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魔境仙踪》解说文案_【魔境仙踪】为什么,我们如此热爱《绿野仙踪》?

时间:2024-01-05 14:12:06 上传:浅杯 字数:2446 字

美国冒险/家庭/奇幻电影《魔境仙踪》

于2013年上映

由山姆·雷米导演

李曼·法兰克·鲍姆 MitchellKapner 编剧

影片讲述了马戏团魔术师奥斯卡因偷情败露乘热气球从堪萨斯来到了奥兹国

在这里

他遇见了三位女巫师

被认作是预言中伟大巫师的奥斯卡

必须尽快找出解决奥兹国的“内政难题”

并分辨出巫师的好坏

奥斯卡能做到吗?

在彩虹的上面

知更鸟儿飞翔

鸟儿能遨游于彩虹上方 那么

为什么

为什么我不能像它们一样?——《彩虹之上》     怀着对《绿野仙踪》的美好回忆和深深怀念

笔者于前几日观看了华特·迪士尼电影工作室投拍

山姆·雷米执导

詹姆斯·弗兰科、米拉·库妮丝、米歇尔·威廉姆斯、蕾切尔·薇姿等一众明星主演的3D奇幻大片《魔境仙踪》

  坐在万达CBD店的IMAX观影厅里

戴着3D眼镜慢慢进入色彩明艳的奇幻世界里

笔者不得不赞叹现代科技的强大与“真3D"技术的美好

看着幼年时幻想中的翡翠城在自己面前缓缓展开

感觉奇妙而又迷人(里面的那个瓷娃娃真心可爱萌啊)

然而

这部电影带给笔者的

也仅仅只有迷人的幻象而已

    这部被称为《绿野仙踪》前传的《魔境仙踪》

讲述了马戏团的魔术师奥斯卡如何从一个自私狡猾、胆小虚伪的浪荡子

变身成为奥兹国“伟大”的魔法师的故事

原来只是前传

等待了一晚的老朋友们——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狮子

一个也没有出现

一整晚

只看见一脸坏笑的兰兰对着三个美女挤眉弄眼

笔者终于明白

这只是一部拍给内心疲劳、贪婪、自私、胆小却又向往着些微美好和正义的现代成年人的童话

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已经和笔者的童年一起

消失在那条铺满鲜花的通往彩虹的小路上

  《魔境仙踪》结束之时

坏女巫赛多拉骑着扫把逃离翡翠城

怀着对于奥兹的恨丢下一句类似灰太狼的“我一定会回来的!”的话语消失在空中

聪明的大家都明白

这部电影又有好几部在等着上演

又有很多钱等着迪士尼赚

“真是太好了!”笔者在心中兴奋地想着的同时

也被这个想法深深地震惊了

    为什么?为什么明明觉得《魔境仙踪》拍得如此差强人意

却还兴奋地期盼着它的下一部?为什么知道自己心目中的《绿野仙踪》早已成为过去

却还想着再一次的

与老朋友们相会?是不是有许多朋友们

都和笔者有着一样的情结和期待?  为什么

我们如此热爱《绿野仙踪》?  第一次接触《绿野仙踪》

是在家中妈妈的书柜里

之所说是“妈妈的书柜”

是因为笔者的妈妈当年也是一个喜欢读书、喜欢买书、喜欢珍藏旧书的文艺女青年

从世界名著到街边的《故事会》

从《红与黑》到《西游记》

妈妈的书柜里面

几乎有着所有笔者看得懂或看不懂的书籍

喜欢读书的笔者

经常撅着小屁股

趴在书柜的深处寻找看起来好看的书

在看完了插图本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之后的一天

妈妈告诉笔者

还有一本童话书可以看

就是这本《绿野仙踪》

    第一次拿起《绿野仙踪》

笔者翻看着书的封面和里面的插图

觉得这八成是一个鬼故事

女巫、魔法师、仙踪、狮子稻草人铁皮人......这些字眼

在笔者头脑中跟女鬼、阎王、鬼屋、妖怪们等一一对应(汗......)

“为什么让我看一个鬼故事?”在偷偷看过一本妈妈的《绿色尸体》之后的笔者

觉得跟“绿”字沾边的书估计都挺吓人

就撇撇嘴放下了这本书

    第二次接触《绿野仙踪》

是在电视上

也就是维克托·弗莱明于1939年拍摄的电影《绿野仙踪》

还是妈妈叫我看的

她说这是一个很好看的童话故事

喜欢看电视的我自然开心坐下来

和妈妈一起认真的看完了这部电影

  这是一次美妙的历险

多萝西的每次遇险都是那么出人意料

她一路上遇见的朋友们也都是那么令人意想不到

稻草人、铁皮人、狮子......这些形象在笔者之前看过的童话里都没有出现过

然而

随着和多萝西一起的历险

他们变得那么可爱可亲

就像自己身边的小朋友一样真实可信

    “头脑、爱心、勇气、家人”是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前往翡翠城寻找大魔法师奥兹的目的

一路上她们战胜了坏女巫的阻拦

战胜了自己的缺点最终实现了梦想

记得当时笔者在知道奥兹其实是个不会魔法的普通人之后

对他的印象很差很差

以至于现在想起他还是会冒出“坏人”两个字

然而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笔者慢慢明白

奥兹其实代表着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信念”

他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大魔法师

而是我们自己

我们虽然渺小、懦弱、自私、胆小

但是只要坚定了内心的信念

就有能力拥有“头脑、爱心、勇气”

有力量实现自己的梦想

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这也许

就是《绿野仙踪》教给我们的智慧

而“小人物的大能量”也许就是童话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们的原因

    《绿野仙踪》系列书籍的作者鲍姆就是个充满梦想的“小人物”

鲍姆从小体弱多病

受到父母的特别关照

他对童话和幻想故事非常迷恋

父母因为担心他一度把他送进了军校

然而

军校的“健康”生活并没有令鲍姆健壮起来

却导致了他的精神崩溃

回到家中的鲍姆

开始尝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做过记者、编辑、演员、公司职员、小农场主、杂货店主等工作

直到他开始把自己给孩子们讲述的故事记录下来

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快乐的时候

他才成为了真正的“魔法师”

创造出了一个美妙绝伦的翡翠仙境

    第三次接触《绿野仙踪》则是这一次的《魔境仙踪》

亲密的朋友们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帅气屌丝男和三个白富美的爱恨纠结!“小人物的大能量”这个主题倒是还在

只可惜已经被兰兰抢眼的三角恋削弱了不少

现在回想起来

笔者脑海中也只留下了所谓“真3D”技术所打造的幻象美景

    谈起《魔镜仙踪》的差强人意

笔者不禁要说说自己对于电影内容与形式的思索

以一个花藤架子打比方

内容好比架子

形式好比花藤

架子坚实了

花藤才能搭得又稳又漂亮

而花藤漂亮了

才能增加架子的观赏性

吸引人们的眼球

内容与形式只有恰如其分的结合

才能搭出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花藤架子

否则

无论内容与形式哪一个方面过分张扬

就会消减整体的效果

不是消减了意蕴

就是消减了美观

而《魔境仙踪》就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失败例子

    也许

笔者只是过于悲观

《魔境仙踪》的下一部里

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狮子这些老朋友们可能会踏着那条铺满鲜花的彩虹之路重新回到我们眼前

带领我们再次回到那个尘封于心的翡翠仙境

讲述那个关于善良、友谊、勇气、梦想和爱的不老童话

浅杯

文章

8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