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犯罪/剧情/历史电影《聚焦》
于2015年上映
由汤姆·麦卡锡导演
汤姆·麦卡锡 乔希·辛格编剧
影片讲述了故事讲述《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的编辑和记者
披露美国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
当Marty Baron接替了环球报的总编辑一职
他开始指派Robinson(迈克尔·基顿)和他的团队
紧跟一桩被雪藏已久的案件
一个天主教牧师性骚扰教区里的孩子
虽然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个小任务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
其背后还隐藏一系列事件
涉及了上百名受害者
而教会已经私下赔偿了受害者
并派人掩盖了这些罪行
随着调查的越发深入
他们发现这一阴谋的更多证据
不仅仅是神职人员
就在波士顿以外
甚至全世界
都在上演着这种暴行
Robinson和他的团队遭遇到了当地官员们的掣肘
教会内的
教会外的势力都在向他们施压
想让他们放弃这个案件
由此也充分体现了权力滥用的恶性循环
猥亵儿童本身就是一件无法饶恕的罪行
更何况犯下这样魔鬼罪行的人竟然会是那些代表着神圣的神父们
当人们在面临贫穷等现实生活问题的困扰时
宗教信仰往往会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如果能够得到神父的注意或者帮助在他们心目中将会是莫大的荣耀
但同样的
如果猥亵行为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受害者的伤害也将是双倍的
那些孩子在无力反抗的情况下不仅要忍受肉体上的摧残
还要承受精神上的致命打击
电影《聚焦》就取材于2002年波士顿环球报持续揭露近90起这样的恶性事件的真实故事
新闻小组“聚焦”成为了揭开黑幕的最大功臣
虽然这样的事件本身就足够震撼
但影片并没有在性侵事件上大做文章
没有过多的煽情
没有过多的揭露被害者的伤痛以博得观众的情感认同
而是以一种平实的手法进行展现
观众跟随着“聚焦”小组去挖掘这个案件的细节
对几位被害人的采访片段都试图营造出一种纪录片的感觉
尽量还原事件真相
并将观众的感情控制在理性范围之内
对于性侵事件的严重性影片也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展现
从起初的个别案例到近90人的惊人数字
再到最后发现整个系统的弊病
每一次当新的线索出现
都会指向一个更加超乎想象的事实
真相的不断曝出被掌握在一个恰当的节奏中
让这部传记类电影多了几分悬疑紧张的气氛
“聚焦”小组对于事件不断挖掘的过程是影片的重点
除了对于真相的恰当把握
如何展现小组在调查中遇到的难题以及其隐含的社会问题也是决定电影精彩与否的关键因素
当然《聚焦》做的不错
第一层是来自受害群体及其家人的阻力
对于许多受害人而言
被性侵是他们最不愿意想起的痛苦回忆
因为采访而再一次面对无疑是对受害者心理的又一次伤害
而且如今已经为人父母的他们也不想让这件不堪回首的事干扰到他们的正常生活
尤其是这会对孩子们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一层从被害人开始会不断推演到大众的缄默
没人愿意把原本正常的生活搅个天翻地覆
更何况有许多人还是天主教徒
第二层是来自体制与权力的阻碍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聚焦”小组发现了更大的手
他们甚至可以将原本公开的文件隐藏起来
以此掩盖自己的罪行
不断地调动猥亵儿童的神父以平息众怒
却让其在另一个地方继续上任
不断包庇他们
第三层就是调查小组内部的分歧
这种冲突在迈克与华尔特的争吵中达到了高潮
到手的材料究竟是即刻发布对具体神父进行制裁还是暂时忍耐等待对整个体制发出拷问
在稍显缓慢的节奏下保持了足够的张力
“知识非常重要
但信仰更是如此”
这句话适用于每一位记者以及媒体人
《聚焦》通过这样一个事件所表现的就是记者对于自身职业的信仰
对于真相的无限渴求
新官上任的马提代表了身为新闻工作者的勇气
媒体在任何案件面前都绝不能表现出软弱与妥协的一面
即使性侵案牵扯到了整个城市
教会的权力会对调查者不利
也决不能因此放弃调查
因为这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不仅仅是追求一个简单的真相
而是解开困扰受害者半生的心结
并且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迈克尔·基顿饰演的“聚焦”小组组长罗宾逊代表了新闻人的沉着
以及对真相的不断挖掘
在带领小组调查的过程中要保持头脑的清醒以及目光的长远
决不能因为眼前的一些发现而耽误了整个调查
在关键时刻要沉得住气
攥住问题的本质
在证据足以达到阶段性胜利的时候罗宾逊没有着急发布
而是顺着线索去揭露整个体制问题
而不是一个地区的主教或是具体的几十个神父
马克·鲁法洛则代表着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热情
这种热情有时会显得有些沉不住气
但这是源于对受害者群体的同情
一样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种热情会让记者们在无数次碰壁之后依然有动力去进行下一次尝试
“聚焦”小组的故事是对新闻人精神的一次赞扬
片中演员的表演贴近现实
这也得益于他们与各自的原型人物的交流
在了解到作为一名记者在面对受害者或者其他人时应当有的状态与表现之后
整个表演的真实度都上了一层楼
《聚焦》获得了第88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在我看来是理所应得的
有些人说这得益于电影本身太过于政治正确
但在我看来即使如此又怎样呢?确实
《聚焦》通过对几位新闻人的行动赞扬了整个行业
肯定了记者追求真相的精神
同时也将美国主旋律的思想包装在了其中
但要我说
如果一碗鸡汤能煲到这个口感这种味道
干了这碗又何妨? 作为一名传播学的学生
看完《聚焦》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因为我不可能不去联想天朝的媒体现状
简直惨目忍睹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高一的一次社会实践
学校组织我们参观法制晚报总部
办公区内忙碌的身影让我非常羡慕
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才能最快的了解正在发生的事以及真相
其实在之前的那段时间我对于“真相”是没有太大概念的
直到带我们参观的工作人员提醒把手机收起来禁止拍照时我才注意到原来我们停在了一个特殊的位置
墙上赫然写着“XXX事件不得进行负面报道”
“XXX事件必须要与《人民日报》统一口径”……这样的话列出了好几条
其中具体的内容我早已记不清
但那一刻起在我心中媒体与真相已经分了家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眼睁睁的看着情况不断恶化
《人民日报》等官媒自然不用说
不知在多少年前就已经和报名中的“人民”没有了干系
它的堕落发生之早让我这个95年出生的人已经默认了它的属性
从《聚焦》中我们看到美国人所在的社会也不全是他们所宣扬的民主
在性侵案调查中因为涉及到了宗教的利益而受到了层层阻挠
但最终真相大白
事实打败谎言的那一刻让所有的努力都会值得的
这是一个行业的希望
而当今年春晚结束后所有批评文章全部被删除只留下了漫天如《普天同庆演绎时代精彩》一样的拍马屁八股文时
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媒体的声音为什么会和它原本的服务对象背道而驰
即使那种奇葩观点有他的道理
但这种不能接受一点儿批评建议的媒体也是严重的病态
前段某个大人物更是直截了当的给媒体们扣上了大帽子
将一股风气活生生的从历史的骸骨堆中拖了出来
官媒充当***的喉舌也就罢了
就连我们日常上的许多网站都跟着变了味儿
就在这两天
任志强等一路人被扣上了“反动言论”的帽子并删除了新浪微博账号
而在这之前的进一个星期
在新浪上竟然就出现了一篇题目满满文革风的文章《谁给了任志强反党的balabala》
看过之后没一会儿再去查看发现已经删除
但明显能感受这股溜须拍马的酸臭味儿是某些脏东西回来的先兆
媒体的存在除了给受众及时带来信息
作为把关人
还必须辨别消息的真伪
挖掘事件的真相
如果一味的压制言论一边倒
长此以往
后果不堪设想
自由对于我们的新闻来说简直就是梦幻般的存在
你似乎永远都触碰不到
曾经和朋友围绕这个问题争论过
到底是中国的高压环境造成了媒体的畸形
还是我们根本就没有这样对真相保持执着的团队
其实现在想来
两点相辅相成
烂都烂在了一起
我的新闻学老师曾经在电视台工作
也是一个类似于“聚焦”的团队
一个课题已经基本制作完成却被告知由于上级命令不让播出
前功尽弃
我国有良知的媒体面临的根本不是强大不强大的阻力
而是彻彻底底一刀切的命令
所以这样的团队也无法生存
而如今面对权力的压力与金钱的诱惑
有多少人还能保持着最初对于新闻的理想呢? 片中仅波士顿地区就有近九十名神父猥亵过儿童
如此庞大的数量肯定有人会知道
就是受害者及家属算在一起也不少了
问题就出现在人们自愿的沉默
民众似乎已经习惯服从于某种引导性的声音
直到不真正的涉及到自身的利益
很少有人会站出来做些什么
因为明知那是死路一条
得过且过吧
而一旦有些不同的声音起来了
官媒就要站到对立面拼命的打压
今年微博对春晚的评价就是最好的例证
一律删除
那既然如此又何必走那个形式呢
原本应该形成的健康舆论场不断地被“伪新闻”和“真相”的对立以及官媒与大众的对立所扭曲
形成了今天的恶性循环
《荒野猎人》已经定档3月18日内地上映
据说《房间》的版权也已经谈妥
但《聚焦》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中国大银幕上的
而这次《聚焦》顺利击败《荒野猎人》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新闻精神的呼唤
如今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这种精神
不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纸媒
都一样
而这样一部影片对于中国来说
可以思考的确实更多
更多
更多
-------------------------------------------------------------------------------
如果你想更及时的看到我与伙伴们的文章
欢迎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吃葡萄不吐葡萄槽”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