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犯罪/剧情电影《三块广告牌》
于2018年上映
由马丁·麦克唐纳导演
马丁·麦克唐纳编剧
影片讲述了《三块广告牌》讲述的是一个母亲的女儿被谋杀
然而当地的警察似乎对迫害黑人比寻找杀手更感兴趣
于是她公开叫板这些警察
并拿出三块广告牌谴责他们的不作为
米尔德里德·海耶斯倚在窗边
利落地和广告商瑞德谈妥了小路旁的三块广告牌
食指轻轻一推
帮着窗台上那只仰天挣扎的甲虫翻了个身
请把这个细节印在脑海里
你们会发现这个女人并不像你们看到的那么暴戾
若不是翻看导演的履历
我几乎已经忘记了他当年那部惊艳的处女作《杀手没有假期》
影片最后的桥段极富戏剧性
可以作为「三一律」的典范编入教科书
这并不奇怪
在成为电影人之前
马丁·麦克唐纳是英国皇家剧院浸淫多年的剧作家
还获得过「最有希望剧作家」的美誉
而入行之后
虽然产量不高
但稳扎稳打
导演编剧一肩挑
三部作品个个精彩
各大奖项和提名收获颇丰
可见行家对其的评价——最会讲述关于人的故事的导演之一——着实恰如其分
《三块广告牌》具有鲜明的马丁·麦克唐纳风格
马丁祖籍爱尔兰
经常会将爱尔兰的民俗雅韵运用到作品中
本片伊始的BGM《夏日最后的玫瑰》便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谣
贝多芬曾亲自校订该曲
看它的歌词「当真挚的心已枯萎
所爱的人已逝去
谁还愿留在这荒冷的世上独自凄凉?」
可以说从第一个音符起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三块残破的广告牌孤零零地伫立在路边
看起来马上就要被大风吹倒
在风中凌乱的还有女主角米尔德里德·海耶斯
忍受着女儿惨死之痛
仿佛就是那朵孤独绽放、独自凋零的最后玫瑰
米尔德里德的扮演者是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AKA「科恩嫂」
这个角色就是导演为她量身打造的
据说年近六十的弗兰西斯刚接到邀约时觉得不适合演青少年孩子的母亲
更适合演祖母
正在纠结之时
不料丈夫乔尔·科恩一句话「你闭嘴吧
导演觉得你适合演母亲你就去演吧!」
嫂子果然接受训诫、乖乖听命
说到科恩兄弟
本片某些地方跟科恩兄弟的作品还真有相似之处
比如对于故事发生地的设定、黑色幽默和暴力美学
科恩兄弟常会将事件发生地设在相对封闭的小镇(如《冰血暴》、《缺席的人》等)
这种环境势必会形成特殊的文化氛围
造就一群特殊的人物
有规律地被生活所束缚
而《三块广告牌》亦是如此
密苏里州的一个虚构小镇
鸟不拉屎的地方
人们抬头不见低头见
但导演将地点放在密苏里州还是另有用意的
2014年该州的一个黑人青年被白人警察射杀
引发了全美轰动
影片中狄克森警官的言行也多少反映了这一现象
仔细观影的话
可以发现马丁·麦克唐纳将暴力犯罪、同性恋、种族关系、警察执法、甚至意识形态等社会文本巧妙地编织在故事里
既不显突兀
又妙趣横生
再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大致可归纳成:在荒诞无理的世界
对生死绝望
从而催生出对死亡的一种调侃态度
表现在米尔德里德身上
就是女儿死了半年多真相还未查明
只能跟这个世界决裂
树三块广告牌
提醒警察别忘了职责
这事不查清就永远没完
偏执带出的荒诞感油然而生
而在狄克森身上又是另一种表现
他有种族歧视和恋母倾向
爱看漫画和戴着耳机听音乐
甚至在警局被大火包围时也无动于衷
是一个从价值观到行为举止都与别人格格不入的角色
从审美形态上来说
黑色幽默有一种审丑的功能
有助于观众产生隔岸观火般的上帝视角和间离感受
当我们觉得这些角色绝不可能是自己的同时
又会在内心深处进行自我价值的评判与修正
与这种带有审美功效的黑色幽默相匹配的还有暴力
《三块广告牌》与《海边的曼彻斯特》都是丧片
但不同的是后者丧得隐忍绝望
而本片则是丧极反怒
戏剧界有个名词叫做「直面戏剧」
就是无限逼近
让观众无可逃遁
马丁·麦克唐纳是戏剧大咖
自然将其运用到了电影中
米尔德里德就是他的暴力先锋
在她的世界里
找到残害女儿的凶手是唯一的生活目的
于是她时刻展现爆表的战斗力
分分钟开撕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怼天怼地
警长、牙医、神父
个个是她的手下败将
听听她和威洛比警长的对话
「换做我的话
我会建立一个资料库
每个男婴出生都要留下记录
等他犯罪后就交叉对比
百分百确认匹配后就杀了他
」简直已经不是人话了
同时
影片的推进几乎是一连串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暴力
直到米尔德里德怒烧警察局之后才迎来转折
然而马丁的暴力美学跟那些纯粹渲染暴力的导演并不一样
它是与人性、人本主义、以及人物塑造有着紧密联系的
以米尔德里德为例
为什么她像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
女儿的案子悬而未决是一个因素
但在这之前她的家庭生活早就一团乱麻了
瞧瞧这个曾经的四口之家
父亲习惯家暴
还在外面找小三;母亲酗酒;女儿嗑药
管母亲叫「Bitch」;哥哥管妹妹叫「Cunt」
影片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
米尔德里德的前夫前来劝她罢手
三言两语说戗了
前夫立马掀翻桌子
掐住米尔德里德的脖子摁到角落
而儿子随即抄起一把刀架在老爸的喉咙上
三人这一系列动作之「流畅」、反应之「迅捷」
想必不知「操练」过了多少次
想象一下如此家庭环境
会把一个人逼至怎样的境地? 但是我们还能看到米尔德里德的另一面
还记得本文开篇的甲虫吗?这种段落属于故事主线之外的闲笔
却有点睛之意
类似的还包括她与偶遇的小鹿以及自己脚上那双绒拖鞋的对话
尤其是和小鹿的那一段
在广告牌下侍弄花草的她抬头看到面前不远处居然站着一头小鹿
于是开始和它对话
问它是不是女儿的轮回再世
说着说着悲从中来、独自饮泣
让我们看到了她强悍疯狂之下隐藏的柔软部分
也为她在影片后段的转变提供了性格内因
同样的人物塑造还体现在威洛比警长和狄克森警官身上
他们身上也有戾气
所不同的是前者是受癌症晚期的折磨和困扰
后者更多是性格上的因素
但他们也有闪光点
威洛比临死前为米尔德里德交了广告牌的续租费
一方面有捉弄调侃的意味
另一方面也确实真心希望这个母亲能够得偿所愿
另外还留给她和狄克森两封信
语重心长地安抚他们要消除内心的暴戾
而山姆·洛克威尔虽然在电影宣传上排在伍迪·哈里森之后
但他饰演的狄克森在整部影片的结构上要比威洛比更像是男主角
他暴躁易怒
却也对警长无比忠心
当他读完警长留下的信以及住院时受到曾被自己伤害的广告商瑞德的友善相待后
内心深处的善良也被激发了出来
本片中有一句话「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可以看作是导演为影片定下的主旨
在《三块广告牌》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马丁·麦克唐纳虽然将暴力作为主要的叙事元素
但是暴力不是目的
并且对暴力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暴力?以暴制暴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私人惩恶是否具有合法性?愤怒和暴力也可能反噬自身
带来悔恨与伤害
纵览全片
结构之精致、节奏之流畅
人物设计彼此啮合、叙事动力环环相扣
着实令人击节赞叹
而叙事力量的平衡一直渗透到惩恶的必要性和暴力的理性边界上
正是这一点造就了本片精美有力、非同凡响的结局
叙事的高潮和内涵的高潮实现了完美的重合
米尔德里德和狄克森持枪上路
准备奔赴爱达荷州惩办凶犯
这并非高潮
仍是两人之前一直表现的以暴制暴、私人执法的延续
但下一刻
行驶途中
米尔德里德问:「你确定要这么做吗?」狄克森反问:「不确定
你呢?」「我也是
我想我们可以边走边想
」当米尔德里德如此回答时
影片这才来到了最高点
这两个角色也完成了升华
音乐响起
两人在车里露出了松弛的微笑
彼此达成了沟通与理解
这种顿悟般的启示使人格外舒心
我们知道
追查元凶已然不再是《三块广告牌》的最终目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