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中国|
美国动作/剧情/运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于2016年上映
由李安导演
本·方丹 JeanCastelli编剧
影片讲述了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与其他七名幸存的突击小队成员
因为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
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
被邀请至球赛的中场休息时亮相
而在此期间的一连串遭遇则使他逐步意识到关于战争的实质与国家的真相
观看60帧4k3D杜比声配置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个神奇的体验
从镜头停留在躺在床上的比利那一刻起
一切似乎和平常所看到的影片不一样:画面看上去更高清
人物动作看上去更加流畅
而接下来在B班成员亮相的一个全景里
能够用肉眼察觉到
画面的亮度有明显的增强
色彩也愈加饱满
景深增强
位于前景中的人物仿佛就是扑面而来一样
虽然影片在技术上有着超越其它所有同期影片的创新
但技术始终是为故事服务的
与《少年Pi》一样
故事围绕着的依然是李安电影里一直在研究的母题:个体的选择和终极价值
而影片则是通过比利·林恩这个在战场上的举动无意间被摄像机捕捉从而成为美国人眼中的英雄的新兵来展开的
可以说全片就是通过比利·林恩的视角
更确切地说
是他的思考展开叙事的
前半段士兵们被带到中场秀的表演场地
中间时不时切入了大量比利的回忆闪回
包括他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家人在饭桌上的对话、入队参加训练、前往伊拉克侦查等等
这些闪回大致介绍了他的个人背景和生平
他参军的缘由
家人对美国军事的态度等等
而再回到现实当中时
有位制片人正在与他们洽谈关于改编电影的商务合作
影片随即进入到中场秀的场地部分、以及士兵们接受媒体采访的环节
在这里比利依然时不时在思索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始终围绕着人的价值这一哲学命题
例如他曾问身边的兄弟
那些拿着爆米花的人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呢?而在采访环节出现的两次“假想”
画面均以比利本人为彩色、周围人为黑白色处理
既是在说明现实与想象中的差距
同时士兵们类似于“言不由衷”的回话方式也为后段士兵们与现场工作人员的冲突埋下伏笔
影片的高潮部分以B班士兵们被安排参加中场秀的歌舞环节开始
在特写镜头下
乔·阿尔文扮演的比利
他的脸上的尴尬和无所适从被极度放大;同时后方摄像又将观众的视线与比利的视线吻合
透过比利也让观众感受这场荒诞的闹剧
比利僵直了身子站在指定地点
环顾四周
就如同在作战时勘探情况一样
很快
礼炮声将他的思维又带回到了战斗场面
此时表演现场和作战现场的精彩剪辑
产生了强大的戏剧冲击力
比利脑海里想的都是Shroom最后中弹的画面
以及自己是如何殊死搏斗
战争的残酷性与中场秀的花哨表演产生鲜明对比
而更令人心寒的则是普通民众对战争和士兵们的态度
表演结束
大家异常尴尬地回到休息区
Dime和比利又去谈电影的合作了
这里是影片的第二个高潮
即B班和Norm的对立
士兵们终于看清了有钱人的方式
在他们眼里这些都只是所谓的“故事”
他们不需要任何体验
只需要花钱买就行了
而在最后他们离场时
又一次遭到了工作人员的围攻
此时的比利想到了之前发生的所有的事情
家里人的态度
周围人的眼光
演员的嘲笑
观众的嘲讽
有钱人的蔑视
还有Shroom临死时的状态
他似乎终于懂得了
全世界似乎都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
理解B班的精神状态
大家认为他们是英雄
也就仅此而已
就像一个符号一样
而到了真正需要理解和帮助的时候人们要么就躲得远远地
要么就以某种嘲讽的态度面对他们
比利的绝望终于在与Shroom的幻想对话中得到了宣泄
个人认为比利内心已有回到战场的决心
加入了这场对话只是想让观众看得更明白一点
每个人对战争(过去/历史)的看法不一样
而在浮躁现实中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明白自己的选择
忠于自己的选择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是更贴近“真实”的质感
将观众更紧密地包容在电影这种虚假的“真实”当中
这恰巧迎合了影片的主题
什么才是真实的?面对战友临死前睁的大大的眼睛
还是普通民众漠然和不理解的态度?善于中庸之道的李安并没有给出最终答案
只是让比利在片中做出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选择
就如同本片在热映之前常被当做噱头的技术争论一样
技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更重要的
是观众的自我体验
其实在观看完后
除了影片本身的情节带来的厚重感
我更加沉浸在60帧带给我的真实感触之中
结合李安导演之前参加各种活动宣传该片的报道
我认为其实最适合放映这类创新性影片的场所应该是电影资料馆、电影博物馆等地方
就像那次李安、冯小刚与贾樟柯的对谈上
贾樟柯说的那句话
“我们没有谈票房
我们没有谈艺术跟商业的对立
我们没有谈IP
其实电影可以谈的东西很多
今天是一个非常有收获的夜晚
然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
就有电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