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
美国犯罪/剧情/历史电影《恐袭波士顿》
于2017年上映
由彼得·博格导演
乔舒亚·泽图默 埃里克·约翰森 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聚焦于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事件
马克·沃尔伯格饰演警长汤米·桑德斯
他和幸存者、第一线应变人员和调查员一起追捕制造爆炸案的恐怖分子
以防他们再一次袭击
在《正义联盟》尚未组队的2013年
世界还需要变形金刚的“影子”以及“STRONG”们来拯救…… 开头觉得有点闷
但是没办法
都一个套路
大小人物背景介绍
铺垫情绪
烘托自然、朴实与美好
随后
该来的来了
砰!砰!伤亡惨……被剪掉了
接着“英雄主义萌芽”
大家开始频频“马泽法克”
直到电影完全结束
包括“彩蛋”里负责致辞的球手也十分励志(?)地“法克”了一句……(不好意思
我只知道波士顿红袜队
但是具体球员不认识……David Ortiz……) 事件本身已经过去四年左右了
美国上映后
大概一年过去了
此刻国内才终于上映
也不知道图什么…… 就犯罪过程而言
手法很简单
结案过程也并不复杂
也没有过多意外和看似离奇的点
完全是等待时间自然来宣判结果
于是
我们中国本土观众能从电影里读出哪些关于事件的反思呢?或者
就是哪些单纯的感受呢? 首先
电影指示了一些我们基本上都能达成共识的情感:同情事件的受害方
对惨剧表示遗憾和悲伤
对一切非正义的行为表示绝对的愤慨
对团结一心、坚强互助的精神与态度倍感鼓舞
在此基础上
观众还会因为电影情节
对那些敢于在危难之中尽职尽责或伸出无私援手的人们表示诚挚的敬意
STRONG的道理就是这样
不在于个体力量有多大
而是参与度要广
如果以上大致划分的两类意识(对于事
对于人)
还可以让身为绝对旁观者的你睡着的话
那我们简单聊聊下面的内容
大体上看
美利坚人道主义主旋律响起
没啥好挖的
但是我看到
片方确实埋下了一些对深层内容的思考
居然折射出了些许讽刺性(或许同时暗含了“讽刺化”的警示作用)
使整个看似平庸的电影超出了单单以情感加画面感为冲击元素的效果
当然
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觉得
这些“暗示”显而易见
甚至不排除有人会对电影内涵下所讨论议题的深度表示失望
不管是有意“抗拒”的
还是无奈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
我认为电影最终呈现出了“点到为止”的加分效果
反而保证了既不失分量
又兼顾“情理”
也足以突出人人都能广泛认可的主要矛盾(约等于……中心思想?)
更让我全程无困意的是
你能读出一份看似“不合时宜”的“黑色幽默”
使惯性思维下的“肌肉视感”不再僵硬
更具“赏心悦目”的弹力和活力
当然
除了表达美国人民向来积极对抗挑战、生活本就充满“调侃”和刚刚提到的“讽刺性”表现外
这些不间断插入的碎片状的小料
也可以唤醒“敏感”人士对各种问题加以更深刻探究的冲动
你可以选择“借景”反思
也可以选择单纯于看这部电影的过程……总之
这部电影完全赋予了不同观众可自由“伸缩”的体验需求
使各路声音均可以附上相对满意的评价
生活
本该乐呵
在此
我并不想评判谁
我只想说
两声“砰”“砰”过后
没有一方值得说自己胜利了…… 现实已然发生
它伤害了所有人
不管你当时在不在事件中心、与那些不巧在事件中心的人有无任何程度的联系
至少
就像前文提到的“共识”一样
如果我们保持最初的人性
追求最美好的愿景
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会见面
更没有理由不会共建一个最美丽的家园
现实是
我们总会见面
因为各种原因而见面
但发生在2013年波士顿的“见面”
似乎不该是仅仅教会人们如何去坚强那么简单…… 痛定思痛
面要广
以后才能少一分痛
多一分从容
解开套环
确实比把两个环套上要难多了…… 我隐约记得
2013年的波士顿马拉松
有不少中国的商界名人在现场参与
当袭击发生时
他们离真正的现场到底有多近
谁也不好考量
也没有过多意义去测算……但是他们一个个都自觉成了国内媒体的“驻地记者”
用“最快、最新、最猛”的“第一视角”
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幸免遇难”的、又看到了“多么多么惨烈”的情形
甚至有人拍着胸脯说自己似乎和嫌疑人曾擦肩而过……呵呵
那请各位也像马爸爸一样
拍个电影来唤醒人间大爱吧! 让我们以“哪里有变形金刚的‘痕迹’
哪里就有UA紧身系”作为本次评论的结尾吧
对了
马丁·路德·金的那件“名人轶事”是真的吗? E-Flashx微信iSee电影isee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