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解说

《信条》解说文案_【C+影评】信条:《记忆碎片》外加装置艺术,全员工具人还是社会学隐喻?

时间:2023-07-01 14:00:01 上传:秒待续 字数:3532 字

英国|

美国动作/科幻/惊悚电影《信条》

于2020年上映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

影片讲述了世界存亡危在旦夕

“信条”一词是惟一的线索与武器

主人公穿梭于全球各地

开展特工活动

力求揭示“信条”之谜

并完成一项超越了真实时间的神秘任务

这项任务并非时间之旅

而是【时空逆转】

【概览】克里斯托弗·诺兰远不是一个完美的导演

但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技术型导演——他的电影在角色和情感塑造上总是有着难以弥补的固有缺憾

但他对电影和胶片所能呈现的叙事结构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非凡拓展

已经到了天命之年的诺兰

对前者似乎也终于放弃了抵抗

和李安一样全情投入再不言他

这也使得《信条》必将成为最为极化的诺兰电影

一方面

继《敦刻尔克》之后他再次独立承担了剧本工作

造就了对女性和情感描写最单薄的诺兰电影之一

甚至在全部主要角色中

唯一有弧光和背景的是反派肯尼斯·布拉纳;但在另一方面

《信条》又极其成功地实现了诺兰的雄心野望

正反时间线的几次对撞令人瞠目结舌

也毫无疑问地将成为未来数年内被屡次提起的

最好的动作戏

这样看来

《信条》既像是(诺兰的)冒险和(对观众的)挑战

也是诺兰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定义:与其说是一名导演

不如说是一个“不可能世界”的设计师

极高的制作价值Production Value

对电影技术的如臻化境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内容上的简陋——《信条》中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十年前电子游戏式的跑点接任务打怪——这或许正是诺兰式视觉奇观的核心特征:他追求的不是完美电影

而是可信服的视觉极限

与他在游戏界的对映体小岛秀夫类似

在多数诺兰电影中

形式要比内容更有意义:前者能把在世界末日送快递的走路模拟器做成年度话题

后者则把Heist Film变成了俄罗斯套娃(《盗梦空间》)

而在精神续作《信条》里

他又把间谍惊悚片变成了类银河恶魔城式的“时空幻境”

《时空幻境》中

主角(玩家)对时间的操纵是有意义的——它本身带有的极强寓言性质

超越了平台游戏玩法能提供的乐趣

《盗梦空间》的多层梦境

《星际穿越》的时空流逝

也并不是为了炫技或烧脑而存在

而是同一主题的表观特征

而《信条》中的逆行时空

却不是这样

在极大程度上

逆行的具体实现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炫技

在绝大多数涉及多重时间穿越的影视作品中

不需要如此复杂的操作

也能传递出同样甚至更为深刻的讯息(《恐怖游轮》《回到未来》甚至《凉宫春日的消失》)

但作为诺兰品牌的招牌菜

扭曲的时空又是必不可少的:乱序的叙事空间

高概念的故事

卓尔有效的动作戏

最终带来了一场令人满足的

带有自我致敬意味的视觉盛宴:与《盗梦空间》类似的多重时空交叉叙事

战争戏似乎袭自《 敦刻尔克》

大声到盖过台词的配乐

而电影的回文结构几乎就是把《记忆碎片》的剪辑工作变成了更容易理解的线性叙事

因此

尽管《信条》在本质上依然是《回到未来》式的时间循环电影

尽管本就不算复杂的叙事结构(在最近的诺兰电影中甚至是最简单直接的)依然会被狂热粉丝们硬拗成世纪难题

但这就是诺兰品牌的科幻电影差异于其它制作人的最大魅力:它存在于炫目且具有考验性的画面以外

不用说被超越

就连被模仿

都是一件不可能任务

【制作】诺兰的科幻电影更多地基于物理学

而非哲学或心理学——这更符合他对视觉效果的追求——《星际穿越》更为他带来了“硬”的名号

然而

《信条》中的“熵”显而易见地是个伪科学式的曲解——但这并不重要

因为诺兰的科幻电影的关键并非是科学性

整个故事的关键是重新返回已经发生过的时间/事件

具体的实现方式只是表象

足够自恰的大前提才是核心

而《信条》的核心即是如何将时间本身武器化

而这又会对人类构成何种威胁

但与之前诺兰电影的高概念相比

《信条》的这一核心却显得有点眼高手低:理解时间回溯是一回事

时间回溯到底意味着什么则是另外一回事;高概念并没有落在故事主题上

使得两者之间成了并列关系

礼堂突袭和波音客机撞仓库

正反时序的汽车追逐和阵地战

前者似乎是为了场面而场面

对角色塑造和高概念诠释的帮助有限;后者无论是编排还是剪辑都炫目非常

但却没有拔高“回溯”的价值

与《盗梦空间》相比的话

就相当于重头戏放在了多重Kick

却略过了Limbo和潜意识

以及图腾陀螺

《信条》中存在的主观/客观时间以及半开放结局

究竟意味着线性的一体两面还是某种形式的平行宇宙?引导角色行动的究竟是外祖父悖论还是命定论?如果是前者

如何解释“自己打自己”?如果是后者

未来人的熵减操作还有意义吗?或许有人会认为

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与探讨完全可以在别处找到(如Netflix《暗黑》)

但《信条》缺乏明确主题和足够的深度

这大都来自与剧本构成的先天问题

诺兰电影的最大弱点之一就是在于情感载体Emotional Vessel

在《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时

情感关系尚能作为背景存在

还贡献了不少Meme素材;而到了独立编剧的《敦刻尔克》《信条》

几乎看不到任何情感展示和演化

前者至少还有战争大背景

后者则直接撒手不管

男女主角毫无反应

直逼时装MV

缺乏共情——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诺兰电影给观众留下的最深印象

是复杂的设定和炫酷的镜头

而不是人物

当你的角色都变成没有背景和动机的工具人——主角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全员都是导演用来给出情节解释的传声筒

又怎么让人切身体会到危机事件的代价Stake是什么呢?而在《信条》中

我们对这个“超越核战争的时间终局”更是几乎毫无认识

因为它连个正脸都没露过

从头到尾只存在于台词里

在某种程度上

这似乎意味着诺兰还尚未在《信条》中找到合适的平衡点:电影的前半段过多地停留在了传统的谍战内容上

“时间回溯”的存在感在很大程度上被稀释掉了

大量富有创意的构思则被毫无尿点地挤到了后半段

这与《盗梦空间》在介绍高概念上由浅入深的做法大相径庭

也体现了诺兰作为编剧的又一短板

《信条》的另一个不那么重要的缺憾

则是诺兰对国际化元素毫无特色的运用

早在《黑暗骑士崛起》

他就把印度蓝城挪到了哥谭隔壁

《信条》在丹麦、挪威、印度、英美、意大利都有取景

却毫无辨识度

这对于一部《盗梦空间》式的

物理空间有限的电影来说不是太大问题

但对一部“国际化”“谍战”大片而言

对异国情调的浪费着实令人费解

但与此同时

《信条》的这些问题或许体现了诺兰的一种社会学思考:一个情感疏离的

文化边界模糊的后现代化社会的隐喻

没有名字/背景/动机的

去家庭化的主角

在遵循社会范式的同时试图寻找使命感和精神依托

最终以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来获得升华

这也恰恰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格子间电影”(《搏击俱乐部》《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上班一条虫》《美国丽人》《黑客帝国》)的常见主题

虽然错过了那个时代

诺兰却似乎依旧在(无意识地)延续着20年前的人文反思思潮

【表现】无论是(前半)谍战还是(后半)科幻

《信条》都是一部远超基本线的动作电影;即使在最简单的动作戏里

也不忘提供给观众绝无分店的独特体验

甚至超越了语言所能形容的范畴

仅这一点

对诺兰和《信条》

怎么追捧都毫不为过

显而易见地

摄影师霍伊特·范·霍特玛和剪辑师詹妮弗·拉梅功勋卓著:单凭他们能跟得上诺兰奇大的脑洞

就已经非常令人瞩目了

逆行追车和战场的拍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地令人发指

但最终能够做到如此地紧凑和充满活力

幕后付出的艰辛实在是难以想象

一个微妙的槽点

来自路德维希·格兰森的原创配乐——这并不是说

他在接班汉斯·季默的位置上有什么不妥之处(反而还非常出色)

而是在配乐的运用上

在《信条》的中后段

经常出现配乐盖过台词的情况

其中又有不少有着口罩的干扰

着实影响观感和信息传递的有效程度

当然

这个问题早在《盗梦空间》里就出现过

霹雳大喇叭的轰鸣声至今余音绕梁;如今看来

这怕是诺兰的恶趣味

表演方面

约翰·大卫·华盛顿和罗伯特·帕丁森不仅尽职尽责且各有所长

两人分别继承了传统特工形象的硬朗和潇洒

但由于角色本身缺乏深度

并无多少称得上惊喜的表现

全片中唯一有深度可言的是女主角伊丽莎白·德比齐

但她的角色“成长”是基于“危难女子”Damsel in Distress的套路

有着主动性严重不足的问题

相比之下

肯尼斯·布拉纳在《信条》中的表现就令人感到满意

尽管电影本身非常“丹·布朗”——迷局的存在感和吸引力要远胜布局的角色——但安德烈·撒托尔这一反派形象还是设法在有限的空间里撑到满

可以说是诺兰电影中最扎实的反派之一

甚至在某些层面上不逊于一生一遇的希斯·莱杰

【总结】如所预料地

诺兰为《信条》创造了一整个高度可信世界

物理定律可以倒转

追逐搏斗可以同时在两个时间流向中进行

而将这些几乎不可能影像化的原创想象力切实地捕捉并投射在大银幕上

就是诺兰和诺兰电影不可替代的价值

因此

尽管情节简单叙事纠结

角色也并不令人印象深刻

旋转门更像是个装置艺术

《信条》依旧是一部瑕不掩瑜的

充盈着力量的年度电影

而对于他的粉丝来说

这种探索和共享思维游戏的快感

也正是银幕上下的生动联结

 【相关推荐】《暗黑》《城堡岩》S01E07, The Queen

秒待续

文章

1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