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传记/犯罪/剧情电影《黑色党徒》
于2018年上映
由斯派克·李导演
斯派克·李 DavidRabinowitz 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聚焦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的一位黑人警探Ron Stallworth
他在1978年回应了当地报纸刊登的一篇招募3K党新成员的广告
加入该党开启卧底生涯
混成了地方分会的老大
在电话里假装自己是白人至上主义者收集各种情报
每次都派一位白人警官代替他参加一些私人会议
Stallworth在执行任务期间成功破坏了3K党引发的一系列包括焚烧十字架的活动
我爱我所做的事情
我爱拍电影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到目前为止
我的23部故事片几乎都会有两个字是——醒来
从睡梦中醒来
从昏迷中醒来
从贫民窟中醒来
从这个不平等和不公正不被人们看见的现实中醒来
从这个我们所生活的时常让人感到邪恶和疯狂的世界中醒来
——斯派克 . 李素有奥斯卡“坏小子”之称的斯派克 . 李
前两天因为不满《绿皮书》获得最佳影片
又一次上了“热搜”
“我就像是在纽约尼克斯场边看球
看到裁判吹了个黑哨
气得要走
”实际上早在1990年的奥斯卡
他的代表作《为所应为》就在剧本奖上输给了《为黛西小姐开车》
这次依然是因为种族问题
依然是和“开车”的打了交道
就连斯派克 . 李本人也忍不住自嘲道:“开车的电影是我的克星
”然而
站在这个具有黑人意识的导演面前
我们却绝不会感到愤怒
强烈的政治态度
尖锐的种族歧视
以及散布于几乎每部电影中的黑人风貌
让斯派克 . 李的电影成了一面深入当下社会阴暗角落中的镜子
就和这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一样
坚定而清醒
这次冲入奥斯卡6项提名的《黑色党徒》
讲述的依然是一个有关种族歧视的故事
作为一个接受美国主流教育的黑人青年
罗恩
在那个鲜有黑人警察的年代
成为了科泉市的一名警察
在一天上班的无聊间隙
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则加入3K党的广告
一心想做出一番事业的罗恩拨通了电话……就这样
在他的犹太同事弗里普的帮助下
两人开始了共同扮演罗恩的惊险故事
并逐渐深入到了这个有着狂热白人至上主义的政治组织
在故事的政治意味上
这是一个和《绿皮书》有着同样色彩的讲述种族主义的电影
然而不同的是
在对于种族歧视这一核心问题上
《绿皮书》的表现就像是塞林格面对爱情
想触碰却又收回了手;而在《黑色党徒》中
斯派克 . 李则表现得比英雄更大胆
这种大胆一是体现在斯派克 . 李在处理这种棘手题材的尖锐上
电影多次引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发言
像“America first”这种频频出现在影片3K党头目口中的言论
更是难免让人产生“心领神会”的莞尔感
还有那些多次出现在电影中的真实影像
不管是70年代的政治宣言
《一个国家的诞生》中丑陋的黑人
还是今天死灰复燃的右翼风潮
都能够让人极为清晰的感觉到创作者们的强烈诉求
以及将虚构延伸至现实中对剧作的升华
二是体现在电影对高潮部分的把控上
甚至可以这样说
《黑色党徒》这部电影中处理最好的一部分便是高潮部分
它在视觉感受上表现为两场极具象征意味的场面:一面是3K党仪式化的集会
极端的观念
身着的盛装;一面是被黑人领袖激起的仇恨思想
那些受到的虐待
对独立的渴望;在听觉上则是两种不断被加强的立场:一边是喊出“黑人万岁”青年们的群情激愤
一边是喊出“白人万岁”传统统治者们的得意昂扬
这样极为尖锐、赤裸的视听效果
不仅让影片之前铺垫的情绪在这一瞬间得到了一种具有震撼性的释放
激起了观众的感官刺激
同时也让导演强烈的个人风格在这里得到了更有说服力的检验和强调
给这样一个略显平庸的电影题材增添了一束不一样的光彩
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
在《黑色党徒》中
即使是这样一个思想性浓厚的场面
也并没有因此而牺牲掉了叙事
从影片结构的角度上讲
此刻站在窗后偷窥的罗恩实际上是和观众站在了一起
因为他也在窥视
他也同样承担着惊人的真相
他也同样被惊醒
这时画面陡然一转
是一场上流人士的餐宴
虽然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尊贵:一个精心策划的炸弹袭击黑人事件即将进行
这是一场给人以丰富体验而又肩负着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场戏
是一个意义深远的转折点
自这以后
观众被引向严肃而罗恩也开始了他真正的拯救
他不再是那个在警长问他“如果有人叫你黑鬼怎么办”时
回答:“会有人这么叫吗”的幼稚鬼
也不再是当队长讲述3K党首领当选美国总统后对国家的危害时
回答:“会有人选他吗”的理想主义者
尽管他还是那个渴望着改变的青年
却已经离开了崇高的象牙塔
从某个角度上说
实际上影片所塑造的罗恩实际上也代表了导演心目中的理想黑人:支持黑人解放运动
但又反对以暴制暴
相信自由的力量
心中也永远满怀激情
就像斯派克 . 李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为所应为》中引用的马丁 . 路德 . 金的话:选择暴力是不现实和不道德的
不现实是因为它引起恶性循环
以眼还眼的古老规则将蒙住所有人的眼睛;不道德是因为它追求侮辱对手
而不是赢得他们的理解
它追求歼灭而不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