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透纳先生》解说文案_《透纳先生》:天才还是怪物

时间:2024-02-02 05:54:20 上传:提灯看刺刀 字数:2932 字

英国|

法国|

德国传记/剧情/历史电影《透纳先生》

于2014年上映

由迈克·李导演

迈克·李编剧

影片讲述了《透纳先生》讲述了英国画家约翰·透纳充满创作激情的人生经历

他曾经因创作手法过于先锋而备受诋毁

然而透纳视绘画创作为生命

一生佳作累累

即使临死前都挣扎着爬起床临摹一具女尸

他在晚年尤其自19世纪40年代起即致力于绘画形式与色彩的探索

用食材、口水等不可思议的颜料作画

引来一片争议之声

被视为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也是出了名的艺术怪人

「很快

画家们会扛着一个盒子走遍世界

就像修补匠一样

而不是手臂下夹着画板

」 这是主角约翰·透纳在照相馆对摄影师说的一句话

也是本人认为他在《透纳先生》中所说的最为振聋发聩的两句话之一

这句话果然精准预言了后世的情形

看看如今

不光是画家

就连普通人也能拿着照相机或者手机到处留影

绘画的功能被削弱了很大一部分

 相比诗人和文学家(诸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华兹华斯、济慈、拜伦等等)

英国的艺术家们显然没有欧洲大陆上的同行们名气响亮

至少对于吾辈接受大众化普及教育的人而言

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甚至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在音乐或者绘画领域的名家也要比英国更有耳闻

 事实亦然

直到约翰·透纳在十九世纪横空出世

英国的绘画才看到了曙光

可以说

在他之前

英国画大抵走不出国门

而在他之后

则已能与法国意大利并驾齐驱

但即便如此

约翰·透纳及其作品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低估

部分作品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的地下室中埋没了数十年也没有人在意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

学术界才重新掀起了一股研究透纳的浪潮

其作品的艺术价值才重新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高度评价

 2014年

英国导演迈克·李执导的《透纳先生》在戛纳电影节一经上映便斩获了金棕榈奖

而饰演透纳的蒂莫西·斯波也凭借卓越的表演荣膺最佳男主角的头衔

迈克·李和蒂莫西·斯波何许人也?前者是与肯·罗奇齐名的英国国宝级导演

向来以现实主义手法著称;而后者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高材生

最知名的形象是「哈利波特」系列中几乎为其量身定制的那只大耗子「小矮星彼得」

两人结缘于1996年的《秘密与谎言》

此后斯波便成了迈克·李的御用演员

李导演将摄影机对准平民生活的创作理念淋漓尽致地发挥出了蒂莫西·斯波的优势:蓝领阶层的家庭背景、伦敦南部的工人口音、扎实出色的戏剧功底、以及「不疯魔不成活」的表演方式

两人的艺术道路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命中注定

 《透纳先生》也是一部典型的「迈克·李」式作品

导演没有使用惯常的纪录片手法

而是以散文化的方式和琐碎的视角对透纳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真实展现

做到了艺术与生活的平衡

将一个有血有肉的复杂灵魂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

由于透纳被誉为「光的大师」

因此迈克·李为了生动表现透纳的生活和创作常态

在镜头中精准把握了光线和格调

生动还原了透纳作品里的风景与构图

营造出一种维多利亚时期水彩画般的梦幻质感

 约翰·透纳本人相貌粗陋

不但自己因此很少画自画像

甚至被画过《自由引导人民》的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描述为:「英国农夫般的外貌

穿着肥大的黑色外衣、宽大的鞋子

举止生硬而冷漠

」为此

导演专门给角色定制了衣服和发型

再配合蒂莫西·斯波粗短臃肿的身材

一个邋遢滑稽的形象跃然屏上:像个笨重的怪物般咳嗽、颤抖

下嘴唇骄傲地撅着

流露出对世俗不以为然的神情

 为了找到透纳的感觉

斯波特意向英国艺术家蒂姆·怀特求教

一学就是三年

包括艺术通史、美学理论、颜色调色、绘画技法、以及透纳的标志性画法

直到有一天居然以假乱真地临摹出了透纳的名作《暴风雪——港湾出口的蒸汽轮船》

而且为了模仿老年透纳的嗓音和状态

斯波大部分时候都在含着一口老痰说话

甚至一个月不洗手不洗头

指甲和脖颈散发出难闻的恶臭

正是其完美地诠释了约翰·透纳

戛纳影帝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约翰·透纳

称得上是「天才」与「怪物」的结合体

在绘画领域

透纳是个十足的天才

他在绘画史上的主要贡献之一便是将风景画与历史画、肖像画摆到了同等的地位

比如在影片里出现的《奴隶船》、《暴风雪:汉尼拔和他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中

人物在大海、巨浪、暴风雪等狂暴的自然现象面前显得无比脆弱渺小

折射出透纳悲观的自然观:人类永远无法与大自然较量匹敌

无怪乎英国诗人丁尼生评价他是「风景绘画中的莎士比亚」

 他另一大贡献是对后世印象派的启发

晚年的透纳自成一派

距离精致有度的学院派主流渐行渐远

对色彩、光线和大气的理解更加提纲挈领

画出了一大批抽象性的风景画

就像片中表现的那样

虽然被当时的论调讥讽奚落

然而却比印象派先行了半个世纪

莫奈、雷诺阿等后辈们都没有忘记这位卓越的英国大师在光与影的道路上早就走在了他们的前面

 这些成就与透纳本身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是他对绘画的痴迷

影片中的透纳几乎不是在作画就是在去取材写生的路上

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荷兰、丹麦

无论崇山峻岭

还是峭壁险滩

到处都有他的足迹

每次旅行归来

总携回大量的草图笔记

成为他日后作画的原始素材

其次是良好的人文素养

历史上的他有着为画配诗的习惯

时而引用他人的诗句

时而自己临时发挥

颇似中国画中诗画交融的传统

而影片中亦有他吟诵诗篇以及与女琴师谈论音乐的桥段

是这些素养奠定了他的创作品质

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

那就是透纳有着一颗敢于尝试、格物致知的好奇心

比如他为了探索色彩

会将日常食材、口水浓痰掺进颜料里作画

影片中的他甚至直接向画板吐痰;又如67岁的他让水手将自己绑在轮船的桅杆上足足四个小时以便观察暴风雪

后果是得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再如他生活的时代正值工业革命时期

火车开始大量出现

他敏锐地将其纳入视野

为风景画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影片中还安排了一幕有趣的场景

身兼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萨默维尔夫人前来拜访

当场演示了让铁针带上磁性的实验

或许这便解释了透纳暴风雪的画法是受了电磁学理论影响的传闻

 可是在生活上他又像是个怪物

透纳的自理能力很差

50多岁了还要父亲为他打理日常起居

从采买画具到处理业务、甚至连刮胡子也要老爹代劳

而在情感上

他认为婚姻与艺术不能共存

因而终生未婚

直到死后公布遗嘱

众人才知道他曾与一位朋友的遗孀生过两个女儿

在影片中

他和这位丹碧夫人分居多年、势同水火

虽然自己靠卖画不愁吃穿

但对两个女儿却漠不关心、一毛不拔

他还时常光顾妓院

把陪伴照顾自己多年的女佣汉娜作为泄欲工具

影片并未回避透纳粗暴无情的一面

真实表现了他的七情六欲

他对艺术的狂热

同他与生活的格格不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约翰·透纳于1851年12月15日在伦敦切尔西的家中逝世

望着从窗口洒进屋内的光芒

留下了「太阳就是上帝!」的最后遗言

与史实相符

影片中陪他走到人生尽头的正是他晚年的伴侣布斯夫人

而老宅中只剩下女佣汉娜孤苦伶仃的佝偻背影

透过斯波的眼睛和他手里刷刷点点的画笔

我们见识到了透纳充满争议却又辽阔壮丽的一生

《透纳先生》中没有美丽的女人

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

但仔细回味

全片渗透着淡淡的伤感

亦不乏宁静致远的和谐韵律

 多说一句

透纳生前有一桩未了心愿:创立基金扶助有才华的贫困青年艺术家

直到1984年

泰特美术馆帮他实现了这一遗愿

用「约翰·透纳」这个名字命名了英国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奖项

对了

影片里这位大画家还有另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当有一位商人准备出价10万英镑购买他所有的作品和手稿时

透纳断然拒绝

云淡风轻地表示要全部无偿捐赠给国家

 「我希望以后能见到自己的作品在同一个地方展出

所有的画都能免费地被公众欣赏

」 ♑

提灯看刺刀

文章

7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