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低压槽:欲望之城》解说文案_分析影评-《低压槽》渣渣辉玩砸了,徐静蕾雷死了!

时间:2024-05-31 00:30:01 上传:¥#我永远你# 字数:3472 字

中国剧情/犯罪电影《低压槽:欲望之城》

于2018年上映

由张家辉导演

张家辉 文宁编剧

影片讲述了“孤城”是一座浮华却堕落的罪恶之城

警方卧底于秋在上司阿占的运筹帷幄之下

成功斡旋于多方黑恶势力之中

长期卧底生活也让于秋渐渐迷失自我

然而

于秋内心对惩治罪恶的欲望从未消减

他重整旗鼓决定回归

而这一次

阿占给他的任务竟然是调查罪恶之城背后最邪恶也最神秘的黑手、令人闻风丧胆的头目——“老板”

通过一宗儿童绑架案

于秋和阿占终于摸清老板底细

对方已经控制了商界和黑道

更将势力渗透至警方权力高层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于秋在追查过程中已经踏入老板设下的重重圈套

腹背受敌的于秋在层层迷局之中

似乎被推向更深的绝望之中

文/列文毒舌君当初看到《低压槽》预告片的时候

就有不祥之感

影像的风格化与枪战的火爆感

似乎都没有什么吸引眼球的能量

等到正式上映发现果然如此!虽然能够看出本片作为继《盂兰神功》和《陀地驱魔人》之后

第三部张家辉自导自演的作品

意图在商业上更进一步

展现出更多、更火爆的动作场面

同时在风格化上更进一步

用强烈的浓重影像来彰显个性

但是

《低压槽》显然是一部“眼高手低”之作

一切想要发挥出的优点

都以比较糟糕的、令人观感不佳的方式呈现在大银幕上

结局又比较荒诞和雷人

这样的影片可喷、可睡

就是无法让人有爱

下面这篇“分析影评”

毒舌君就来具体聊聊本片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先聊动作戏吧

《低压槽》称得上是从头打到尾了

不仅子弹横飞、场面火爆

张家辉的功夫身手亦有展现

虽然枪战戏的场景设计稍显简陋

但追车戏明显是砸了钱的

讨好动作片影迷的态度不可谓不端正

但这也是最让人郁闷的一点

如此火爆的枪战和动作场面居然让人看起来并不觉得兴奋和刺激

按说港片也算是有深厚的枪战片传统了

吴宇森式的浪漫暴力范儿枪战片其实许多香港导演都会玩

而近几年《逆战》、《风暴》、《寒战2》等香港枪战片

又吸收了好莱坞枪战片的写实拍法

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应该都算是比较成熟了吧

但《低压槽》的枪战戏除了一味火爆

让人感觉一点经验传承和技术含量都没有

基本上就是乱打一通

张家辉更是仿佛有“不死光环”附体

一个人简直就能横扫一支军队的架势

这种纯靠玩猛的火爆感真的看起来不吸引人

反倒让人有昏昏欲睡之感

​​​《低压槽》的动作戏不吸引人

导演、动作指导和摄影师都要背锅的

既然是这种江湖范儿的枪战片

像吴宇森那样给张家辉设计一些潇洒炫酷的开枪动作很难吗?这不仅仅创作一些具有视觉美感的动作和镜头这么简单

同时也是对观众心理认同的构建

像周润发那种开枪动作倍儿潇洒倍儿帅的人

观众才能在心理认同他很能打嘛

出现一个打十个、一个打一百个这种动作场面才不会让人感觉离谱嘛!但《低压槽》却成为一个反面典型

就拿张家辉跟着苗侨伟这个老大

大战林雪的那场“洗衣房枪战戏”来说吧

两方同样是火力全开、不怎么闪避的对射

明明林雪的人比张家辉那边的多几倍

但对射起来咋就光是林雪那边的人死呢?张家辉这边兄弟几个的“不死光环”一直撑到最后

林雪那边人都死完了

还有张家辉这一个幸存者

这种打起来毫无技术含量和说服力的枪战戏

让人从一开始就对本片产生了不良观感

导演和动作指导拍枪战戏的时候到底是咋想的啊?难道说他们觉得仅仅凭借不怕死的血性与火爆就能吸引观众?​​枪战戏没拍好不是令毒舌君倍感遗憾之处

追车戏才是!因为枪战戏反正就是乱打一通嘛

倒是追车戏真心下了不少功夫

张家辉驾车跟黑帮进行雨夜追逐、最后驾车飞跃大楼

撞进另一栋大楼里

有点《速度与激情7》类似场面的意思

还有后来张家辉驾车跟警车上演闹市大追逐

在警察的围追堵截中凭借高超车技把警车搞得人仰马翻

巧妙逃生

片中追车戏的设计明显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

目测也是整部影片中动作戏最烧钱的部分了吧

但这些追车戏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精彩感

但同样也没拍出足够吸引人的感觉

不知道是摄影还是剪辑出的问题

还是节奏感和氛围营造的问题

明明让人看到了一些精心设计之处

但就是无法感染观众

无法让人看得嗨起来

​​​动作戏不精彩

甚至整部影片都让人游离于故事之外

最大的锅应该扣在导演对于本片的风格化与背景设定上——类似于《罪恶之城》那种浓重色调的影像

以及架空世界的背景设计

不是说不能玩这种风格化

不是说不能玩个性

而是说玩个性、玩风格的标准是很高的

需要从服化道布景

再到摄影剪辑等幕后各个层面的全方位配合

再加上导演将之进行统一的风格化捏合

才能产生出独特的风格效果

而稍有不慎

风格化构建不足甚至失败

就会让影片氛围变得异常疏离和怪异

让观众完全无法代入

从动作戏到情感自然都无法感染观众了

​而《低压槽》就是这种风格化构建失败的典型

浓重的影像调子既没有任何美感、又没让人感受到什么犀利的个性化锋芒

而是让人感觉画面和角色都十分粗鄙

“低压槽”的天气设定也让场景总是处于阴雨之中

导致影片画面的清晰度不佳

毫无视觉愉悦感可言

而这种压抑沉郁的影像

也让人在观赏动作戏时无法兴奋

影片还采用了不少的风格化绿幕场景

但布景又没啥精心设计

结果画面尽显简陋粗糙之感

张家辉去见倪大红那场戏里的屠宰场布景

就是挂了一圈猪肉了事

就是这种“简陋粗糙”画面质感的鲜明体现

​​至于片中这个“罪恶之城”的架空设计也显得比较过分和没必要

近几年华语片因为犯罪题材为了规避内地审查

在影片中虽然也出现了一些地理位置不明的虚构城市

例如黄渤主演的《记忆大师》等片

但这种虚构城市的设定架空感并不十分强烈

依然是大家身边熟悉的城市感

但《低压槽》的城市设定

架空感就相当强了

中文、英文、日文大杂烩

各国人种和文化大汇聚

不知道导演最初想达到啥样的目的

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伦不类、莫名其妙

尤其是徐静蕾扮演的幕后大老板角色

本来生在一个标准的日式家庭

长大后咋就变成了个满口中文的妹子了

甚至一句日文都没说过

晕死!《低压槽》证明

这一部糟糕的作品往往是全方位糟糕的

本片不仅动作戏不够吸引人

故事和角色也相当失败

本片的故事性非常弱

一开始就是个俗套的卧底警匪片模式

直到那个外国神秘小女孩出现

才让人感觉剧情稍微具有的一丝吸引力

这个小女孩究竟有何秘密

她和张家辉会发展出怎样一种关系?甚至让人感觉这个小女孩会成为影片的核心角色

结果没想到

在后来的一场枪战戏中

这个小女孩就这么随随便便地死!掉!了!这简直太胡来了吧

既然小女孩这么重要

幕后大BOSS怎么会让她的生命受到威胁?如果小女孩不重要的话

为啥还要派大队人马来找她?而且整部影片中

也就是小女孩跟张家辉有情感戏互动

还以为影片会在两人的情感戏上做文章

没想到小女孩就像一个龙套一样随随便便地死!掉!了!​​此外

影片中正义力量的胜利也太过儿戏

明明是黑道和黑警掌控城市的一切

好人总共就张家辉、何炅和余男这仨人

想要把他们统统灭掉简直轻而易举吧

结果却是张家辉一路杀到大BOSS徐静蕾的老巢

直到把徐静蕾逼走

最后就是靠张家辉一路不要命的猛冲猛打

再加上大BOSS徐静蕾的自我寻死

甚至把黑帮大业拱手交到张家辉手上

而张家辉决定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做好事

这座“罪恶之城”就这样被逆转了

导演和编剧胡编乱造的水准简直令人发指啊!本片的角色也相当没看头

甚至徐静蕾扮演的大反派天雷滚滚!张家辉全程摆着一张扑克脸

长发造型又让人感觉相当油腻

而且片中的底层黑帮大多数都是这种油腻造型

影像风格一味在装酷

就不能让角色的造型也酷一点吗?影片最后张家辉以短发造型出场

就明显让人感觉顺眼很多啊

看来本片在造型上摆明了就是不想让观众感觉舒服了

​​至于有人说看到何炅出戏

毒舌君感觉还好吧

也觉得大家不该把电影外对演员的印象和情绪带到电影里

至少在《低压槽》里

何炅扮演的这个好警探形象是立得住的

表演也挺严肃认真的

比较符合角色

导演选他这么一个小身材小个头来演这个正义探长

也是想“以小见大”吧

虽然身材小

但勇气和胆量都是大大的!​​毒舌君最不能忍的角色还得说是徐静蕾扮演的反派大BOSS

出场戏就吓人一大跳

那种笑容、语气以及小资范儿造型简直就是“杜拉拉附体”啊!感觉她不是跟张家辉作对

反倒是要跟他谈恋爱似的

一上来就把人雷得外焦里嫩

这个角色的思路更是奇葩

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

她都在派人追杀张家辉

见了面之后好像就放过张家辉了

甚至对他全盘托出她操控城市的所有内幕

最后甚至是有意寻死一般让张家辉把她给毒死

然后把幕后大BOSS的权力转交给张家辉

如此脑残的大BOSS

简直跟《雪国列车》里的大BOSS有一拼啊

都是把至高无上的权力

交给一个一直在跟他作对的人

这样的大反派简直要把人看崩溃了

​​而片尾彩蛋似乎有给徐静蕾扮演的大BOSS洗白的嫌疑

两人在之前已经有偶遇

似乎在暗示徐静蕾内心也有光明一面

早就有意把权力交给张家辉

让他来用权力将正义重新带回这个“罪恶之城”

但大家还记得徐静蕾此前是如何残忍地对待那些小孩子的吗?这样的角色都要洗白

影片的三观简直崩到姥姥家去了!(文/列文)

¥#我永远你#

文章

8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