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作/冒险/剧情电影《一切尽失》
于2013年上映
由J·C·尚多尔导演
J·C·尚多尔编剧
影片讲述了罗伯特·雷德福饰演的男主角在睡梦中遭遇了轮船撞击集装箱的厄运
他的船舱进水修复无能
导航和无线电报废
最后只能弃船而去在皮筏上漂流生死未卜
与少年派一样
老雷德福也要面对惊涛骇浪
倾盆暴雨
以及在皮筏四周逡巡觅食的鲨鱼们
与此同时
他也弹尽粮绝
饥饿比自然风浪更紧迫
在这真正的“一切尽失”面前
这位原本足智多谋的老水手发现死亡正在不断向自己逼近
其实老爷爷雷德福在这部电影里的遭遇一点也不奇幻
更像是《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
一次又一次的遭到沉重打击、几近崩溃
已年逾八旬的雷德福以一种极端内敛的手法奉献了可能是本年度最憋屈、也有可能是最无聊/最精彩/最……(取决于你)的表演
全片从头到尾只有一名演员
雷德福扮演的角色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我们只知道失事的小船在印度洋的某处、离苏门答腊岛1700英里;影片没有任何背景故事的铺垫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老人和他的小艇会出现在这里
只知道他的小艇被一个散落于海上的货柜撞穿了船身;最“可怕”的是全片只有36句台词
其中23句台词就浓缩在开场2分钟的那段背景旁白中
剩下13句“救救我”、“我在这里”之类的台词散落在余下1个半小时的电影中
这确实不是一部能让大部分人耐住性子看完的电影
影片的前半段
从雷德福发现自己的船被货柜撞穿、一直到在暴风雨后不得不逃往救生筏
剧情进展显得非常缓慢
观众也最容易在这里“睡着”(我自己就不断走神……)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观众还无法适应这无台词、无对手戏的氛围
另一方面也因为此间大部分剧情集中在各种“细枝末节”之上
比如雷德福找帆布和木条修复船体破洞、反复摇着船底排水泵排水、清理被浸泡的船舱、把泡了海水的电台电路板里的海盐清洗掉、煮饭…… 雷德福扮演的角色一方面算是比较有生活智慧、有毅力的人
普通人遇到他遭遇的情况恐怕已经吓的手足无措等死了——当然某些经验丰富的海员则可能会“笑而不语”(相比之下雷德福的这个角色反而显得航海知识比较缺乏)
他还是能想办法去自救的
但另一方面他又犹豫、甚至优柔寡断
在暴风雨那段他反复把救生筏搬出又搬回船舱
表明他有那么一丝想法:船保不住了
快点逃吧;可心底似乎又有些不愿意
抱着希望能和“爱船”共度难关
他从救生筏第一次返回已经半淹着的船、取走生活用品后
不知是舍不得这条船
还是觉得船里还有什么好东西
又一次返回
直至船被彻底海水淹没才依依不舍地返回救生筏
影片从雷德福进入救生筏后突然开始变得“有点意思”
老雷找出了放在箱子里的六分仪和使用手册开始了学习、在大大的地图上画着叉叉记录自己方位;我们在地图上看到了“印度洋”几个字、马达加斯加
当然还有一个橘黄色的通道、印着“separation zone”(通航分隔带)——显然老雷希望救生筏漂入主航道
那么就比较容易被远洋货轮救到了
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是:老雷显然是个不懂用六分仪的人
如果在船刚刚出事、还没遭遇风暴的时候就学习用六分仪确定位置并往最近的海岸航行那还是有机会获救的(当然还会有死理性派说“你个老头只会用GPS、连六分仪都不会用还出海?”)
可惜这只是个电影
没那么多“如果”(在现实中可能有人做得更糟糕也不定)
影片最具“爆发力”的点在雷德福喝水的那一段
那装着饮用水的桶被海水至少泡了两次
已经不能喝了
口渴难耐的老雷两次试饮皆被涩得水一口吐出去
孤身一人置身大海、不知何时有人来救、干粮越吃越少、最关键连水都没得喝了;已经精疲力竭的老雷胸中一股闷气却无力发泄
颤颤巍巍地张着口
终于还是对着太阳长啸一句:“法克”——看到这段既好笑又心酸
心酸不必说
好笑是一个小时一句话都没说
张口却来了这么一句
还好随后雷德福又机智地自制海水净化器
总算是解了渴
最后已经用尽信号烟火的雷德福不知是放弃了生机还是又看到有船过来
便把笔记本撕了干净、在水桶上点了火;火一下烧了很大
老雷被烈火驱赶着掉下海
看着自己最后的希望也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已经顽强支撑了好几天的老雷还是放弃了
沉入海里
最终的结局饶有意味:一艘小船打着探照灯突然出现在燃烧的救生筏附近
已经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老雷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
于是赶紧又用尽最后的力气游了上去
一只温暖的手从海面伸了下去
一道白光……雷德福到底是不是得救了呢?对于撸主这样脑子简单的jr
当然是得救了;不过也有深谙精神分析的观众认为那其实是老雷的濒死幻觉
因为此时救生筏已经漂离了主航道
很难有机会再遇到救援船只
而且开头那段无人入镜的旁白其实就是雷德福的遗言
到底是死了还是没死
权由观众自己判断
全片故事都发生在海上
同时作为一部小成本独立制作电影
即便是暴风雨之类的场景也未使用很华丽的特效;海上货轮路过救生筏、雷德福打着信号烟火棒求救时的镜头甚至略有失真的感觉(绿幕抠像人物边缘阴影没校正好)
不过
摄影本身倒是颇有美感
特别是从海底(其实是在墨西哥的一个摄影棚里)朝上对着救生筏拍的几个特写镜头
阳光衬着救生筏照射入海水
鱼群在救生筏下面游动着;鱼群从最初的小鱼变成小鲨鱼
暗示着雷德福的境遇越来越糟
结尾救生筏燃烧
伴着月光
竟有种“日月同辉”的感觉
前段时间有个帖子讲有什么电影是一个人撑起一部片子的
《一切尽失》再符合不过了
没有老虎
没有鲸鱼
当然也没有大马林鱼和鲨鱼;和《活埋》一样只有一个人
而且几乎没有台词
没法由语言制造冲突
全靠雷德福的表情
将老人在海上孤独、犹豫、恐惧、精疲力竭、顽强求生却又为希望逐渐耗尽的内心展现出来
值巅期在60-80年代的那批好莱坞男星里
雷德福的境遇还真有点像沃伦比蒂:年轻时一幅青年偶像的形象
也凭借某部电影奠定经典角色;表演从没得到学院以奖项上的肯定
但演而优则导后却靠导演身份得奖
再过两天86届的奥斯卡提名就要公布了
由于SAG失提和几个前哨失利让雷德福原本颇有希望的影-帝之路一下变得渺茫
不过雷德福这燃尽最后一滴蜡烛的“最后一搏”
却也足够精彩
看看学院愿不愿给他这剑走偏锋的表演一个肯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