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情/剧情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
于2014年上映
由郭敬明导演
郭敬明编剧
影片讲述了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大学毕业进入职场
开始了新的旅程
原本离开了姐妹们
准备和堕落的男友席城离开上海的南湘重新回归到姐妹们身边
顾里率领众人搬进了新的别墅
大家继续着同一屋檐下的乌托邦生活
林萧、顾里陪同宫洺参加罗马的时尚活动
还叫上了南湘和唐宛如
又在罗马遇上了顾里的混血表弟Neil
然而当林萧回到上海
却接到了男友崇光癌症复发不幸去世的噩耗
几个月后
终于振作起来重新开始新生活的林萧却遇到了一个总是让她莫名想起崇光的外国模特陆烧
与此同时
顾里从未见过面的亲生弟弟顾准突然出现
手握顾家20%的隐藏股份
他告诉顾里M.E有一个巨大的财务漏洞
姐弟两人联手想要夺回被M.E收购的盛古公司
顾里说服姐妹们借着宫洺生日暨M.E周年庆的机会去宫家老宅偷取关键文件
一切会如她们预想的那样顺利吗?一个最漫长难熬的夜晚在静静等待着她们……
《小时代》里的上海
绝非物理意义上的上海——当然上海在光学意义上的都市景观有许多都进入了影片
但是
那真的是上海吗?或者换句话说
《小时代》里的上海“是不是”上海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么?当然有意义
上海曾经负担了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电影中心的重任
在1949年以前
上海不仅是中国
甚至还是整个亚洲的电影中心
就中国电影史来看
可以粗疏的说
香港电影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上海电影的余荫下渐次奠基的
直到数十年后北京的崛起——就1949年后的内地电影环境变迁而言
我们可以理解为电影中心从上海转移到了北京(香港充任了“二传手”的角色)
《小时代》正是在北京作为中国电影中心时
一次上海影像叙述的逆袭
从制作方的构成来看
固然有台湾的幕前幕后工作人员
但《小时代》的制片、发行、宣传营销等核心团队都来自北京
只有导演和外景地设在上海(当然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做个不恰当的类比
这是一次来自北京的电影人和电影资源在上海的一次“殖民”式制片行为(北京在此不是户籍或注册地意义上的概念)
《小时代》的主角是居住在上海弄堂里的上海本土女孩(类似石库门居住区)
校园场景发生在上海的大学里
除了陆家嘴等传统地标
还能看到1933等新兴的时尚场所入画
当然
作为一部青春偶像剧式的“小鸡电影”
《小时代》里的都市本来就是一个流光溢彩的奇观式空间景观而已
无须夯实
你可以把《小时代》理解为发生在任何一个内地都市——但是
从片头就开始的明确的上海地标景观展现还是让这部电影无法与上海脱开关系
事实上
《小时代》中这种“去上海化”的上海景观处理
正是上海作为景观的本来意义之一
在《小时代》所遭遇的价值观批判大潮中
物欲横流的拜金主义成为其主要罪状之一
电影是否真有这个问题
在此暂且不表
但那些奢侈浮华的场景营造(当然在很多批评者看来是充满暴发户山寨趣味的)
却勾连着中国/上海电影史上早已有之的城市景观与价值观的隐秘关系
《小时代》作为一部主要定位于少女观众、主要塑造少女和少女偶像形象的“小鸡电影”
片中那个不无架空的上海
某种意义上就像是一个浓妆艳抹的“洗剪吹”少女
空洞、虚荣
徒具一副美艳的皮囊
有论者在评述上海老电影时曾指出:“将都市与女体联系在一起
或者更正确的说
是将都市想象成一个浪荡性感或邪毒的女人
不仅意味着对上海都市的社会批判
而且暗含了对以摩登女性为代表的女性性向的否定性评判
”《小时代》引起的价值观大批判
其实也可以在上述论断的逻辑下得以推演——对许多论者而言
《小时代》所营造的物质主义(上海)景观当然是“邪毒”的
整部影片就是一只浪荡性感的“小鸡”(从片中人物来看也可以说是四只)
这几乎一定会导向社会批判(所谓“小三小四小五”
抱歉“上海”在此被陪绑了)
而所暗含的对“摩登女性”为代表的女性性向的否定性批判
则通过对《小时代》“女里女气”、“花瓶无演技”、“美男卖弄胴体”等方面的吐槽释放了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
有种“政治不正确”的观点认为:当代大众流行文化本来就是以女性为主要消费者的
《小时代》的“女里女气”正好对榫
于是
上海在《小时代》里再一次被作为银幕想象的客体
这已然是上海成为电影重镇以来的不变宿命
《小时代》引发的价值观批判
几乎复活了一九五零、六零年代工农兵文化对于“上海滩”的猛烈抨击——如果把《霓虹灯下的哨兵》和《小时代》联系在一起看
后者所宣扬的生活方式几乎就是前者的打击标靶
不过《小时代3》片尾最后的彩蛋里把上海描述成“死神之城”
几个上海地标组成的图案变成了投射在上海上空的死神阴影
颇为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