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剧情电影《佛罗里达乐园》
于2017年上映
由西恩·贝克导演
西恩·贝克 ChrisBergoch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了一个早熟的六岁女孩Moonee和她的朋友们的故事
Moonee和她的年轻妈妈Halley住在奥兰多一个廉价的社区汽车旅馆里
过着艰难的生活
在暑假里
Moonee和她的朋友们展开了一系列冒险
这个世界上
不论何种社会形态
它的结构总是金字塔形的
有居于上层的人
自然也就有居于底层的人
导演肖恩·贝克总是把他的镜头对准美国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
他的最新作《佛罗里达乐园》也不例外
影片主要表现的是一对母女的日常
她们生活在美国奥兰多迪士尼世界旁的汽车旅馆中
母亲哈莉没有正当职业
偶尔向游客兜售劣质盗版香水赚点外快
时不时接受她闺蜜的接济
甚至在她们母女生活的房间从事卖淫活动;女儿莫妮则与她的两个小伙伴在汽车旅馆周围玩玩闹闹
不停闯祸
偶尔还会遇到有恋童癖的老头
这些事情琐碎、没有逻辑
而正是这样的日常构成了整部影片
肖恩·贝克显然想通过这部电影描绘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顺便嘲讽身处城市繁华中心的人们
首先
本片片名原文是Florida Project
而奥兰多迪士尼世界在规划之初就被称为“佛罗里达项目”;其次
影片中有段小插曲:一对巴西夫妇到汽车旅馆办理入住手续时
看到这里的环境与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
便跟旅馆管理员鲍勃闹了起来
妻子提出去别的酒店入住(并说出了几个佛罗里达州知名的度假酒店的名字)
并且宣言绝不住汽车旅馆就愤而离去;最后
孩子们在电影中居于主导地位
影片花了大量笔墨去表现他们玩闹的场景
在他们看来
汽车旅馆周边就是他们的乐园
他们肆无忌惮地玩耍
探险
这里在他们眼中俨然是乌托邦
而成人世界中的种种窘迫跟他们都没什么关系
从而试图用孩子们“纯洁”的眼光来“反衬”成人世界的不堪
可是
母亲哈莉的幼稚与乖张消解了影片辛辣的讽刺
也就是说
哈莉母女的生活困境很大程度上是哈莉自己造成的
与社会无关
他们的生活仿佛是JD·万斯笔下的《乡下人的悲歌》的再演
万斯出生于美国一个底层白人家庭
经历了相当悲惨的童年
他的母亲一直吸毒
酗酒
更换伴侣
时不时毒打他
而且屡教不改
幸亏他的布兰顿阿嬷一直鼓励支持他
他才能坚持努力并最后从耶鲁大学法学院毕业
拥有不错的人生
《乡下人的悲歌》是万斯为自己写的传记
他试图通过这本书证明一个人的生存环境与他是否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
其中
他在书中的引言部分说起了他暑假打工的经历
他在进入法学院前的那个夏天找到了一份搬砖的工作
工作虽然辛苦
但工资并不算低
一个小时有13美元的收入
并且这份收入还有上升的空间
在这家公司干过几年的老员工一个小时至少能挣16美元
换算成年薪有32000美元
比贫困线高出不少
而这样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却很难招到长期工
同时他的一位工友工作态度不好
经常逃班
上班时还经常借口上厕所来逃避工作
最后他当然难逃被解雇的命运
哈莉跟万斯的工友很像
也不爱好好工作
但更过分的是
她从没有试图找一份正经工作
反观她的闺蜜艾什丽
在一家餐馆当服务员
虽然生活过得也不怎样但至少从没为房租发愁
还能时不时接济穷闺蜜哈莉
所以
哈莉这样对自己极不负责同时疏于管教孩子的母亲并不值得同情
但吊诡的是
影片似乎有意维护哈莉的形象
电影中插入了大量他与莫妮玩乐的画面
莫妮跟她在一起玩得很开心
同时
她也从不对莫妮发火
在卖淫的时候让莫妮躲开
禁止嫖客与莫妮有接触
与此同时
电影又将儿童家庭管理局(DCF)塑造成一种接近反派的角色
DCF作为干预者“破坏”了莫妮原本幸福快乐的生活
莫妮只能随她的小伙伴手拉手逃亡到了迪士尼大世界
如此
电影成功把矛盾转移
将哈莉洗白
但无论电影如何洗白哈莉
她人生的底色不会改变
她是个“熊母亲”的事实不会改变
而令人唏嘘的是
“熊母亲”教育出来的一定是个“熊孩子”正如万斯在《乡下人的悲歌》中以“乡下人”的口吻写道“我们自己才是罪魁祸首
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