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惊悚/恐怖电影《切尔诺贝利日记》
于2012年上映
由布莱德利·帕克导演
奥伦·佩利 CareyVanDyke 编剧
影片讲述了六个爱玩的年轻人想在这个地球上寻觅一点刺激
于是他们便来到了切尔诺贝利
而为了追求更为惊悚的体验
在知情人士的指引下
他们雇佣来了一个知道“极端游”行程的向导
不顾警告、蔑视一切的年轻人和这个向导走进了普里皮亚特
26年前
这里曾是是一个繁荣的城市
但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爆炸之后
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弃城
初来乍到的几个年轻人对这里的一切都觉得很好奇
他们渐渐地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巨大的游乐场
开始了开心的玩闹和嬉笑
但是
到了夜晚
事情开始渐渐起了变化
一些超自然的东西出现在了这座弃城之中
而且极为惊悚
现在
这群年轻人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既无法深入普里皮亚特寻找庇护
也没有办法离开这里
更可怕的是
方圆十几公里的范围内都是死一样的寂静……
伪纪录片中占据绝大多数的是恐怖片
它们的终极目标是营造无与伦比的真实感和临场感
共同构成惊吓效果
但两者往往势同鱼和熊掌
你让角色时时刻刻拎着个DV躲避妖魔鬼怪
无论如何铺垫其合理性
总有令人出戏的荒唐时刻
真实感打了折扣
通片往往有佳句无佳章
有伪纪录片设定固定监控和科研考察录像等作为影像源
逻辑上的沟壑倒是填平了
但观众“躲”在录像镜头后的安全体验
又与追求临场感的初衷背道而驰
《切尔诺贝利日记》开场
我一度相信有现场拍摄者存在
颠簸摇晃的镜头
与视线始终保持等高
主角们说话时
镜头不厌其烦的从一张脸孔移到另一张
而非来个利落的正反打
一切都像极了一个拿DV的旁观者提供的影像
当然
通过剪辑
谁都能看出“此人”是不存在的
但这种时刻模拟人类视线的运镜手法
却达成了单纯伪纪录片力所难及的目的
通过画面
观众可以将自己想象作这群冒险男女中的一员
只是低调到从不出声
也不与他人交流
且运气好的惊人
总能与幸存者为伍
一路坚持到了最后
正如片中许多镜头暗示的
他时而满怀兴奋的冲在队伍前面
聆听着队友们激动的交谈
时而战战兢兢跟在众人后面
摸索着回程的路途
时而偷瞄一眼照相机中的隐秘画面
为慑人的真相而倒吸冷气
时而处在袭击者的疯狂追杀中
与逃跑的伙伴们手忙脚乱的滚做一团
伪纪录片要么暗示“你就是他”
要么强调“你在看着他们”
而本片则是“你和他们在一起”
真实感和临场感取得了完美的平衡
就像玩一场开了外挂的《使命召唤》
不用担心会死掉
不用担心会迷路或掉队
尽情享受安全的、有惊无险的恐惧
虽然老套的创意
剧作上的纰漏
演员表演的不尽人意
让影片本身的惊悚气氛大打折扣
但这仍是一次颇见成效的尝试
由于影片中虚拟出一个角色
提供感官体验供观众代入
我想可以称之为“伪参与片”
文/方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