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解说

《孤独的幸存者》解说文案_《孤独的生还者》:战争就是毒品

时间:2023-06-25 10:00:03 上传:何止喜欢 字数:2094 字

美国动作/传记/剧情电影《孤独的幸存者》

于2014年上映

由彼得·博格导演

彼得·博格 MarcusLuttrell 编剧

影片讲述了《孤独的幸存者》根据海豹突击队队员Marcus Luttrell的真实经历改编

2005年

他和队友奉命执行秘密行动

准备射杀一面那个恐怖组织领导

但在阿富汗兴都库什山区遭到了基地组织塔利班武装的埋伏

Marcus等人不得不为生存而战

最终只有Marcus一人幸存

这也正式电影片名的由来

文/杀手里昂Leon之前的好莱坞对于中东军事题材的影片不甚感冒

原因很简单

观众不感兴趣

没有市场

然而

近几年这种局面有所改善

出现了《绿区》、《谎言之躯》、《拆弹部队》等以中东地区为背景的战争片

甚至《拆弹部队》获得次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6项大奖

可谓风光无限

之后的2011年

恐怖组织基地头目本·拉登被击毙更是让这一题材的电影作品一时成为众多好莱坞制片公司大力追捧的香饽饽

迅速被他们重新纳入到电影的拍摄计划中去

《孤独的生还者》便是其中之一

影片改编自战争亲历者马库斯·拉特尔的同名回忆录作品

以极具写实的手法截取了关于阿富汗战争中的一个细微片段

将战争的惨烈毫不掩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在表现中东题材的战争片时

大部分影片都采用手持摄影的拍摄方式

在影像语言上追求一种纪实风格

以增强战争的真实感与残酷性

《孤独的生还者》也不例外

影片的开头部分直接利用了真实的海豹突击队的录影资料

以纪录片的方式真实还原了海豹突击队队员们的日常生活与非人道的高压训练

这种“录影片段”一方面可以让观众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海豹突击队这一特殊群体

另一方面也为后面“以四敌百”的悬殊战斗做下铺垫

尽管整部影片在影像语言上呈现出一种纪实风格

但是整部影片却并没有因为强烈的写实性而有损观赏性

作为一部商业片

导演在这个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并没有完全拘泥于事件的“真实性”

而是做了一些商业化的处理与包装

让这个故事充满了戏剧性元素

影片主要有三处戏剧性段落决定着整个故事的发展走向

第一个戏剧性段落是整个故事的一个转折

四名美国最精锐的海豹突击队员被直升机投放到塔利班武装组织腹地

目的是为了完成暗杀基地组织领导人的任务

刚开始

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队员之间甚至还谈笑风生

然而

三个牧羊人的意外闯入则彻底打破了原定的计划

使得故事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四个海豹突击队队员面临着一个双重的道德困境:到底是该就地处决三个牧羊人而确保任务的绝对安全

还是应该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不去屠杀无辜

在极端环境之下个体命运与家国使命究竟该做出如何选择?四人之间的这段激烈争论为这部战争片涂抹上了一丝关乎人性的探讨

在第二个戏剧段落中

队长用生命换取的通讯信号终于为马库斯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美军基地的直升机前来支援为这场战斗赢得了转机

然而

当马库斯还有观众们沉浸在即将到来的胜利喜悦中时

直升机却被塔利班分子的火箭弹击中

包括行动指挥官内的16名海豹突击队队员化为灰烬

这种从希望彻底转换为绝望的戏剧性来得毫无征兆

浇得观众一盆冷水

而影片的最后一个戏剧性段落则是发生在马库斯在逃生绝望之际被一只“上帝之手”救起

而这只“上帝之手”却是出自一个阿富汗村民

这种“被救”与前面段落中的“放生”形成了某种前后互文关系

也让观众对于战争进行反思与思考

在改编马库斯的这部同名小说时

导演在篇幅上做了很大的取舍

影片对于马库斯在孤军一人时

如何与塔利班恐怖分子周旋斗争以及自救等方面着墨不多

而是将更大的精力花在四名海豹突击队队员与250名塔利班分子之间的战斗上

特别是在那场山林斗争的段落中

导演极好的发挥了手持摄影机的纪实效果

以十分晃动、模糊的镜头去捕捉真实战争过程中的惨烈

由战斗刚开始时以静止狙击为主的作战方式

慢慢转变为之后动态的追逐战

也从侧面展现出双方力量对比之间的变化

也预示着这场“以四敌百”的战斗的最终结局

对于这场战争

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其正义与否

但是

好莱坞电影以其强大的文化霸权主导着观众的情感与价值判断

对于《孤独的生还者》而言

相信绝大部分观众已经无意识的将自己道德天平上的砝码移向了四名海豹突击队队员

对于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心理上的认同

好莱坞战争片中十分重视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

最经典的例子要属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中关于“八个救一个”的讨论了

在本片中

依然延续了这种在极端战争环境下对于个体生命的尊重

在生命面前

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正是因为这样

片中的飞机营救、战友情谊才显得格外动人

奥斯卡最佳影片《拆弹部队》在片头引用了《纽约时报》前战地记者克里斯·赫奇斯的一句话:“在战斗中狂飙突击往往能上瘾

强烈而且致命

因为战争本身就像是毒品

”的确

战争就像是毒品

对于权力者而言战争能让他们体验到吸食毒品所带来的快感

但对于绝大多数深处战争中的普通人来说

战争带给他们的就犹如吸毒过后的那种痛苦与煎熬

影片最后马库斯被美军营救

在手术台上

影片通过画外音说道:“毫无疑问

我整个人的一部分会永远地死在那座山上

跟我的战友兄弟葬在一起

但是

另一部分的我是因为我的兄弟才活着

正因为他们我才能活到现在

”影片是以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的

影片开始便是影片结尾

这种前后呼应就像是马库斯对于之前亲历这场战争的一个回忆

更像是他对于这场战争的一个感悟: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都是孤独的

何止喜欢

文章

1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