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剧情/运动电影《绝杀慕尼黑》
于2019年上映
由安东·梅格尔季切夫导演
尼古拉·库利科夫 安德烈·库烈奇克 编剧
影片讲述了电影根据体育历史中著名的传奇真实事件改编
讲述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
前苏联篮球队打败了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
在决赛结束前三秒钟
美国队以一分优势领先
美国队已经开始提前庆祝比赛的胜利了
因为他们相信比赛结果已成定局
然而
一位来自苏联的不知名篮球教练
率领着艰难、困苦、贫穷中的苏联国家队
比赛结果发生逆转
整个篮球历史也发生了改变
竞技体育电影一向在故事和节奏上
以强烈的感情渲染被观众所喜欢
而竞技电影又最爱以拍摄三大球题材(足球、篮球、排球)
因此战斗民族拍完了足球又拍起了篮球——《绝杀慕尼黑》
《绝杀慕尼黑》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
包含了美苏冷战、慕尼黑惨案以及美苏之间的奥运会篮球总决赛
影片的重点则在美苏之间的篮球决赛的总对决上
最精彩的部分则是苏联打破36年美国全胜记录的“奇迹三秒钟”
为了将这场打破历史的总决赛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剧组采用了全实景拍摄加快速剪辑来体现出篮球竞技中的激烈对抗与比赛氛围
通过横摇加慢镜头的组合
全方位展现了“奇迹三秒钟”中场内场外所有人内心焦灼与期盼的情绪
想要把这一场比赛拍摄成功
非专业出身的演员进行了一年的专业篮球训练
剧组投入了7台机器、封闭式拍摄了30天
研究当年的比赛实况更是多达300次
所有的努力
只为了三个字:神还原
从传记类电影的角度来说
最后一场比赛的呈现度确实做到了复刻历史
但从电影的角度来说
刻意的神还原却成为了拖沓整个剧情的关键
剧情的主线是苏美篮球对决
副线则是教练“加蓝任”与队员们之间的深刻情谊
为了塑造和表现教练对队员们的情谊
是又自掏腰包出救命钱
又包庇保护的
可谓是用尽了良苦用心
表面看起来这种近乎溺爱的方式
是“加蓝任”对球员们呵护
其实内心是有着自己的目的和想法——打赢美国
加蓝任在媒体面前夸下海口
为了在上级面前立功以此争取孩子出国就医的机会
所以只有让球员们拼尽全力、赢得比赛才有希望
这种缺乏真实的情感纽带
并不足以树立起人物的形象、完成人物弧光
体育传记类电影
不单单靠着热血的竞技比赛场面赢得观众的欢呼
更打动人的是通过竞技体育拉进彼此内心的情感建立
在这方面看来
《绝杀慕尼黑》比起一年前献礼世界杯的《最后一球》可差远了
同样是废柴组合
同样是父子情深
《最后一球》通过男主角“尤里”的视角去表现出与球员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他的背后
则是父亲深沉而默默无言的支持
主副线的情感
在“尤里”父亲突然去世、球队赢得半决赛全场一同悼念“尤里”父亲的这一幕后
连结到了一起
这不仅完成了情感的升华
更完成了人物弧光
改编自历史事件的《绝杀慕尼黑》不仅在豆瓣上有高达8.3的评分
成为近五年豆瓣最高的俄罗斯电影
更是创下了俄罗斯影史本土30亿的票房
就连普大大也称赞不绝
但在个人看来
这种带着强烈政治色彩的传记类电影
还不如把竞技体育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最后一球》
虽说战斗民族是各个强悍
但在玩球这件事上
脚下功夫还是要比手上功夫要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