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动画/冒险/喜剧电影《头脑特工队》
于2015年上映
由彼特·道格特 罗尼·德尔卡门导演
彼特·道格特 罗尼·德尔卡门 编剧
影片讲述了每个人的成长都绝非一帆风顺
莱莉也是这样
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举家搬迁到旧金山
莱莉也只得和曾经熟悉的生活说再见
和所有人一致
莱莉也是被她大脑里的五位情绪小人共同支配——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
这五位情绪居住在莱莉脑海里的控制中心
在那里他们可以通过适当调配来指导莱莉的日常生活
然而搬来旧金山
全新的环境与生活都需要莱莉适应
混乱渐渐在控制中心里滋生
莱莉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
五位情绪就因为失控令莱莉在新同学面前出丑
混乱中乐乐和忧忧更被抛出控制中心
流落在莱莉的茫茫脑海
只留下怕怕、怒怒和厌厌的控制中心更加混乱
莱莉甚至无法与人进行正常沟通
乐乐和忧忧则要想尽办法要回到控制中心
力求在莱莉完全崩溃之前挽救她的生活以及家庭
翻转大脑体悟成长的烦恼这部皮克斯公司五年磨一剑的动画片
故事的核心出发点来源于导演对自己孩子的疑问
同时也是无数人对孩子
对彼此间的疑问
有的时候:“真不知道你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而《飞屋环游记》的导演:彼得.道格特
就花了五年半的时间
试图用一部动画片来回答这个悬在世人脑袋里的问题
故事核心围绕一个11岁小女孩的成长
这个年纪
正是儿童时期步入青少年阶段的转型期
通常大人开始发现
跟孩子沟通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孩子有时候也不会直接的将情绪表达出来
这时如果家长的沟通方式落后于孩子的成长
问题就爆露出来了
故事中的一家人
11岁的Riley由于父亲的工作变动
从明尼苏达举家搬迁到旧金山
于是一切都不同了
在搬家后的几天里
Riley经历了一段适应新环境和内心成长的过程
这是一个契机
在每个人成长的阶段
都会因为一段经历
而让我们迅速的蜕变
可能是搬家
可能是升学
可能是亲人的离去
也可能是初恋
总之在这后
我们成长了
开始学会面对现实
不再活在内心的童话世界里
逐渐迈入了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阶段
当然众所周知
在成为成年人之前
我们还会用变扭的青春期
表示抗议
影片中故事的导火索
爆发于搬家后Riley第一天放学回家
母亲点燃的这一句:“新学校的第一天怎么样?”
通常这个问题下
是没有好结果的
尤其对青少年
他们会本能的觉得
你在拿他们当孩子看
并且新学校的第一天
又怎么可能好过呢
谁又会因为这个而兴奋?又不是幼稚园第一天
而接下来
随着Riley情绪的恶化和失控
影片开始逐渐的从几个层面
层层的翻转颠覆了我们的大脑
内心和认知
让荧幕前的观众无论孩子
还是大人
都跟着皮克斯动画师们根本停不下来的想象力
彻底的被由内到外“ INSIDE OUT ”
第一个层面
对大脑物理感官的翻转
故事的开篇
就从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
一个一个基本情绪的诞生和相互合作
展开了对我们情绪变幻的解析
首先
导演简化了我们复杂的情绪感官
最终将各种各样的情绪
归结为:开心
愤怒
悲伤
恐惧和厌恶
五个情绪小代表
并用形象的卡通设计表现出来
“开心”给人直观的感觉像个闪闪发亮的星星
“愤怒”是块红色的砖头
“悲伤”是一滴眼泪
“恐惧”是一根敏感的神经
“厌恶”来自于小朋友讨厌的西兰花
影片的前奏
Riley在这五个情绪小人的通力合作下
与父母搬家来到旧金山
度过了还算开心的第一天
而当Riley闭上眼睛
开始入睡时
影片开始为我们展现记忆的形成
一天之内
人们会留下很多开心的瞬间
悲伤失望的瞬间
或者气愤的记忆
而电影中这样的记忆片段被形象地比喻为一个个不同颜色的记忆球
每天亮闪闪的黄色开心记忆越多
一天过的越完美
而在入睡之后
我们的短期记忆
都会进入大脑更深层次的地方
在那里记忆将被分门别类
有些永远的记住了
有些就被遗忘了
而导演为了更深入的解析我们大脑内部的工作
用了一个意外情节
让“开心”和“悲伤”两个小情绪
为了保护Riley的核心记忆
从情绪控制室的管道被吸入了大脑内部
在后续的这段旅途中
观众跟着“开心”和“悲伤”两个小人
一起展开了一次脑内大探险
彻底的把我们复杂的大脑
翻来倒去
转了个遍
长期记忆区域
抽象思维区(Abstract Thought)
想象力乐园(Imagination land)
梦境制片厂(Dream productions)
潜意识山洞(Subconscious)
记忆垃圾场(Memory Dump)
在这里
几乎把每一个我们似乎有点认知的大脑区域
都进行了具象化
形象化的趣味解析
真正的大师
总是能把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化
让小朋友都能明白
亦如《星际穿越》里对虫洞和时间旅行的解析
而在这样奇幻乐趣的脑内乐园
还充满了趣味横生的脑内工作者(Mind Worker)
想象中的朋友(Imagination Friend)和潜意识里的小丑巨人
故事在这样的情节牵引下
一次又一次击中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如果说
开始的一切是将每个人的大脑刨开
让记忆
思维
梦境等等都变得言之有理
让人感同身受
而这一次
当你发现脑海中那首挥之不去的神曲:“送礼就送脑白金”或者“我的滑板鞋
摩擦摩擦”
到底为什么老是脱口而出
原来是被我们大脑中的工作者私藏起来了
当他们闲暇之余
不时拿出来回味的时候
我们就莫名的跟着唱了起来
这个桥段真的是神来之笔
不需要什么科学理论
只需要让观众感受到那一刻的共鸣
每个人都会付之一笑
而“儿时想象中的朋友”则更是触及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相信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很难想起自己幼年时期
那个凭空想象出来的小伙伴了
因为他们已经消失在你的记忆深渊里
当你成年
你已经不再需要他的陪伴
他已经永远的被遗忘了
故事中Riley想象中的小伙伴叫BingBong
它有着猫的身子
大象的鼻子
粉嫩的身体
是小女生喜欢的各种事物的集合体
让人倍感亲切
每个人一定有着类似对着空气自己玩过家家或者士兵大战的回忆
而那个陪我们玩耍的小伙伴或者假想敌
它就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朋友
只存在我们的脑海里
而故事中的BingBong为了帮助“开心”回到Riley的情绪主控区
选择了自我牺牲
永远的留在了Riley的记忆废墟里
其实从他一开始与“开心”相遇
强烈的要求一定要让Riley再次想起他
已经揭露了可怜的BingBong其实早已经知道
随着Riley的长大
已经不曾再想起他了
而最终BingBong也消失在了记忆深渊中
他知道其实Riley也已经不需要他了
这里也是影片中的泪点之一
每个人的成长伴随着童年的遗忘
你不可能记住所有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而感伤过后
导演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可怕的潜意识区
让我们去探究自己内心那个沉睡着的恐惧
在睡梦中
我们的潜意识会更容易浮出水面
而影片中把西方人潜意识里的大怪兽具象为“恐怖的小丑”叔叔
确实麦当劳叔叔也不为过
看豆瓣上“末药煎肉塔”的影评提到
很可能每个国内的年轻人潜意识里都藏着一个“冯远征叔叔”
这点简直让我也躺枪啊
那些儿时不经意间
不知道怎么就被吓到的记忆
其实深藏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
时不时的你们会在梦里相见
当然还是相见不如不见
最后故事的大脑探险
终于在Riley的个性岛屿全部坍塌之前
赶在家庭亲情岛屿摇摇欲坠的时刻
“开心”和“悲伤”将Riley的核心记忆重新带回了情绪控制室
影片这里对我们每个人幼年时期
与家人的欢乐时光
第一次运动会得奖
与朋友玩耍的回忆
都形成了一个个组成自我个性的岛屿
让我们的人格中充满了亲情
友情
运动
搞笑等等元素
这里是对每个人通过不同经历
形成了不同性格的一次解析
而我们的无限未来都是以此为起点
因为性格又决定了命运
到此为止
这部动画片已经做到了史无前例的
将人类大脑扒开
从内到外
翻出来展示给大家
让观众即理解了大脑内神奇的运作模式
又感受到了那些温馨
有趣的瞬间
然而皮克斯又怎会停止在
仅用想象力和动画设计呈现大脑的神奇
接下来才开始揭示故事的主题
大脑的复杂
映射着我们繁复的情绪
而人们试图对情绪的控制
才常常是灾难的关键
第二个层面
对内心情感认知的翻转
让我们回到影片的故事开始
故事的主人公Riley是个积极乐观的小女孩
情绪中的“开心”试图主控她每天都过得积极向上
欢乐无比
即便搬家之后
看到老旧的新家
Riley仍尝试寻找快乐的一面
不希望陷入失落和悲伤中
到了入夜
母亲的睡前寄语也是关于分担父亲的压力
让母女二人都要保持开心的微笑度过每一天
而Riley的脑内情绪们
也都是阻拦着悲伤去触碰一切记忆
从外界到自身对情绪的抑制扑面而来
看似悲伤总是带来灾难
让人感到自己的无能和脆弱
但其实往往
忽视悲伤
并不能解决问题
影片中随着“开心”从严令禁止“悲伤”接近任何Riley的记忆
到慢慢的
“开心”在那些回忆中
看到了伤感和快乐并存的两面性
一个记忆球
一面是悲伤
翻转过来
就是开心
因为一件事情
有时候可能既让人感到悲伤
又会由于悲伤而得到朋友和家人的帮助
从而又感到欣慰和开心
这样的经历
只有在心智日渐成熟后
才会慢慢的体悟到
就像年初的动画片《Home》里
外星小怪人O发现
原来人类朋友小零有时候不是真的生气
而是悲伤的生气一样
人们的情绪本来就很复杂
有时候并不是单纯的生气或者悲伤
而快乐里也会带着伤感
影片最后
“开心”放手让“悲伤”主控了Riley的情绪
这才终于化解了危机
也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每一个情绪的必要性
与如何正视并接受他们的过程
这一次
轮到我们的情绪观念被翻转
从简单的认为
快乐越多越好
悲伤越少越好
到变得开始了解悲伤情绪的必要性和存在价值
悲伤并不一定是脆弱的表现
直面自己的情绪
将他们表达出来
尤其是对最亲近的人
本身就是一种勇气的体现
又有谁会因为你的悲伤
而大发雷霆的生气呢
如果真的有那样的人
我们反而应该去质疑
他们强加于自己的情绪是否是合理的
当然有时候身边的人也是无意识的
当一个小朋友
从儿时的爱哭鬼
变成一个要强的小大人
之后体会到
自己的情绪从简单的喜怒哀乐
成长为复杂的悲喜交加
又怕又爱的时候
他的成长才又进了一步
第三个层面
对外界彼此理解的翻转影片的故事在Riley一家三口的相拥下
落下帷幕
而影片带来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片尾彩蛋中
掀起了又一轮脑内大翻转
除了Riley脑内的五个性格迥异的小人物之外
爸爸妈妈的脑子里五个情绪小人是什么样子呢?你的街坊邻居
披萨饼店员
小丑的表演者
他们的脑内都是怎样的情形呢?最后除了人类
汪星人和喵星人的脑子里有没有情绪控制室呢?他们的情绪控制也是跟我们一样的吗?最后那个喵星人的控制室揭秘
真的是让人豁然开朗
原来这才是人类永远无法理解喵星人的原因
影片结束后
让每个观众都不由得开始思索
坐在我身边的家伙
此时脑子里是什么样的呢?影片从一个问题的开始
给了我们对身边人彼此了解的可能性和思考方式
而整部动画片翻转脑内的旅程
就像打开了你尘封已久的儿时写字台
将其中抽屉柜子里的东西一股脑的倒出来
再重新拾起每一份回忆
将他们分门别类的放回去一样
过程伴着重拾记忆的欢乐
也伴着痛苦回忆的悲伤
最后还有一些我们怎么都想不来的零件和记忆碎片
不知道从何拾起或者无处安放
而这些就是我们成长的烦恼
最后附上几句情绪主控“开心”的口头禅:We can fix this!我们一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Think positive!凡事都要往好处想!You can’t focus on what’s going on,你不能只盯着当下发生了什么
There is always a way to turn things around .总有办法让事情峰回路转的
此时
让我在脑海中播放一百遍:“小田切让对我说
你是我心中的最美
”
又可以花痴的活下去了呢
2015年6月22日 小玄儿记
Dreamers电影评论成员------------------------------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扫描下面的二维码订阅我的小玄儿的电影推荐与漫谈