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战争/历史电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
于2012年上映
由冯小宁导演
冯小宁编剧
影片讲述了1877年
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
进入皇家海军学院
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
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
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
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
同样带着强国之志
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
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
以加速他同样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古老的紫禁城里
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
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
整个中国充满了腐败
中国的海上
第一次出现了一支强大的舰队
舰长清一色是英美留学生
全部用英语发布口令
巨大的舰炮可以倾刻将目标轰成碎片…日本长崎、日本舰长们阴沉的目光迎来了到访的中国舰队
仇恨的日本民众与中国水兵发生血腥的冲突
双方炮口都迅速瞄准对方
战火一触即发…长崎事件极大地刺激了日本
天皇率先捐款
全国一心发展海军
尤其发展新式的快速炮
使海军实力迅速提高
而在隔海相望的中国
一座富丽的园林已近完工
为了讨好慈禧太后六十大寿
用来修建颐和园的钱竟是中国海军的军费“致远”舰长邓世昌是北洋舰队中唯一一个不嫖赌不贪私的舰长
总兵刘步蟾的表妹早在英国时就爱慕他的一表人才
而邓世昌坚守着传统的忠孝伦理
不为其所动
这次小妹从英国带回一个喜迅
英国愿将一艘最新式的军舰卖给中国
但众人的喜悦很快化为泡影:朝庭因修颐和园早已无钱购舰
当日本知道这一情况后
天皇再次带头捐款
抢购下了这艘新舰
并命名为“吉野”号
侵略扩张的野心终于使日本发动了战争
邓世昌告别了赶来相送的小妹
毅然驾着“致远”号随舰队驶向茫茫大海……黄海上
中日双方海军主力展开队形
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蒸汽机铁甲舰队的大海战!海面上炮声隆隆
水柱冲天
在这场决定两国命运的决战中
日本的快速炮显出绝对优势
而中国海军的炮弹却经常命中敌舰而不炸!北洋舰队的军舰连连被击沉
关健时刻
“致远”号突然冲出层层弹雨
裹挟着浓烟烈火
直向日本海军的主力“吉野”号冲来!在弹尽重伤之时
邓世昌毅然驾着烈火之舰决死相拼
水柱如林的海面上传出他的吼声:“我等从军卫国
今天一死
也要撞沉吉野”!但是在敌舰队上百门快速炮的集中轰击下
“致远”号终于爆炸沉没!悲忿交加的邓世昌拒绝了战友的救援
誓与“致远”号同沉
但他的爱犬却死死叼住他的肩头不放
邓世昌仰头长啸
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波涛……惊天泣地
壮烈至极!连日军也肃然起敬
被后人敬为“中华民族近代史第一英雄”
日军大举入侵中国
并在旅顺进行了灭绝全城的大屠杀
而同一时刻
北京颐和园里却是一片欢歌
慈禧太后的六十寿典开始了
刘公岛
北洋舰队在港内进行最后的苦战
日军攻占了陆上所有炮台
将炮口转过来猛轰港内的中国军舰
所有人都望眼欲穿地盼望陆军的救援
然而几路援军全推托不前
甚至转头逃跑!……孤守一个月的北洋舰队终于弹尽援绝
军心遣散
刘步赡等人拒绝了日本同学的劝降
亲手炸沉了自己的军舰后自尽身亡
一支曾威震东方的强大舰队灰飞烟灭…
李鸿章屈辱地踏上日本的码头
昔日威风的总理大臣如今却低头俯首的哀求对手
却不知日本早已破译了中国的电报密码!而且自己的国力也早就空虚
打不下去了!历史就这样把中国推向了更加苦难的深渊
李鸿章颤抖地在条约上签下耻辱为名字
将中国的辽东半岛
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
并赔银二亿六千万两……直到六十年后
日本在二战中无条件投降
台湾及附属岛屿才回归祖国
又过了六十年
一艘海轮驶过平静的海面
一幅那群少年学子的照片飘落大海
在那深兰色的海底
静卧着一艘铁甲舰的残骇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Jia Wu Da Hai Zhan(2012)由冯小宁执导的海战史诗大片《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公映之后
引起强烈反响
舆论称这部巨片20年磨一剑
倾注了冯导20年钻研战争类型影片的心血
将成为战争类型影片中的又一个巅峰
巅峰有些言过其实了
这年头被称为“巅峰”的东西很多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电影《甲午风云》
李默然扮演的“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文韬武略
英雄盖世
由此中日甲午战争给我那一代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是历史的巅峰
现在再来看冯导新片
怎么看怎么觉得超不过老片似的
无非特效逼真
场景波澜壮阔、演员演技精湛等
尤其本片在人物塑造、情节打造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无非是爱与恨、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的老套路
但是有一点值得称道
姑且称得上是一个小巅峰的
那就是叙事结构有较大的创意——通过第一人称的叙事
用一张当年福州船政学堂的小学员集体照片做引线
把整个故事连成一个整体
影片中
无论是身处外国何处
穿着长袍马褂
梳着大辫子
这是当时清国留学生的写照
记得鲁迅先生曾描写说
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
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清国留学生的辫子
就是中国封建道统的直观反映
头顶上的大辫子将帽子顶得好似“富士山”、解散辫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
这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清朝留学生的思想本质
这些留洋学生既要赶时髦
学新技术
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
于是只好盘起辫子
但是
像大山那样沉重的封建习俗和思想将会彻底压垮他们!在历史上
从1872年到1875年
清廷总计派出了120名留美和留英幼童
目的是学习西方船坚炮利的技术
为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中国孩子很争气
其中至少有50名考上了大学
但是麻烦的事情接踵而至
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初衷是希望他们学习技术为封建统治服务
可谁也没有想到
因为这些留学生抵达美国时年龄过小
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
也就是说
他们还不知道什么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对于政府最重要的东西
也不知道什么是儒家的仁义道德
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欧美人家庭里
所以他们的世界观也西方化了
这是清政府最不能容忍的!清政府一旦发现这种情况
就立刻招这些学生回国
任凭前美国总统格兰特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多方挽留
也不予接受
福州船政学堂派出的留学生就是典型“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表现
他们留学归国后
志得意满
原以为可以干一番大事业了
中国从此就能走向繁荣富强了
殊不知由于“水土”、“气候”等环境不同
西方自由的种子撒在东方专制的土壤里
是注定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影片运用了一系列对比手法
凸显了这种悲剧
丁汝昌年过半百
是李鸿章旧将
不懂先进技术也不懂海军
却当水师提督
外行领导内行
指挥一支现代化的军队;而日本留学生归国后却能得到重用
有的官至总司令官;西太后为了给自己过生日
竟然袍袖轻轻一挥
就挪用海军军费
致使北洋水师的炮弹基数不够用于战争
相比之下
为了打败中国
日本天皇和全体内阁带头捐款
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
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
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
果然
在天皇的感召下
全国富豪纷纷捐款
一年就有100多万元
这不仅增加了军费
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
最为叹息的
就是清国自恃天朝大国
对日本毫无戒备之心
面对强敌压境
缺乏现代战争所必须的军事筹划和结构——对日本没有一个整体战略
没有一个最高总参谋部全局规划
甲午战争打不打
怎么打
由西太后老太婆一个人说了算
今天要打
明天言和
形同儿戏;打仗基本上由李鸿章主导的北洋系军队一家独打
南方各系基本不动员
不派兵参战
各家自扫门前雪
一盘散沙
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以至于连日本都发出“清国江南陆军和南洋水师30艘军舰为何不参战”的惊呼
相比之下
侵略并战胜中国
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
明治维新初期
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
大臣田中义一在奏折中说:“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
第二期征服朝鲜
第三期征服满蒙
第四期征服支那
第五期征服世界
”如果说这些议论还是一个“蓝图”
到了1887年就非常具体了
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
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7年后
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
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因此
清国海归派的结局早就注定了
虽然中国广大爱国官兵在黄海海战中
充分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虽然有邓世昌等英雄人物
英勇奋战
舍生冲击日舰
也只能是“黄花落去”
挽救不了北洋水师最终覆灭的命运
清国海归派并没有挽救大清的灭亡
而是和这个腐朽的帝国大厦一起被历史怒涛埋葬了
影片的结尾处
把那幅福州船政学堂学员的照片丢入滚滚怒涛之中很有深意——借用邓世昌的红颜知己、那位女留学生的话——“大清覆灭之时
就是我中华腾飞之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