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美国剧情/科幻/惊悚电影《地心引力》
于2013年上映
由阿方索·卡隆导演
阿方索·卡隆 乔纳斯·卡隆编剧
影片讲述了瑞安·斯通博士是一个天资聪颖的医药工程师
在第一次航天飞行任务中
她与经验丰富的宇航员麦特·科沃斯基一同被任命
但在看似常规的任务中
灾难发生了
两人孤零零地处在外太空……
人从未比在太空行走时显得更为渺小
或更为伟大
——〔美〕蔡斯“我坐在宽广而幽暗的影厅里
看着空间站被卫星碎片如泡沫般击碎
而在太空中听不见任何声音
静默的音乐奏响
我相信、我所看到的、听到的
是一曲人类瑰丽的太空颂歌
真实、悲怆、平静、炽热
”当我在太空的静默之声中回过神来
发现紧攥的手心握了一把汗
以上就是我今天看《地心引力3D》的某一刻感受
DMAX+RealD 6FL衬托的3D视效
绝对是本人几年来的银幕最佳观影体验
这也绝对是整体相当完美的电影
科幻题材营造的地外太空环境
两位成名已久的演员的精彩演技
扣人心弦的紧凑剧情
无与伦比的3D效果
身临其境的磅礴音乐渲染
对人类开拓壮举的颂歌
任何一种我想要的元素都有
也难怪时光网友南如珉会坐四个小时火车专程去看这一部电影——因为绝对不会后悔
影片在中国还未上映两天就已经大热
由此也已经引发了众多讨论
褒贬不一的也有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已经有人在分析这部电影的物理合理性了
虽然本人也是理工科出身
今天在这里却不欲与有心人争议影片被冠以“科幻”类型是否足够“硬”
因为过两天热情消褪
作长篇分析的大有人在
本人才疏学浅
也愿意以一个忠实影迷爱好者的身份
回归电影本原
从一开始就担负供人类休闲娱乐的电影文化
邂逅并与大家讨论这样一部电影
因何可以被阅片量数千的我毫无保留地称赞
-------------------------------------------------------------------------------------在观影过程中
我完全融入故事
却也并非心无杂念
从十多年前开始接触电影
爱上电影
一直以来最喜欢的故事类型
就是科幻
因为科幻电影相对于普通剧情片的意义
在于通过银幕讲述了我们从小心中就幻想的故事
把梦想化作现实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越看到影片後面
我越发激动
欣喜于看到这样一部影片
这样一部小格局展现的无比广袤的太空幻想
欣喜于一直期待的人类太空进程成真
欣喜于一直热爱的科幻的人文情怀也展露无余
当最终叹一口气时
我知道宣传海报上“世界之王”造梦者卡梅隆的评价绝非空穴来风
哈勃望远镜、探险者号、空间站、天宫一号、神舟飞船
这些都是本片中的“科学”元素
而Ryan最终从支离破碎的空间站逃离的过程
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幻想”
故事大部分情节遵循物理学定律与事件现实
也因为一些剧情需要而改编的设定
让科幻内核没有那么硬
更像是一篇具有人文情怀的科幻轻小说——也是大部分人都爱看的故事
当然
这些东西说到底都无足轻重
最重要的是它向我们这些地球上的蝼蚁展现了一个全新篇章——可触及的太空之旅
关于银幕上的宇宙幻想
一直未曾断绝
更是成就了多少太空史诗——《星球大战》、《2001太空漫游》、《冲出宁静号》、《星际迷航》、《迷失太空》等等
有些更是出类拔萃成为科幻迷膜拜的经典
自从《阿凡达》後
就几乎没有再看到冲击心灵的太空影片
而今年的《地心引力》
无疑成为一个后继者的丰碑
自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第一个人造卫星之后
人类的太空之旅就一直不紧不慢地开始进行
美国目前自然是世界上综合技术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的航空航天发展也跻居世界前茅
相信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时
举国上下激动人心的场面
大家应该记忆犹新吧?目前的技术
人类已经能够实现在地外近太空实现短时间漫步
影片实际非常写实
从一次空间站外设备修理的小视角展开一个故事
是我们已经能理解的微观设定
-------------------------------------------------------------------------------------太空——于无声处听惊雷逃生——于细微处见真章正如影片中提到的一个词——“地球母亲”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
但她最终会年华老去
茫茫太空才是我们的最终归宿
人生天地如浮游
生老病死弹指间
影片对人类在太空中的渺小
也刻画得相当细致
比如瑞恩脱离固定飘向太空时
唯有她孤零零的身影
映衬着星光斑斓的宇宙深处
遥望地球
北极光熠熠闪光
这是在地球上一辈子碌碌奔波的芸芸众生永远也无法看到的绝美景象
空间站被卫星碎片击碎时
画面真实绚烂
偏偏又没有任何声响
科学事实紧扣《异形》中的一句话“在外太空
没人能听见你的尖叫”
于无声中摄人心魄
咏唱无声的绝唱
地球是母亲
是摇篮
太空是归宿
是坟墓
我们在太空中孤独死去
犹然近在眼前的妈妈宛若天边
恰似我们回不去的初生时光
已经出现了一种言论
说本片缺乏感情
就像一部纯粹的太空版冒险片
其实不然
本片格局虽小
只是一次普通的太空意外冒险
比起《星球大战》的星际场面要小得多
不过这次意外犹如一个“针眼”
映射的是整个人类太空进程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
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时至今日
航天史上阿姆斯特朗的这句名言放在《地心引力》中
同样适用
太空无声
影片却一直在用音乐表达着这种主题
当我们看着飞船解体、人在太空中打转、“天宫”号下坠时
当我们看到瑞恩掉到水里、脱掉太空服爬上陆地时
不禁为这一首太空史诗的咏唱而感动
她游离湖水上地面
抓着泥土
百感莫名
据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坦言说是表现生命从“水生浮游生物”到“陆地爬行动物”的过程;她站了起来
屹立天地之间
犹如300万年前猿人开始站立起来(直立行走);她看着天空
正在坠毁的飞船残骸在空中燃烧、发光
这一次失败的太空旅行无疑让人遗憾
但是就像1986年的“挑战者号”遇难一样
这样的意外丝毫不能阻止人类向太空开拓的步伐
无论是“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现实
还是人类对未知宇宙探索的渴望
即便是千难万险
我们也依然会勇敢走出那前进的“一小步”
因为“星空永远是那么美丽”
-------------------------------------------------------------------------------------一部90分钟的电影
超过80分钟的时间都把剧情放在地外太空
分明是在营造一种“幽闭空间”
俗称“密室”
而具有“密室”设定的电影
大多是悬疑片、惊悚片
这样的标签自然也可以贴在《地心引力》上
逃不出密室
就等于死亡
而逃不离太空
依然只有死亡
Matt最后从绳索脱离时
并没有死
转而身陷茫茫太空
结局我们亦能猜到了
而太空就是一间实实在在的“密室”
更深邃更辽阔的密室
背景则由墙壁置换成了无尽虚空
在“密室”中上演一处故事
对演员的演技无疑是硬底子的考量
以前看过一部关于密室的电影
10年的《活埋》(Buried)
当时就已经被惊叹
不仅仅是因为虐心的结局
还因为瑞安·雷诺兹如何在一具小棺材里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表演
而在《地心引力》中
“太空密室”同样对唯一的两位主角的演技提出了更高要求
事实是
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表现得非常完美
当然他们本就有这个实力
前者在本片戏份不多
在影片后半部分完全成了布洛克的独奏
不过克鲁尼固有的“熟男”气质迸发的诙谐与幽默
为本片增色不少
全片的唯一主角是布洛克
独挑大梁的女性
影片有两处非常动人
一是克鲁尼饰演的Matt与她告别时
布洛克饰演的Ryan一直说:“我抓住你
我抓住你
”她一直伸着双臂
好像Matt就在眼前
就在身边
无声太空
一个动作
几个词语
凸现“爱别离”
另外一点是Ryan知晓自己已经无力返回地球
在听着搜索到的电波时
跟着电波里的狗吠学狗叫
“汪汪”
“汪汪”
“汪汪”
本该多么喜感的画面
我却没有一丝笑容
反而接着是泪水就不自觉地流了下来
Ryan一遍遍叫着
直到哽咽
“虽然人都会死
最难过却是今天死
”最难过是知道今天会死
却突然对生命无比留恋
阿方索说《地心引力》的主旨是“关于我们内心的进化”
这些片段都是实实在在的体现
桑德拉·布洛克已经凭借《弱点》(The Blind Side)获得第82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我衷心希望她能凭借《地心引力》在明年的学院奖上凯旋
前面已经提到
因为太空无声
为了营造气氛
音乐就成了环境配角
所有太空的撞击、爆炸
几乎都没有声响
完全是音乐在搭配
无疑十分出彩
在每一段剧情高潮里
都会适时地响起一段音乐
节拍也非常契合
而在影片後面要展现史诗感时
音乐也跟着变得恢宏大气
充满悲怆
而这次观看的两倍光效6FL版本
摒除了以前看3D的弊病——亮度太低
观影效果比以前加分许多
以後会继续支持
而观看《地心引力》
绝对要看最好的版本
还没看的童鞋
我在这里只推荐IMAX或者巨幕
不要以後在网上下载了个DVD看(甚至是TS/TC)
还来吐槽本片视效一般
《纽约邮报》评:《地心引力》以一种壮观无比的方式描绘了外太空
具有跟《2001:太空漫游》同等的开创性
《地心引力》是否可以成为和《2001》一样的经典
在今天还言之尚早
但是这种太空题材电影的开创性
我毫不犹豫地深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