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大河唱》解说文案_《大河唱》:大河儿女唱乡音,千歌万曲焕新生

时间:2023-12-13 21:56:14 上传:谎言刺伤曾经 字数:2575 字

中国纪录片/音乐电影《大河唱》

于2019年上映

由柯永权 杨植淳 导演

编剧

影片讲述了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拍摄历时700天

从源头无人区到入海口

跨越70万平方公里黄河全境

0距离跟踪、 360度纪录民族音乐家苏阳和影响他的 “秦腔、皮影、陕北说书、花儿” 4个音乐母体和4个性格、生活境遇各异的民间艺人

旨在通过5个人的故事

书写13亿人的共同命运

《大河唱》:大河儿女唱乡音

千歌万曲焕新生中国人有一种乡土情结

无论走到哪里

乡音乡情中渗透着的浓郁乡土气息总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想甚至会潸然泪下

看这部热映中的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时

这种感觉就会悄上心头

思乡、想家等各种心绪也情不自禁喷薄而来

对一名土生土长在新疆

在陕甘宁青等多地工作生活过很多年的西北人来说

《大河唱》就是一封家书

一曲乡音

一份情感的寄托与羁绊、牵挂与念想

尽管漂在北京已经有十多年

但电影里那一首首乡谣乡音中所呈现出来的乡土气息、民风民俗

分分钟都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

故土的温暖

《大河唱》是一部音乐纪录片

影片以苏阳的醉乡歌谣为引子

将观众带入到了西北黄土高原之中

让观众在大银幕上聆听到了来自黄河儿女的千歌万曲

《大河唱》不仅记录下了民族摇滚音乐人苏阳在民风淳朴、民俗素朴的大西北坚守民族摇滚的种种历程

还将皮影班主魏宗富、陕北说书刘世凯、花儿歌手马风山、秦剧团长张进来等民间艺人的艺术、生活景象状呈现了出来

电影里

无论苏阳还是魏宗富、刘世凯、马风山、张进来

他们都是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黄河儿女

都是“大河唱”的演唱者

也都是皮影、说书、花儿、秦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他们在耕田种地的同时

也肩负着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

可以说

这也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日常

更令人可敬可佩的是

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黄河儿女

都是在自发的自觉的演着皮影唱着花儿与秦剧

而他们

仅仅是无数民间艺人的典型代表

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

在亿万黄河儿女中

还有很多很多像他们一样为中国传统文化、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坚持的守护人

作为一部音乐类纪录电影

《大河唱》的拍摄手法也非常写实

影片没有华丽的镜头语言

观众看到的都是苏阳、魏宗富、刘世凯、马风山、张进来最真实的生活镜头、表演桥段

尽管他们的脸上布满了褶子、写满了沧桑

但那是阅历的见证

是岁月的沉淀

是底蕴的再现

也因此

当他们唱出一首首摇滚、花儿、说书、秦腔

演出一幕幕皮影、秦剧的时候

才会有那么强的穿透力、感染力、影响力

非常感谢《大河唱》的拍摄者们

因为有了他们

观众得以有机会了解并走进民族摇滚、道县皮影、西北花儿、西北说书、秦剧秦腔等生发于西北黄土高原、扎根在万千黄河儿女心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特别要感谢苏阳、魏宗富、刘世凯、马风山、张进来们

正因为有了他们

才得以让这一项项瑰宝级的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得到弘扬

而他们那种为坚守传统文化阵地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

也如汩汩正能砥砺着大家

从这个角度看

《大河唱》的励志正能量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

看完《大河唱》

也让我有了深深的思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该如何传承和弘扬

电影里

笔者发现了一个惊喜的现象

那就是无论苏阳(快手ID suyangmusic)、刘世凯(快手ID LSK18309661196)、魏宗富(快手ID 835521006)还是马风山(快手ID mfs18169178040)他们都有自己的快手号

通过快手这个平台

他们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也让花儿、秦剧、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普及

继承与发展

毫无疑问

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一次有机结合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与时俱进的一次体现

尽管他们都生活在还不是特别发达的大西北

但为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他们也适应了时代的变化

当然

这也得益于快手近年来对于非遗文化的助力

正是因为快手用资源和科技来活化非遗文化

魏宗富、刘世凯、马风山们才能在快手平台上

让自己所擅长的西北文化走进更多人的世界

也才得以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这些颇具西北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致力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快手一直在行动

这种行动不仅体现在“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的实施

也呈现于快手对彝族服饰、新疆木卡姆、哈密刺绣等非遗项目的直播与传承上

而通过快手直播等形式的合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效果也是立竿见影、肉眼可见的

正是有了这样的实际效果和影响力

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也开始主动寻求快手平台的支持和合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弘扬应该是双向的

一方面

传承者要主动从形式到内容上求新求变

在渠道平台上也应该大胆尝试

从而让受众变得越来越广

魏宗富他们在快手的记录就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这给了他们一个与新时代对话的机会

也给了观众一个了解这些古老技艺的窗口

而快手作通过自身优势

活化了非遗的传承

让这些本身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传统文化

能够从一个个“小窗口”传播出去

最终汇成一幅关于非遗的壮丽画像

而另一方面作为接收者

尤其是作为国家栋梁的年轻一代

也应该主动去接触、聆听、欣赏这些比较小众的传统文化

从而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发挥

不得不说

快手在非遗文化传承上的努力

是一个比较好的示范

而《大河唱》电影的上映

也是一次有益的探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它需要全民的支持

更需要大家的坚持

当然也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

因为只有不懈的坚持和创新

传统文化才能在保持传统精粹的同时

又能被注入新鲜血液

焕发出全新的活力来

一如《大河唱》中的那四位传承者

正所谓大河儿女唱乡音

千歌万曲焕新生

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还在热映中

已经二刷过的我

依旧因苏阳的民族摇滚热血着

马风山花儿悠扬婉转的曲调、刘世凯西北说书纯真质朴的韵味也依然萦绕在心头

张进来秦剧秦腔的高亢嘹响仍旧是那么的撼人心魄

还有魏宗富的特色皮影

也都在分分秒秒中跃动着生活的气息…突然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幸运

能有机会看到《大河唱》这么优秀的音乐纪录电影

能了解、认识苏阳、魏宗富、刘世凯、张进来、马风山这样的非遗项目传承者、坚守人

当然也不是没有遗憾

毕竟

像《大河唱》这样有温度有厚度又有深度的电影太少了

能通过诸如《大河唱》这种佳作而走向观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并不多

所以真心期待能有更多《大河唱》这样的电影走进院线与观众见面

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平台能像快手一样以切实行动参与到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上来

当然

更加希望有更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音乐纪录电影《大河唱》或快手等更多介质

走进观众的视野

进入观众的心里

谎言刺伤曾经

文章

2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