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剧情/历史/战争电影《我的战争》
于2016年上映
由彭顺导演
刘恒编剧
影片讲述了影片讲述了一群伟大且平凡的年轻人为了保卫国家毅然决然远赴他乡
在恶劣的环境中英勇无畏的战斗的故事
据说因为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对朝鲜战争的影视创作提出了要求
于是《我的战争》就顺利出炉了
似乎很久没有看到朝鲜战争主题的电影了
自从2000年中央电视台大手笔的《朝鲜战争》电视剧不明原因的不被播出
2001年金山出品的游戏之后
朝鲜战争就成了一场似乎被遗忘又时不时跳出新闻的名词
《我的战争》的战争场面相比以往抗美援朝影视作品来说有三大优点
一是服装道具上很好地还原了当时的场景
阻击五义亭时朝鲜向导的身影一晃而过
当时志愿军到哪里去一般都要带朝鲜向导
毕竟人生地不熟
走错路那是难免的
第一次战役期间
就有42军后勤补给车队迷路后被韩国军队俘获的例子
这一批志愿军战服先飞东京
后飞美国成为了我军第一批被俘人员
二是尊重史实
1951年毛主席曾询问吴瑞林军长
听说你在朝鲜炸石头?吴军长答
在朝鲜炸山上的石头迟滞美军坦克
彭德怀曾电邀高岗来朝实地考察
为的是解决志愿军的口粮和被服
用他的话说:战士打仗死了
没话说
但不能冻死饿死
三是战斗场面还原度高
当然除了为了艺术冲击力的人海冲锋
志愿军在战斗中承受着比美军大得多的伤亡
美军的后勤保障和战地救护是非常了不起的
士兵基本尚不会冻饿
受伤会及时得到救助
而我军因为后勤补给线被严密封锁
口粮弹药上不来
伤员烈士下不去
影片中孙北海对上级说没有吃的
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志愿军副总司令洪学智在回忆录里尚有几天没米下锅
挖老百姓藏得小米熬粥的片段
前线战士的境遇可想而知
《我的战争》立意也比较高
虽然没有达到反战厌战的层次
但是也揭示出了当前社会对历史的遗忘
孙北海在最后关头没有想妈妈、爱人
而是担心会被人民忘记
英雄不会死去
只会慢慢遗忘
抗美援朝以来
人民似乎只有在当时还记得那些最可爱的人
等到胡锦涛总书记下令给所有参战老兵发放补贴和纪念章的时候
老兵已经不多了
直到现在
除了凤凰卫视做一些纪念抗美援朝、越战老兵的纪录片外
主流媒体似乎并不关心他们
尤其是那些曾经的战俘、伤残军人、生活困苦的老兵
基本都成了上访维稳的对象
人民真的遗忘了他们
希望
《我的战争》能让人们的视角再次关注那些最可爱的人
《我的战争》也存在不小的缺点
那就是对战争的描写过于英雄主义
悲情、悲壮有余
但是反战不足
好的战争片
应该是让人感动
厌恶战争
而不是激动地想参战
不过拍到这个份上
电影可能也就不能公映了
《仁川登陆战》算是韩国主流的大片了
按道理来说至少不会拍的比《暗杀》差
可惜全片看下来
只能是比一般的战争电影好一些
甚至比不上《高地战》
为什么呢
因为它的政治太正确了
对于韩国人来说
朝鲜战争一直在延续
虽然停战协议签了几十年
可战争状态依旧
说不定下一分钟
战争又接着开始了
他们对于战阵的记忆非常新鲜
加上金三胖时刻不忘发个飞弹
搞个核试验
提醒韩国同胞
小心点战争就在你身边
《仁川登陆战》的故事从一个谍报小队开始
讲的是深入虎穴
不怕牺牲
完成任务的英雄故事
穿插了母子、夫妻、叔侄的感情戏
赚尽了韩国人的眼球
片中麦克阿瑟的扮演者连恩尼森很好的把一个日本、韩国统治者的强大气场展示出来
历史上
美军对仁川登陆的估计是成功率只有五千分之一
除了麦克阿瑟谁也不相信
为了说服麦克阿瑟放弃这个疯狂的计划
美军参谋联席会议派出了柯林斯、布雷德雷等高级军官前往东京
结果呢
他们反而被说服了
事后
李奇微称赞麦克阿瑟是军事天才
“大胆的设想、专家级的周详训计划以及作战行动中官兵表现出的无畏精神、凌人锐气和战术技巧使得仁川登陆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佳作
”可以说
没有麦克阿瑟就没有仁川登陆作战的成功
依靠强硬的作风和高度自信他完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李政宰饰演的特工队长反而显得很平面化
和三十年前的战争影片的英雄没什么不同
李凡秀饰演的朝鲜海防司令大出风头
演活了一个相信共产主义
内心又有一点向往资产阶级爱情
残忍好杀的朝鲜军官
虽然很矛盾
但是很真实
两部战争片各有优缺点
但是《我的战争》的宣传方真的是太low了
除了网上热炒的老艺术家回韩城
简直是丢尽了国人的脸面
还有一张奇葩海报
好好宣传你的电影
偏偏要挑动民族情绪
而且是仇恨居多的那种
好在现在的吃瓜群众情绪很稳定
也不容易被激动
毕竟战争是残酷的
面对战争一定要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