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电影《舌尖上的新年》
于2016年上映
由陈磊 邓洁 导演
编剧
影片讲述了从海风肆虐的温岭石塘
到微风娴静的苏州园林;从崇山峻岭中的重庆酉阳
到祭神传统深厚的闽南;从黄土高原上的古老城墙
到香港最后的村庄元朗……为了找到最诱人的新年美食
《舌尖上的新年》剧组脚步遍布全国35个地点
寻访到60多种美食
拍摄了10000多分钟素材
最终85分钟的成片中呈现出24个地点的43种美食
其中
2/3的出镜美食是最资深的饕餮之徒都未必熟悉的
《舌尖上的新年》:眼耳鼻舌身意
色声香味触法 文/田金双 佛法有云:“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追逐五欲六尘
体会“色声香味触法”
借用民间的老话说就是:食色生香! 由陈晓卿担任艺术总监
陈磊、邓洁、李勇执导的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很有情调地调情
不经意间触及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情绪
或者说思乡情怀
过年的时候
别人在吃什么?现在
这个问题有答案了
由《舌尖上的中国》原班人马
中国国家地理团队原创的《舌尖上的新年》历时两年
历经30多个省份拍摄
可以说
该片是一部与中国传统文化、美食文化和“年”文化有关的美食地图
让你在“年味儿”中恶狠狠地在心尖上体验一把酸甜苦辣
相比《舌尖上的中国》
这部《舌尖上的新年》是一部关于“重回时间”、“寻找年味儿”的纪录片
该片透过中国广袤大地上奇绝的年货食物
串接一个个新年故事
展示东方的文化习俗
用鲜活的镜头语言保存一部民族生活史和文化档案
带观众重寻旧日的习俗和年味儿
往大了说
纪录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说的是美食
讲的是文化
说的是民俗
讲的是怀旧
往小了说
该片声色香味俱佳
真的很有年味儿
我不知道
一个午夜静静地蜗居在陋室中爬格子大口大口吞食馒头的瘦男人
和一介酒意微醉莽汉武夫究竟有什么分别?如你所知
中国人历来看人下菜碟
过分强调“分别心”
但就《舌尖上的新年》这个纪录电影名字背后的中国美学精神和诗意语境来看
可以说
未及出招
输赢已成定局
换言之
这部电影成功之道显然是不失时机地借助“年味儿”成功地打动了所有中国人的五欲六尘
不是吗?舌尖辅以新年佐料
几个感性或严肃词汇的性感叠加
创作团队用自己的光影世界和民间美食文化不经意地让我们体验到一次声香色味文化之旅
这种性感的镜头和精神表达
就像看资深食客翻看沈宏非的食美专栏
酸甜苦辣咸
五味俱全
委实一个“爽”了得! 纵深分析
《舌尖上的新年》吸晴是一种必然
毕竟
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大国
不管从李白等文人墨客酒意诗性的美食篇
还是刘备曹操青梅煮酒背后的莫测风云
不管是鱼肉乡里横行天下的“霸王餐”
还是饥鸿遍野的草根和观音土
抑或江南水乡温文尔雅的美食……大都离不开一个“吃货”
大都脱不过一个“吃”字! 也许只有吃
才能将中国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而就《舌尖上的新年》这部纪录电影的风格来看
现代独白和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不乏古典美学的味道
自然景观、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皆有猎涉
只不过
相比《活着》等民生影片
这部纪录片拍得显然有些过于唯美
过于理想化
给我们构建了一个乌托邦式、陶渊明田园式的美好中国
其实从远古洪荒到唐宋元明清再到当下
在中国
美食文化永远是一场可怕的战争
从官场上的大吃二喝到小弄堂里平民式的油条
从毒大米到地沟油
目光过后
触目惊心
不过
也正因为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之大
也让《舌尖上的新年》看起来很美
看上去更美
很思乡很怀旧
不经意地打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俗话有云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相比此语
我觉得《舌尖上的新年》其实描绘的是古典的中国
田园的中国
哀民生之多艰
美食也便成了一个美丽的信仰和精神传说
之所谓
六根追逐五欲六尘
“眼耳鼻舌身意”皆有影射
由是
如果说展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美食文化和“年味儿”的《舌尖上的新年》这部影片成功的话
成功的关键则是借助“年味儿”和美食“富有情调的调情”
让每个“中国吃货”或“不是吃货的吃货”都性感地从中看到自己或经历
这就是整个中国美食的真相
眼耳鼻舌身意
色声香味触法
饕殄盛宴
食欲大开
你所不知道的过年味道
立刻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