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剧情电影《亲爱》
于2013年上映
由李欣蔓导演
李欣蔓编剧
影片讲述了日企高管陆雪妮面对母亲的离去痛不欲生
夜里常常被各种噩梦和过往的经历缠绕
原来她一直和日本战争遗孤的母亲、还有一个不到5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孤独的雪妮独自处理着母亲的后事
还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和孩子的教育问题
身边除了一个周律师可以 商量以外
没有可以信赖的人
就在远道而来的舅舅取走母亲骨灰的时候
一个从东北赶来的自称雪妮生母的农村老太太意外地揭开了她被隐瞒至今的身世
从天而降的生母打破了她原有的生活节奏
雪妮不得不接受了还有一个亲生母亲的事实
儿子不不也很喜欢这个淳朴而幽默的姥姥
一家人在日渐相处中慢慢地彼此接受
新的生活融化了雪泥孤独倔强的心
为了照顾老人和孩子的感受
陆雪妮决定辞去日本公司的工作
准备换一种生活方式
但是
没想到一次体检和老人的手被扎破使故事从单纯的母女情缘发展成了感天动地的无私大爱
《最爱》、《亲密》、《亲爱》……单看片名
你完全想不出这是怎样一部电影
只默以为又讲了如何凄美曲折的爱情故事
看过之后才发现
这里有亲亦有爱
唯独没有爱情
影片是女性导演李欣蔓通过三位女性即母亲的经历
对战乱后寻根与无血缘关系母爱的摸索
经过很长时间的迷茫冲突之后
最终实现女主角自我成长与救赎
驾轻就熟总是好的
创作者的处女作多围绕自己的个人经历展开
李欣蔓亦不例外
1945年日本战败
住在黑龙江的日本开拓团的村民忙乱逃难
缺少军队保护的开拓团难民逃亡途中死伤惨重
在中国遗留了大量的“残留妇女”与“残留儿童”
这些人就生活在哈尔滨长大的李欣蔓周围
民族与融合
亲情与血缘
爱与大爱
她自然想到创作了这样一部作品
中国人觉得我像日本人
日本人觉得我像中国人
这句话是对影片寻根主题最直白的表述
动荡的不得安生的如汪洋中的浮萍般
中国人陆雪妮面对日本母亲的离去痛不欲生
她虽然身居日本企业驻上海高管
甚至将养父的骨灰从东北移到上海决心再不回那个地方
却依旧无法摆脱死亡、贫穷、流离、被嘲笑的童年阴影
外表的强硬以及工作的强势
都是她的保护衣
为了掩藏她对弱小的恐惧
日本母亲理解她的痛苦
明白她尚未有能力照顾好自己
于是临终之前安排了侦探公司找寻陆雪妮的亲身母亲
对于陆雪妮甚至日本母亲来讲
在东北、在日本、在上海
无论贫穷还是富足
从未有过自己的家
流浪辗转的人生仿佛是这对母女的宿命
风雨飘摇无立足之地
所以工作调遣需要回日本时
陆雪妮直爽地答应了
可是找寻来的“亲生母亲”却不愿远走他乡
“亲生母亲”在影片中是一个稳定的有故土的形象设定
性格也被赋予相对完满的特征
与日本母亲和陆雪妮形成鲜明的对比
正所谓文艺人多愁善感
命运多舛;普通人一生质朴
顺应天命
“亲生母亲”有根基有传统
她会跳二人转
会耍手影
会捺鞋底……虽然年轻时死了丈夫
因为贫穷舍弃了自己的孩子
却并未有中国观念里因为亏欠女儿
无比强烈的自责
她极好地顺应了周围大都市的环境
为与失而复得的女儿和外孙和睦共处积极努力
而当一切趋于平静
导演又为影片增加了新的矛盾冲突
“亲生母亲”非亲生
如何抉择又成为陆雪妮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在这里影片又展现出物质财富的重要意义
小时候母亲会因为穷而忍痛抛弃自己的女儿
长大后女儿是否会因为某种原因抛弃自己贫穷的母亲
决定权永远倾斜于富足强势的一方
只是
没有血缘关系的话
抛弃情有可原
不抛弃皆大欢喜
导演对结局的处理果断又保有余地
非常犀利
文|苏筱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