因在哪些方面呢?首先是东宝为新海诚搭建了一个全明星级别的班底
负责人设的是田中将贺、作画监督是吉卜力出身的安藤雅司
作画组包括了黄濑和哉、冲浦启之、井上锐、松本宪生、稻村武志……熟悉日本动画的肯定知道这个阵容的豪华程度
简单地说
日本动画界很难再凑出如此强大的阵容了
甚至在九十年代日本动画全盛时期更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事
因为你很难想象宫崎骏和押井守手下的王牌会为了同一部动画分工协作
其次是新海诚对自己的固有风格作出了一定的修正
修正的是什么?一是人设
新海诚动画的人设虽然偏二次元
不过始终比较普通
但《你的名字
》中的三叶、泷、美纪等角色造型明显更贴近时下的审美;二是结局
新海诚以往故事中的男女主角大多走不到一起
比如《秒速五厘米》中的贵树和明理、《言语之庭》里的孝雄和百香里
也许符合新海诚个人对感情的表达
但在面向国际市场的《你的名字
》中显然需要一个更加美好的结局
这里既有东宝方面的压力
也是新海诚选择从编织「遗憾」中走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
新海诚修正了曾经犯下的错误
一直以来
新海诚的作品都是作坊式的小打小闹
从《星之声》、《云之彼端
约定的地方》
到个人声望的顶点《秒速五厘米》都是如此
而且片长也较短
没有一部超过100分钟的
显然不太符合在院线公映的要求
因此
在2007年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中
新海诚表现出了十足的野心
不但将片长拉到了将近两小时
而且以日本最传统的动画制作方式为目标
并在故事、人设和分镜上都向吉卜力靠拢
然而该片的失败也恰恰在于此处
吉卜力是学不来的
丢了灵魂、徒具皮囊
与其邯郸学步
不如坚持自己
新海诚作品的特点
从外在来看可以归结为:作画的精致细腻、少男少女的恋爱主题、再加上一些科幻元素
这些具有一定宅属性的特色不仅在日本国内受到欢迎
在海外也有许多拥趸
新海诚早期的作品(《星之声》、《云之彼端
约定的地方》)都有一个「世界系」的主题
都是以故事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为中心的具象的、日常性的小问题与「世界危机」、「世界终结」等抽象的、非日常的大问题相关联
而之后的作品(《秒速五厘米》、《言语之庭》)中
这样的世界观不再出现
代之以实际存在的地方(JR两毛线、种子岛、新宿御苑等等)并进行场景复原式的精致刻画
于是
新海诚作品的背景表象就从「无意义的风景」变成了「有意义的名胜或地标」
对迷影观众的吸引力无疑更胜一筹(本人便曾在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县观光时寻找过《秒速五厘米》中出现过的「种子岛牛奶」
可惜没有找到
可能这款产品只在种子岛本土限定出售)
而到了《你的名字
》里
新海诚将上述两种特色加以融合
既有彗星坠落、摧毁村镇这样的「世界系」设定
又有飞驒、系守湖、新宿、四谷、代代木等真实地点
同时
他又将擅长的距离感进行了融合
既有时间上的距离(三年的时间差)
也有空间上的距离(东京与系守镇)
再加上他对主体(人物)与客体(风景)之间关系的协调运用
包括一贯拿手的作为镜头语言组成部分的诸如「天空」、「云」、「火车(电车)」等元素的纯熟处理
称本片为新海诚集大成的作品并非虚言
说到宅属性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不容错过
堪称超级怀旧彩蛋
在彗星坠落的当日
三叶与同学勅使、早耶香在学校一间废弃的教室里商量对策
新海诚用了一个俯拍的镜头展现了教室中的陈列物件
影片一经上映
就有许多厂商和游戏宅们发现了其中熟悉的身影(参见本文第十张配图):光是机器便有夏普经典款电脑X68000的机箱、任天堂GameCube、索尼Playstation、世嘉土星、超级任天堂SFC、甚至还有红白机
以及《潜龙谍影》、《瓦力欧森林》、《唐老鸭俱乐部》等游戏卡带或光碟
当然
在看电影时画面匆匆一过
观众不一定能够反应过来
但对那些极客而言却又多了一个喜爱本片的理由
再来看看故事
先说三件事
一是本片在洛杉矶的全球首映后好评如潮
并透露出这么一个信息
这部动画电影至少叙事流畅、节奏感较好
不是那种把一小时的信息量硬生生拉成两小时的电影
二是日本奥斯卡组委会出人意料地将最佳编剧奖授予了本片
三是本片在北美和英国成绩一般
却在中国和韩国创下最卖座日本电影的纪录
综合起来看
说明了新海诚已完全撕去了以往「擅长画背景
不会说故事」的旧有标签
同时这部电影中特有的属于东方的含蓄美更对东亚人的胃口
事实上
新海诚的作品从来都与那些贩卖皮相的快餐作品有着鲜明的界限
在他的动画里叙事是始终高于人设的
只是有时会被太过精致的画面所掩盖
前文提到新海诚喜欢制造时空距离
到了《你的名字
》中
他又在因距离而产生的「丧失感」上进行了二度叠加
泷因为想消除见不到三叶而产生的「丧失感」
所以来到了系守镇
没想到整个镇子已在三年前被坠落的彗星碎片摧毁
于是就产生了连「丧失感」都失去了的另一层次的「丧失感」
可以说
本片的结构便是在这双重「丧失感」的基础上搭建起来的
从美学角度看
新海诚曾用《万叶集》中的雷神短歌引出了《言语之庭》
而本片的灵感则来自平安时代女诗人小野小町的诗歌「梦里相逢人不见
若知是梦何须醒
纵然梦里常幽会
怎比真如见一回
」再加上「巫女」、「神社」、「口嚼酒」、「绳结」等传统元素
体现出浓郁的和风
不仅如此
其中的「绳结」、「神体水域」等事物又是影片极其重要的伏线
使得整个故事在逻辑上环环相扣
增加了影片的可观赏性
而在另一个层面
《你的名字
》与票房紧随其后的《新哥斯拉》一样
都有「灾难」的主题
都可以看作是导演以自己的创作来描绘、缅怀「3.11东日本大地震」的载体
如果说《新哥斯拉》是庵野秀明从严肃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应对危机的话
那么《你的名字
》就是新海诚给予3.11事件受害者的疗伤药
灾难过后
熟悉的人若是再也见不到了
活着的人应该如何积极勇敢地面对未来
恐怕经历过灾难的人
尤其是日本观众更能体会到此中深意
至于故事里的感情线
已经有很多抒情的影评了
这里就不再画蛇添足
只想稍微多说几句
有些观众可能觉得泷与三叶的情感来得有些生硬
仿佛是为了恋爱而恋爱
我个人认为也许是每个人对「一见钟情」的认识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与陌生异性擦肩而过然后又会不由自主地互看一眼的情形
此中的玄妙是很难用语言去形容的
更何况艺术作品千万不能用现实生活去套
尤其是爱情
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你既然能接受《泰坦尼克号》里杰克和萝丝的一见钟情
能接受《魂断蓝桥》里罗伊和玛拉的一见钟情
却怎么不能接受泷和三叶的一见钟情呢?再说男女主角已经互换身体那么多次了
对对方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普通朋友
双方长相性格都不错
少男少女产生好感也很自然吧
反过来说
都到这个份上了
如果还不谈恋爱
反而会觉得奇怪
于情理不合
观众也难以接受
这几年
随着宫崎骏的隐退和吉卜力的解散
日本动画在海外的影响力大幅减退
细田守和米林宏昌也许可以弥补一部分的真空
但终究达不到那个级别
另一方面
如今中国电影市场大举引进日本动画
然而大多是「火影忍者」、「圣斗士」、「机器猫」、「名侦探柯南」等剧场版
缺少原创的动画电影
而新海诚在中国的知名度可以说已经超过了细田守等人
因此
新海诚不妨可以依靠东宝的力量以及自己的人气开始进行国际布局
同时也应当借助《你的名字
》的效应担负起重振日本原创动画电影的使命
将日本文化中传统的东西进行现代化改编
这一步是正确而踏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