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剧情电影《艾菲·格雷》
于2014年上映
由理查德·莱克斯顿导演
艾玛·汤普森编剧
影片讲述了John Ruskin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知名艺术家、诗人、批评家
不过让他成为舆论焦点的却是与18岁少女Effie Gray的婚姻
两人结婚6年之后Effie提出离婚
理由是两人“从未真正成为夫妻”
这桩官司成为一时谈资
John Ruskin承认两人从没发生过性关系
但辩护说妻子的“某种状况”破坏了他的激情
离婚后
Effie嫁给了受John Ruskin一手提拔起来的画家John Everett Millais
影片《艾菲》透过Effie的视角
破解6年无性婚姻的谜团
(非影评
纯粹剧透作文
慎入)《艾菲格雷》很闷很慢
在这样的节奏下
那种永无止境的压抑感被进一步放大
内心的纠结仿佛被拉得老长
呼吸亦不畅
《艾菲格雷》的有分无缘让我联想起《纯真年代》的有缘无分
不一样的真情空负
暗哑无声
却一样的道貌虚伪
扼杀人性
那些徒有其表的所谓贵族
用一件件奢靡华丽的外袍
粉饰着一颗颗暮气沉沉、麻木不仁的心
抬着尖酸刻薄的下巴
昂着自诩尊贵的头颅
以蔑视的眼光斜睨着那些低贱贫寒的人们
在孤芳自赏的陶醉中正襟危坐
那就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吧
空洞虚幻缺乏实质
没有生命的勃发
没有灵性的滋长
只有符合标准的形式和外表
名声是赢得社会地位最重要的基石
而名声的获取却与真诚无关
所有虚华的装帧都是攫取崇敬艳羡的工具
人们也习惯于向那些绚烂耀眼的表象奉上虔诚的谦卑
烂俗的复制和冷漠的高傲成为主流的高端时尚
对真实的追求反成为世所不容的异端邪佞
那些在显贵的圈子里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人们
没人关心和探索表象背后是否蕴含真挚的感动
《艾菲格蕾》的女主人公是个情窦初开的美貌少女
明眸流转
唇角微扬
是搅动一池春水的心悸
那个男子高大俊逸
风度翩翩
像所有少女梦中的模样
更何况他还才华横溢
世人敬仰
是怎样的幸运才让他对出身卑微的她一见倾心?他对她的温柔和赞美
让她误以为天赐的幸福触手可及
他如神明一样让她仰望
他的垂青、他深情的凝望是花样岁月里最甜蜜的回味
他的作品都以她为载体是她最神圣的骄傲
为了这样的良人离开父母和妹妹
再沉重的悲伤都可以用对未来的美好畅想来淡化
伦敦
那个从未到过的繁华都市里一定有一个更温馨的家在等待自己
第一次与这个憧憬的男子相伴同行
他对她明媚容颜流露出的痴迷、停留在脸颊上那一刻的轻柔触碰让她心跳
他的沉醉让她遐想
狭小的马车空间似乎装不下她巨大的幸福
未来婚姻向她展现出了一番无限甜美的景象
尽管公婆的接待似乎昭示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信号
但她的丈夫是个听话的好儿子
是个功成名就的画家
有着令人嫉妒的家世
这一切都已经令她激动不已
到家的第一个晚上
妙龄的妻子怀着爱意和敬意
惴惴却欢喜地将无暇的自己奉献给丈夫
却换来了丈夫的冰冷背影
从此
她的生活莫名坠入阴郁
开始了漫长的寂寞
她或许是他笔下的灵感源泉
画中的女子惆怅幽怨
直至绝望地漂浮在水中随波逐流
静待沉沦
他的感受都在笔端淋漓尽致
但面对妻子的孤独他却无动于衷
甚至对她的依恋深恶痛绝
嗤之以鼻
他生在父母的设定里
长在父母的规划里
只有那些技法玄妙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才是唯一的欢愉
可以用来交换父母的首肯与旁人的赞赏
真情是他无力体验的不可知
他从来不明白其意义所在
他的父母用他们的教育为爱做出了最严酷的诠释
妻子孤单也罢、患病也罢
都不能成为乞求他垂怜的理由
他是为作品而生的天才
天赋使命只为创造不朽而存在
他冷眼旁观着妻子的枯萎绝望
古井无波
冷若冰霜
仿佛她是一件他丢不掉的恼人物件
他娶她只是因为她是画家笔下精致的素材
只是因为父母之命
可以令家庭结构更趋完美
那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艺术家所需要的符号
他对她无情爱之心、道义之责
她除了贴着身为他妻子的标签以外从来都与他无关
可即便如此
这连把玩都毫无逸致
如久置沾尘的摆设却也依然不容他人染指
那会玷污艺术家的名誉
可叹艾菲正鲜花般的年纪
却迟暮待毙
未来的岁月一眼就能看到头
都是无边的寂寥与绝望
死水一滩
永无波澜
她的内心强烈地渴求改变和突破
差一点
这种挣扎的欲望让她陷入泥潭
那年轻人的轻浮冲动谁能保证不是另一种无望生活的药引?幸之
她终于知道
只有发自真心的关怀
那为她的哀怨而悲伤愤怒的牵挂
那只在她孱弱时伸出的手才是她最有力的依靠
在漫长的等待和放弃之后
在那个率性敢为的东湖夫人的鼓舞下
她尚未僵死的灵魂渐渐复活
只要这世间还有一颗真诚爱她的心在等待
她就可以为爱觉醒
告别六年的可笑婚姻
她的勇敢与机智为她赢得了后半生的精彩
留下了一段传奇
女人
应该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