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
爱尔兰剧情/奇幻/恐怖电影《拜占庭客栈》
于2013年上映
由尼尔·乔丹导演
莫伊拉·布菲尼编剧
影片讲述了克拉拉与艾莲诺是一对神秘娇艳的母女
她们的真实身份是有着200多岁年纪的吸血鬼
她们有时扮作母女
也有时扮作姐妹
合作骗取自己的猎物
与“传统”的吸血鬼不同
克拉拉与艾莲诺并不害怕阳光
可以在白天走动
而且她们并没有尖尖的獠牙
相反用一根可以伸缩的拇指来刺穿猎物的脖子
为了掩人耳目
母女俩来到了一座偏僻的英国海边小城
在这里克拉拉交上一名叫做诺尔的男友
后者的母亲给他留下了一座废弃的海边旅馆
名字就叫做“拜占庭”
在克拉拉的改造之下
这所旅馆成了一座妓院
许多醉醺醺的男子不明不白地在这里丧命
相反
害羞胆小的艾莲诺不愿意滥杀无辜
她只吸取那些失去了求生意愿、只求安然离世的年长者的血液
艾莉诺梦想成为一名作家
并且和寻常的孩子一样去上中学
在那里她爱上了一个叫做弗兰克的体弱多病的男孩
她向他道出了自己的身世秘密
不想到却引来了杀身之祸
招来了自从200年前就一直在追寻这对母女踪迹的吸血鬼猎人达维尔与卢瑟文……
无论在哪个时代
哪个地方
当你要讲述一对美艳无双的母女或者姐妹的故事
总能吸引无数的人
他们可能怀揣着正义理想
也可能动机不纯
但都会搬来小马扎儿仔细听
然后在故事精彩时鼓掌
在故事无聊时唏嘘
不久前上映的《血染拜占庭》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
主角是一对吸血鬼母女
她们以姐妹相称
辗转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
低调地生活了两百多年
我给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不会有《惊情四百年》和《夜访吸血鬼》的地位
但也给同类题材立了块碑
”有一个客观事实可以粗坯地支撑这一评价——这部电影的导演正是当年《夜访吸血鬼》的导演尼尔·乔丹
吸血鬼题材电影被西方导演们孜孜不倦地翻来覆去拍了很多年
电影中出现过无数个美艳的姑娘
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的这些例子——瑞切尔·薇姿、薇诺娜·赖徳、克尔斯滕·邓斯特、凯特·贝金赛尔等等就够观众们崇拜憧憬大半辈子了
《血染拜占庭》中的吸血鬼母女由杰玛·阿特登和西尔莎·罗南饰演
喜欢跑电影院的同学肯定记得阿特登在《007:大破量子危机》、《诸神之战》、《波斯王子:时之刃》里的样子
而好静的观众们肯定对《赎罪》里那个比凯拉·奈特利更出彩的小女孩儿——西尔莎·罗南印象特别深
这对火红热辣的母亲和湛蓝清澈的女儿
与前辈们相比
可能在美艳程度上无法超越
但也绝对为“女吸血鬼”这一群体锦上添花
有人说《血染拜占庭》的故事太过老套且平淡
而且电影对吸血鬼的设定完全颠覆了其经典形象——吸血鬼们没有了各种超人的神力
没有了獠牙
有的只是右手拇指可伸缩的长指甲
吸血鬼也不再能随意把猎物变成同族
而是一旦用指甲刺破你的动脉
就只会吸光你的血
在眨几次眼的时间里把你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
简单地说
《血染拜占庭》里的吸血鬼
除了将吃饭变成饮血并且被赋予永生以外
和普通人类毫无区别
不只外表
就连内心世界也毫无区别
但是我想说
这些颠覆的设定和平淡的故事对这部电影来说是必须的
这两点看似是缺点的地方
实际上是摒弃了很多吸血鬼题材电影犯下的巨大错误——过于注重“吸血鬼”这个身份的外在象征性
抛开你对“吸血鬼”既定概念的理解
仔细思考
你会发现其实大部分吸血鬼
尤其是那些真正“上了年纪”的吸血鬼
他们由于永生且无需烦恼大部分的生活琐事(比如疾病等)
在其身上往往会体现出更多
更纯粹的人性光辉
反倒是真正身为人类的普通人
由于时空上的种种限制而自愿或被迫掩盖了自己的本性
以《惊情四百年》为例
看完全片以后
你难道没有觉得德古拉伯爵才是这部电影里最有人味儿的角色吗?有人说《血染拜占庭》是一部商业文艺片
我举双手赞成
尼尔·乔丹用“吸血鬼”给电影套上了神秘学、哥特风、宗教、情色等等在商业层面百试不爽的标签
又在选角、镜头语言、台词风格和故事构架上交足了文艺功课
这样的良苦用心实在难得
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台词来形容导演的意图——“站着把钱给赚了
”中国赚钱最多的导演之一冯小刚在新书《不省心》里写了一段姜文对自己说的话
“电影应该是酒
哪怕只有一口
但它得是酒
你拍得东西是葡萄
很新鲜的葡萄
甚至还挂着霜
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
开始时是葡萄
到了还是葡萄
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
但没有酿造的过程
上来就是一口酒
结束时还是一口酒
更可怕的是
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
也不是粮食酿成的
是化学兑出来的
小刚
你应该把葡萄酿成酒
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杯又一杯的鲜榨葡萄汁
”窃以为这一段话放到所有的电影人的身上都是受用的
尼尔·乔丹这一部《血染拜占庭》没有完全酿成酒
但明眼人都能看到他在努力地酿
菲姐的《将爱》里有一句“伟大是残酷的衍生”
要做一件伟大的事
必须要先走一些残酷的路
一味地以《暮色》之流为榜样是永远拍不出好东西的
要残酷地抛弃那些虚有其表的辉煌
如此才能从中衍生出真正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