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视剧解说

《菲洛梅娜》解说文案_《菲洛梅娜》:良善的力量

时间:2024-10-22 18:00:04 上传:终究错过 字数:1609 字

英国|

美国|

法国传记/剧情电影《菲洛梅娜》

于2013年上映

由斯蒂芬·弗雷斯导演

史蒂夫·库根 杰夫·波普 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来自真人真事

讲述了一位妇女跨越五十年的寻子之旅

1952年

怀孕少女菲洛梅娜被送往爱尔兰的一座修道院

产子后被迫母子分离

在隐瞒了秘密50多年后

菲洛梅娜来到美国寻找孩子

没想到却得到令她震惊的结果

(芷宁写于2014年3月28日) 有什么比把一个幼小的孩子从深爱他的母亲身边生生带走

更能伤人心的?有什么比看似慈善的宗教人士将孩子卖掉

更能毁坏虔诚教徒的信念的?还有什么比母亲千里寻子更具有人类心理最基础的需求的?英国影片《菲洛梅娜(Philomena)》截取了一段不堪的真实事件

并用洗练成熟的光影手法将寻常而激烈的人类感情梳理的不同寻常

且平实辽远

该片剧本有着一个巧妙的结构

这样精妙的架构恰能将叙事的紧凑与疏密分配地合乎观影需求

影片的格局不大

虽然因寻子的主题

人物往返于欧洲和美洲之间

但这种地域上的跨度并不使影片显得庞杂凌乱

反而因主题思路的清晰、基本架构的合理而显得有序有致

影片在看似显而易见的寻子主题中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特别是关于宗教信仰的部分

该片交织着两种截然不同立场的对撞和交锋

记者马丁·斯克斯史密斯和老妇人菲洛梅娜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

体现着两个阶层的思维模式和心态

见多识广的记者代表着一些所谓的有识之士

他们基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和阅历眼界

对宗教的虚伪性和欺妄性有着强烈的反感情绪

他们用相对客观和理性的立场

看待被寄予精神寄托的信仰

他们仿佛永远清醒着

永远在批评这个世界的不美好

甚至是阴暗面

他们永远有着理想主义遭遇现实坚壁的愤慨

也正因为如此

此类人的内心总是缺乏最基本的安宁平和

菲洛梅娜代表着那些没受过多少教育

做着最底层工作的普通民众

她终生笃信宗教

即便被那些教条所束缚所伤害

她依旧选择依靠信仰的力量度过人生的艰难

即使年老的她因极度的绝望而恍惚了片刻

但她始终希望自己能获得救赎

一些俗套的爱情畅销小说也能博得她的开心

即便自身遭遇不幸

她依旧相信那些系列爱情小说中所讲述的同一类的爱情故事

而且乐此不疲

在经历了最致命的不幸打击、经过了一系列的挣扎煎熬后

菲洛梅娜依然能津津乐道地对记者提起另一个俗套的爱情小说

这样的结尾反而令人动容

简单而善良的人总能让人叹惋

并衷心祝福她

有人认为菲洛梅娜的信仰和精神境界是她所受煎熬的源头

试问在这个世间有谁不受煎熬呢

那个头脑清晰、通晓冷僻历史的记者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的思虑和精神境界所苦呢? 影片有几处剧情设置颇有造物弄人的意思——儿子在母亲未知的情形下

于弥留之际寻到自己出生的修道院

并选择埋骨于此;而母亲却在未知的情形下

寻找着儿子;记者曾在未知的情形下

近距离接触过担任政治人物幕僚的菲洛梅娜之子……而始终知道母子下落的老修女却一直缄默着

当记者对其欺瞒的行为表示愤怒的时候

修女依旧振振有词

然而

这宗躲在宗教色彩下的邪恶犯罪

最终得到了菲洛梅娜的宽恕

因为她不想和记者一样活得那么不平静

影片的表演部分也令人叹服

该片的故事情节给演员的发挥留下了不小余地

而朱迪·丹奇和史蒂夫·库根都将表演的分寸拿捏得很好

没有因为有大段情绪激亢的戏就肆意宣泄

这中间体现了他们对戏份、角色及其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也体现出他们都是拥有深厚表演素养的演员

库根还是本片的编剧之一

他在片中的表演既衬托了丹奇的角色

也将人物塑造的合情合理

丹奇的表演十分真实自然

令这部根据真实事件和记者书籍改编的影片有了最可靠的再现依托

当菲洛梅娜得知记者曾和她的孩子有过一面之缘时

便不断地询问详情

此时丹奇的眼中闪烁着母爱之光

当菲洛梅娜最终说出原谅的话语时

通过丹奇相对克制又相对动容的语言和表情

观众深切地感受到她说出此话的不易

体会到这短短的一句在她心中辗转过的次数

且每次辗转都是刻下痕迹的

比较欣慰的是影片对主要人物塑造的落点

与其说丹奇诠释的菲洛梅娜是个笃信宗教的虔诚老太太

倒不如说她是一个历经苦难依旧拥有真正单纯善良品质的好人

这也恰恰是影片最具力量的部分

(杂志约稿)

终究错过

文章

7篇

浏览

0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