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纪录片电影《少年滋味》
于2016年上映
由张经纬导演
编剧
影片讲述了《少年滋味》讲述9位少年来自不同阶层和背景;与万人偶然聚于香港体育馆
合唱贝多芬的欢乐颂
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音乐会的余韵中
镜头追踪拍摄他们的校园、家庭、朋友
甚至故乡
娓娓道出他们蕴藏的心底话
文/丸劍痕【繼《音樂人生》後
張經緯及他的秀美團隊拍了一部與之非常相似
擁有許多相同關注點的群像性的《少年滋味》
無疑
張導的核心議題依然是不同人物的“家庭問題”
有物質層面的
也有精神層面的
而營造戲劇性的手法上
這一次的剪輯
更充滿活力和年輕氣息
不失幽默卻也有幾處戳中痛點的位
對比鮮明強烈
】4月3日
第三十五屆香港金像獎頒獎典禮舉行
相對於看似熱鬧而爭議頗大的金像獎
我去了沙田大會堂觀看了一部與眾不同的港產片《少年滋味》——700人同坐一劇場看紀錄片
沒有明星造勢
沒有娛樂至上
只有我們自己
很幸運
看到了秀美製作攝製的紀錄片新作
在香港
做紀錄電影的
似乎只此一家——它帶領觀眾從另一個側面認識香港(人)
音樂的共鳴要談論《少年滋味》
繞不開張經緯的成名作品《音樂人生》
音樂和電影正是張經緯求學時期的雙修課程
不論是從音樂世界的切入
找到合適的人物
用克制的影像敘述具有張力的現實故事;還是在優雅的古典樂章里譜寫人物的命運進行曲
交融並進
張經緯擅長運用音樂這個元素
打開影像表達的另一扇門
製造具有可以給觀眾提供多種解讀性的視聽語言
《音樂人生》里的黃家正
熟彈貝多芬名曲
高低起伏的旋律
映照著他內心的波瀾——對人生的思考、對神的討論、對家庭(父親)的審視
《少年滋味》難度更大
這一次的焦點並沒有放在一位主角身上
是九位
他們要談的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超乎生命虛空的話題
而是當下的切身利益:我想做什麼?我能做什麼?我可以怎麼做?不謀而合的是
這九位青少年都或多或少向大家傳遞這麼一種信息——香港的現代青少年並不缺少物質基礎
卻迷茫于精神追求
不同人物的精神層面上的羈絆
共同構成了這部紀錄片的主要的、基礎的對話
而這是否屬於“那種遙不可及的超乎生命虛空的話題”
我想
現代人的生命力
已經不能離開精神上的追求
信仰缺失
是一個社會最大面積的可怕
影片從一場破世界紀錄的萬人音樂會開始
“譜Teen同唱”《歡樂頌》
樂曲高潮迭起
而在歡樂背後
影片主創先抽取了8個音樂會演唱者分享他們關於音樂的那些事
有玩A Cappella無伴奏人聲的、有渴望做主唱的、有鋼琴好手、有打鼓新手……片中16歲的Vicky覺得
音樂成為她喘息的一扇窗
我想不僅僅對她
其實於其他另外的大部分主人公而言
或許也是一個情緒的輸出口
不管是否有來自家人的壓力而去接觸音樂
但音樂肯定可以跟他們進行某種心靈對話
而影片的第九位主人公
是年齡相對最大的24歲的Paul
他以志願者身份參與了這場萬人音樂會
愛做義工
卻在母親眼裡成為了“不走正軌”的孩子
連他母親也承認
“我們這代人熬日子熬過來的
到了他們這一代
不需要熬了
就有了其他方面的追求
跟我們有隔膜了”(大意)
選擇一個非音樂會演唱者作為其中一位主角
甚至有點總結、升華影片主題的意味
我想這充當了一個補充作用
把《少年滋味》想要體現的香港當下青少年的迷失
做一個相對完整的挖掘
然後我們也就從這個人物開始
跳脫出音樂帶給我們在人生得到的共鳴
把目光游移于夢想的表層
開始注目造成某種困局的幕後動因——家庭
“家庭因素”與社會平衡張經緯率領的秀美製作團隊
目前的電影作品以紀錄片為主
兩部劇情短片
一部正在後期的劇情長片(《藍天白雲》
鄧麗欣主演)
從《歌舞升平》《音樂人生》《一國雙城》《少年滋味》這幾部紀錄片
再到《墨綠嫣紅》《青洲山上》《驚濤洶湧》這幾部劇情短片
都不難發現
“家庭因素”是張經緯電影世界觀里最核心的一個元素
它足以牽扯故事的走向或者升華故事的主題
對於表達各種大小人物的人性
非常有效
《歌舞升平》講述了五組領取綜援的香港貧困家庭的故事;《音樂人生》最讓人出其不意的高潮便是剖析黃家正與父親的矛盾;《一國雙城》從大家(國)
講到小家(家庭)
遊走在大陸和香港兩地的映雪爭取了十年的居港權
無果;這回《少年滋味》
他們的滋味
在父母的“抵觸”之下
其實很不是滋味
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
作為群像性題材的作品
《少年滋味》毫不拖泥帶水
更不像我寫的這篇文章如此“九曲十八彎”——而是直入主題
把家長也放置於同一空間
一起訪問
一起直面某種困局
從尷尬中透析不言自明的信息
當然
13歲的胖妞凱婷
主創並沒有採訪其母親
而是採訪了她姐姐
而且在提到家庭情況的時候
姐姐說“不要隨便向人家講自己的家庭情況
博同情?”的時候
雖然表面是幽默帶過
但有心人可能會發現隱隱有種悲涼
一種極喜即極悲的感覺
15歲的樂恩
主創也只採訪了她自己
對於“爸爸”這個敏感詞
輕描淡寫
留白處理
視聽語言的克制
卻自動帶出人物語言之外
黑暗之外的複雜的戲劇性
這兩處“父母”話語權的缺失
究竟背後有什麼隱情
就更讓人遐想了
小人物的“家庭因素”
大社會的“土木磚瓦”
雖然這些大大小小的受訪者們
其家庭問題都側面烘托出香港社會(尤其中產階級)某部分的不安、不公、缺陷
但反過來看
他們自身是構成這個社會的一份子
而他們背後的家庭因素
其實也是平衡一個社會的方方面面
沒有絕對和諧的社會
正如沒有絕對完美的人
像《音樂人生》的黃家正
年少輕狂
高傲自我
即使看似擁有完美的音樂成才路
背後卻是一個不怎麼完美的家庭
從而訴說出不良的家庭驅動力
驅使他有一段時間厭惡音樂
同樣
《少年滋味》里的Vicky
優才生
家人期望她做醫生
而她卻不屑于這種期望
包括被媽媽監督日夜練琴的芷蓉
雖然夢想做音樂家
但少年愛玩的心被不斷的練習所抑制
甚是無奈
與前文提到的樂恩一樣
16歲的華仔也是片里很能引起我注意的一個角色
華仔是新港人
生於青海
少時來港
卻不怎麼喜歡香港
但他認為香港制度上優於內地
感恩香港讓他成長
而跟小夥伴談及這個敏感話題時
卻也繞不開華仔的家庭——缺少父愛
那張萬人迷的俊俏臉龐
潸然淚下
多少讓人心痛惋惜
但影片已經盡力做到不煽情
客觀、冷靜的態度
加之華仔的樂觀面對
透露的正能量多少洋溢著青春的暖意
年輕一輩的領袖級人物Brian
他說他的夢想是
“無”
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
是他家人和同學;作為風紀隊長的Angel
面對現實與理想的掙扎
最大心願
是很想召回已經上了巴士的媽媽回來跟她拍一張不會再有第二次的演出合照
樂天派Nicole談論自由時
說到“即使是奴隸
也有看著天空的自由
我們人
有選擇
那也是有了選擇的自由”;Paul則似乎在為大家做一個總結——這代人生活無憂無慮
其實也有自己的擔憂
就是精神追求的擔憂……看
九個平凡人物
九組平凡家庭
雖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卻也未曾放棄追求心中信念
張經緯雖然捅破了每個人背後的那層紙
卻總是又留一手
帶著期許和善意的目光
任他們成長
真正的秘密
可能並不在於他鏡頭下的“家庭因素”
而在於積極面對家庭問題
充滿善良的人和人性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